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21.
作为地球磁层中一种分布广泛的电磁波,电磁离子回旋波(Electromagnetic ion cyclotron waves,简称EMIC波)是地球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重要损失机制.EMIC波通常呈现H+、He+和O+三种不同频段,不同频段对相对论电子的散射效应和损失时间尺度大不相同.准线性理论是定量分析不同频段EMIC波对地球辐射带相对论电子散射效应的重要工具,我们利用基于准线性理论开发的Full Diffusion Code(FDC),分别计算了H+、He+、O+三种频段EMIC波在不同空间范围、背景等离子体条件以及不同传播角模型下对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弹跳平均投掷角散射系数,建立了L=1.5~7,背景等离子体参数α*(=fpe/fce)=6~30范围内的多频段EMIC波电子散射系数矩阵库.进而,我们计算了辐射带相对论电子在不同频段EMIC波散射作用下的损失时间尺度,获得了在不同磁层条件下EM...  相似文献   
822.
地球外辐射带是一个高度动态变化的空间环境,辐射带电子通量的变化在磁暴期间尤为明显.要分析潜在的电子动态变化机制,需要排除绝热效应产生的影响.在以三个绝热不变量组成的相空间坐标中,利用相空间密度(PSD)可以反映电子的真实加速和损失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两颗范艾伦卫星和三颗GPS导航卫星在2013年3月的同步电子通量观测数据,发现在3月17日磁暴期间,当太阳风动压增大、行星际磁场南向时,辐射带电子通量会发生骤降.进一步将电子通量转换成电子相空间密度并利用不同第一、第二绝热不变量(μ,K)组合条件下PSD径向分布的差异性,深入探究磁暴期间辐射带电子的动态变化机制.结果表明:磁暴初期由于电子的局地加速导致PSD不断上升;磁暴主相期间,由于磁层顶阴影效应以及伴随的向外径向扩散损失导致PSD快速降低;位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多颗卫星观测为明晰辐射带电子动态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便利.  相似文献   
823.
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判识始终是天然气勘探与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多个应用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判识气源岩成熟度的经验公式.但是,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以往经验公式在判识新发现天然气源岩成熟度时常出现明显偏差,需要对这些经验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正.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属于典型油型气...  相似文献   
824.
热采条件下砂岩储层矿物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国渤海湾北部油藏区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在高温、高压流动 条件下矿物组 分和体系结构的变化,原样包含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提供了两组岩芯流动实验的结果 ,测试了样品在150℃、200℃、250℃,pH值为9、11、13下的反应结果,并对实验前后的样 品做了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的转化和迁移是造成储层 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离子对矿物反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开采过程中有效防止 易膨胀粘土及易迁移粘土的生成是保持储层渗透性的关键。实验结果可用于砂岩储层的注热 水/汽开采过程。  相似文献   
825.
199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列入“岭南文库”之一的《广东经济地理》一书 ,是吴郁文教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 ,刻苦钻研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多年来主持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科研项目 ,对广东省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后成果 ,他为了撰写好这部科学专著 ,付注了艰辛劳动 ,提出了不少创新见解。一、作者拟定全书的编写提纲 ,突破了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编写体例 ,提出了新颖的 5篇 2 2章编写方案 ,更便于全面阐明以广东经济布局为中心 ,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角度入手 ,重点探索和论述广东各产业部门经济布局发展的成就、经…  相似文献   
826.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分布和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全球海洋生物剖面存在许多显著的共性,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SCM)就是其中之一。SCM一般出现在浮游植物水华期间稳定海洋水体的近表层或真光层底部附近,此特征最早是由Yentsch[1]描述。他指出,在印度洋相对稳定的水体结构中,物理与生物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827.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中发现伴生的氦气,含量分布在0.045%~0.487%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其三级储量约为8.3亿立方米,为一特大型含氦—富氦天然气田。东胜气田氦气属于典型的壳源氦,来源于基底的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花岗岩系,富集与燕山期以来的岩浆侵入、断裂活动有关。东胜气田具备有利的氦气成藏地质条件,伴生氦气与烃类气具有异源同储成藏特征,剖析其成藏主控因素为: 基底富U、Th岩石发育是基础,断裂活动是核心,储盖圈保条件是必备,时空配置是关键,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深源岩浆活动导致的深部物质和热能的大规模上涌是中生代流体成藏(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大规模生气。断裂活动和圈闭形成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氦气聚集成藏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耦合。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至中新世深部热流体对盆地发生的多期岩浆活动、基底断裂活化及浅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成烃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8.
829.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 S、Fe、As、Cd、Hg、Pb、Se、Sb、Tl、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怪中As、Hg、Sb主要赋存地交内铁矿中:Zn、Se主要赋存于闪锌:Pb以方 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Cd应赋存地闪锌矿中,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造成分析数据的误  相似文献   
830.
2011年春季和冬季对三亚湾水体和沉积物的现场调查表明,三亚湾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显著低于冬季的;而三亚河输入的陆源营养元素对三亚湾的影响显著。总氮总磷的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有机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由于浮游植物也可以利用有机氮和磷来进行初级生产,因此,水体中有机质的污染应引起重视。历年来海水中无机氮、磷的监测结果表明,三亚湾水体中氮的输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磷的污染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水体中N/P比值也由2004年的6∶1,增加到2011年的60~123∶1;说明整个生态系统已由早期的氮限制转变为磷限制。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三亚湾除了三亚河口附近的Cd元素超标外,大部分海区的沉积物依然属于国家一类沉积物,处于清洁环境下。而水体水温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三亚湾水体水温的变化波动有增大的趋势,且水体的酸化现象也和全球的变化一致,说明三亚湾水体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总体上三亚湾珊瑚礁周围环境状况较为稳定,可满足珊瑚礁的生长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