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1篇
  免费   2005篇
  国内免费   2411篇
测绘学   1326篇
大气科学   1471篇
地球物理   1548篇
地质学   6435篇
海洋学   1585篇
天文学   238篇
综合类   816篇
自然地理   133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26篇
  1965年   17篇
  1959年   23篇
  1958年   34篇
  1957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51.
952.
评价环境地质质量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明了应用模糊聚类算法,进行环境地球化学分区,从而达到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的原理和计算步骤,在攀枝花地区的应用表明,本方法可行,结果可靠。这是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定量地多组分综合研究环境地质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1932年麻城6.0级强震的蕴育环境条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56.
957.
本文根据山西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该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似,综合分析了该带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和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初步估计了该带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主要的估计结果如下: 从1993年到2015年间,在山西地震带将可能发生一个M_s=6.2±0.4地震,其可能地点有三个,若依发震可能性大小的顺序排列将是:(1)霍县~洪洞一带;(2)大同~怀仁~应县~浑源所围地区;(3)灵丘以东至涞源断裂两端所围地区。  相似文献   
958.
常宁县汤市硼矿属接触交代—热液型矿床。区内沉积岩和花岗岩磁性微弱或无磁性,与硼矿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及硼矿石中磁铁矿含量较高。大理岩型硼矿石磁化率168×10~(-1)nT,矽卡岩型硼矿石磁化率29033×10~(-1)nT。已知半边街矿段△T等值线形态反映出矿体产状,并与矿体投影形态一致。用△T高精度磁测寻找埋深大、磁性弱的隐伏内生硼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已有磁测资料分析,预测该地区瓦盏洲一新屋山、周家屋场一带可作为硼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59.
三峡工程水库岸坡稳定性预测的逻辑信息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斜坡崩滑、变形体的实际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种新的数量化理论方法-逻辑信息法,建立了三峡库区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的逻辑信息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糊逻辑扩充,使之具有更高的精度。采用这一模型,对整个三峡库区近千公里岸段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空间预测。  相似文献   
960.
李绍武  柳源 《中国地质》1992,(12):25-27
一、历史的回顾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西南、西北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灾害;华北、华南地区的岩溶塌陷、矿区塌陷灾害;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土地冻融灾害等,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5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各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了大量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勘查、研究工作,就其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