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hemistry of Aerosols over Chukchi Sea and Bering 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ontents of elements in aerosols sampled during the First Chinese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CHINARE-1) show great differences from one element to another. Na, K,Ca, Mg, A1, F, and Cl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in the aerosols, whose contents are larger than 30 ng/m^3. The chemical elements whose contents vary between 0.1 - 30 ng/m^3 are Br,Sr, Cr, Ni, and Zn. The chemical elements whose contents are close to or slightly higher than 0.1 ng/m^3 are Rb, Ba, Zr, Th, and Pb. The contents of As, Sb, W, Mo, Au, La, Ce, Nd,Sin, Eu, Tb, Yb, Lu, Sc, Co, Hf, Ta, and Cd are less than 0.1 ng/m^3. The mass concentration data for the same element, as observed during CHINARE-1, are almost accordant, but much lower than what is observed in the China‘ s seas or the coasts of China. The enrichment factor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es and lead isotope tracing wer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ir sources.Four groups of sources can be classified as follows: anthropogenic: As, Sb, W, F, Mo, Au,Cu, Pb, Cd, V; crustal: La, Ce, Nd, Sm, Eu, Tb, Yb, Lu, Fe, Sc, Cr, Co, Ba, Zr, Hf,Ta, Cs, Mn, Th, U; oceanic:Na, K, Ca, and Mg; and mixing: Rb, Sr, Ca, and Mg.  相似文献   
52.
A new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ICOS) is coupled to Weiss equilibrator for continuous highresolution dissolved methane measurement in the surface ocean. The time constant for the equilibrator in fresh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is determined via dis-equilibration and re-equilibration experiments. The constant for methane is about 40 min. The system is calibrated using a standard gas of 3.980×10–6,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ICOS for methane is 0.07%. This system is equipped onboard to measu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methane concentrations of South Yellow Sea(SYS) along the cruise track from Shanghai to Qingdao.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ane concentration varies from 2.79 to 36.36 nmol/L, reveals a significant pattern of methane source in SYS, and a distinct decreasing trend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peak value occurs at the coast area outside m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he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mass dissolving a large amount of rich in methane. Moreover, all the surface waters are oversaturated, air-to-sea fluxes range from 98.59 to 5 485.35 μmol/(m2·d)(average value(1 169.74±1 398.46) μmol/(m2·d)), indicating a source region for methane to the atmosphere. Key words: methane, equilibrator,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ICOS), South Yellow Sea  相似文献   
53.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大气中金属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1-1993年,收集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空大气中的181个颗粒样品和2个颗粒分级样品。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其中的颗粒金属Al、Fe、Cu、pb、Cd,Na,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大气中颗粒金属Fe、Cu、pb、Cd的含量明显低于大陆城市大气中的含量,大气颗粒物中Al、Cu,Pb显示了明显的年变化,Al、Fe、Cu、Pb、Cd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干季大于湿季,影响大气颗粒金属元素浓度季节变化的  相似文献   
54.
234Th-238u disequilibria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particle dynamics in the euphotic zone of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spring 2002 cruise. Th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234Th (including both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and 238U in the water column at three sta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profiles of 234Th/238U activity ratio at the three stations all showed consistent 234Th deficit as compared to 238U in the upper 100 m water column. Based on the profiles of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234Th and a steady state box model, the dissolved 234Th scavenging rates, the particulate 234Th removal rates and their resident times were quantif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C downward export fluxes out of the upper 100 m euphotic zone ranged from 9.40 to 14.78 mmol.m-2.d-1.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biogeochemical cycl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相似文献   
55.
我国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大气化学是一门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交叉的新学科。中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与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同步成长。30多年来, 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集成, 我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关键过程研究即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氮、硫、磷、铁等的海气交换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碳、氮、硫的海-气循环等研究, 取得了一批新的认知和成果, 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至今, 我国已开展了三十多次南极科学考察, 在这些考察中开展了南大洋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 探究了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一些关键过程, 估算了硫、磷、氮、铁的海气交换通量。随着国家重大计划“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响应与反馈作用”项目实施及后续研究的开展, 对全球变化的敏感要素碳、氮、硫、铁在南大洋的源汇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等进行了研究, 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还对南大洋海冰区碳汇格局演变, DMS、MSA、N2O、Fe等的海气交换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了新认知。同时, 在对上述化学物种的实时走航观测关键技术研发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在站区大气污染特征分布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了解人类活动对站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56.
利用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航线上所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分析了各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浓度、组成及存在形式.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离子成分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阴阳离子总和接近于1,表明航线上空主要阴阳离子具有海洋气溶胶的代表性;CI-、Na<'+>、SO<'2-><,4>、NO<'-><,3>、Mg<'2+>是航...  相似文献   
57.
南大洋二氧化碳源汇分布及其海-气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 999年 1 2月 - 2 0 0 0年 2月“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往返于中山站和长城站期间 ,进行了大气及海表层 CO2 分压的连续测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 80°W- 0°- 80°E之间 ,南大洋基本上是大气 CO2 的汇 ,尤其在 45°W- 3 0°W及 1 0°W- 1 0°E之间 ,是 CO2 的强汇区 ,往返的两次观测结果十分相似。观测发现 ,南大洋 1月份吸收大气 CO2 的能力近两倍于 1 2月份 ,这是由于该海域1月的生产力比 1 2月份高 ,因而反映了初级生产对大气 CO2 吸收的显著影响。利用最新的 K值计算方法表明 ,1月份二氧化碳的入海通量为 3 .98mol/(m2 · a) ,1 2月份的为2 .1 3 mol/(m2 · a) ,综合两个月的值平均 ,南大洋夏季 CO2 的平均通量为 3 .0 6 mol/(m2 · a) ,是南半球夏季一个重要的汇区  相似文献   
58.
1996年4月23日18时46分(北京时间4月24日00时46分),在德国不莱梅港市的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的学术厅内,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主席,冰岛大学科学部主任 M.麦格努森教授郑重宣布:“按照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创建章程、规则和程序的规定,经全体国家代表的认真审查和讨论,特别理事会会议一致通过中国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国,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CACPR)是 IASC 理事会的  相似文献   
59.
极区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和反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与极区海洋的相互作用;集成极区快速变暖促使极区海洋出现快速变化的各种现象,如海冰快速变薄和退缩,格陵兰冰盖严重融化,北冰洋和南大洋碳池的固碳能力下降以及极地海洋酸化等.研究提出: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快速退缩,海冰覆盖面积在2012年8月26日呈现了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有模型预测到2035年北冰洋夏季将会见不到海冰.格陵兰冰盖的消融对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和大洋环流均会产生影响,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 m.通过近10 a的观测发现极地海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不升反降,海水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趋向饱和,南大洋和西北冰洋碳吸收能力变弱.有模式预测,到21世纪末,北冰洋表层海水pH值将会降低0.23~0.45,成为全球海洋酸化最严重的海区,而南大洋的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在21世纪下半叶或将超过600μatm的水平,极地海洋酸化对海洋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些极区海洋的快速变化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60.
南北极海区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南北极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地区 ,也是世界大洋对全球变化反馈的一个重要窗口。文章论述了南北极海区碳循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阐述了目前南大洋及北冰洋的生产力水平及碳收支平衡状态 ,讨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存在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的研究表明 ,北极的生产力比历史上所认为的要高 ,在全球变化的作用下 ,其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区 ;南大洋主控着人为源CO2 的海气交换通量 ,而生产力所受到的限制也影响着其吸收CO2 的潜力。目前制约着对两极碳循环进一步认识所缺乏的资料包括 :极区碳汇的时空变异、南大洋的Fe限制及Fe假说、紫外增强对极区碳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今后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全球变化对两极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反馈 ,碳循环的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 ,以及通过碳循环人为干预全球变化的可行性。近年来 ,中国也十分重视极区碳循环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 80°E~ 80°W之间 ,南大洋基本上是大气CO2 的汇 ,其中在 45°W~ 30°W及 10°W~ 10°E之间 ,是CO2 的强汇区。北冰洋的一些海区也表现为很强的碳汇区。计算得出 ,楚科奇海及其附近海区 7月到 9月CO2 吸收通量为 0 13g/ (m2 ·d) (碳 )。南大洋夏季CO2 吸收通量为 0 1g/ (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