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陆地表面温度是描述区域或者全球范围内陆地表面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平衡最重要的环境参数之一。针对目前尚未有遥感卫星能够同时提供具有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产品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发展了多种对低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进行降尺度的算法。然而,由于对地表温度解释变量和降尺度模型的选择往往具有区域局限性,导致了降尺度模型的泛化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首先评估了地表反射率、遥感光谱指数、地形因子、地表覆盖、经纬度以及基本状态变量6类环境参量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最佳解释变量;同时,结合在非线性回归问题上表现比较优秀的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一种鲁棒性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地表温度降尺度模型(RRF)。本文选取了中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11个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将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降尺度至90 m。以北京市2个典型地表类型的子区域为代表研究区,通过与传统的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相关关系的TsHARP模型,以及基于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以及地表高程作为尺度因子建立的简单Basic-RF模型的对比分析可得,RRF模型在2个子研究区降尺度结果均优于TsHARP模型和Basic-RF模型,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39 K和2.27 K。通过进一步对2个子研究区训练的RRF进行交叉验证,证明在一个研究区训练的RRF应用至另一研究区的降尺度时,RRF模型表现出了较好的鲁棒性,降尺度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6 K和2.44 K,精度误差相差仅为0.17 K。通过将RRF应用于中国范围内的多个研究区,结果表明利用少量训练数据构建的RRF模型适用于大范围的区域,地表温度降尺度结果都能取得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分期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忠贤  陈虹 《中国地震》1996,12(4):403-410
利用应变积累释放曲线的方法,讨论中国各主要地震区带的平静-活跃期现象及其与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中国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反映了由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动力作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推过程。  相似文献   
133.
雨水渗透与香港滑坡灾害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本文分析了滑坡与降雨的关系,暴雨是激发滑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滑坡都是由于短期强烈暴雨所致,而且这些滑坡事件与暴雨的峰值几乎同时发生;前期雨量对边坡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坡积土的含水量是仅次于短期雨暴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4.
利用时频偏振分析技术研究面波传播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虹  黄忠贤 《地震学报》1998,20(2):144-149
介绍了一种新的时频偏振分析技术.该技术是传统的面波分析技术(移动窗方法及多重滤波方法)和奇异值分解法的结合,可用于测定不同周期的面波入射方位角;并将其用于分析穿过中国大陆不同块体的面波传播路径,并对穿过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的面波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充分利用面波不同振型在频率成分及到时上的差异给出较准确的偏振分析结果,同时也便于考察面波偏振(入射方位)随周期而变化的情况.实际资料分析表明,岩石圈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对面波的传播路径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穿过青藏高原的面波路径对大圆路径的偏离角较大,并且穿过青藏高原的不同区域的面波其传播路径对大圆的偏离角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5.
概述了2002年7月9-12日在新西兰惠灵顿召开的2002年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固体地球物理专题的交流情况,介绍了该专题的16个子专题当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6.
李世忠  胡莘  顾学迈  陈虹 《测绘学报》2001,30(4):331-335
随着现代小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利用该高新技术为地球观测服务将成为一件远景可观、意义深远的事情。根据差错控制编译码原理和相应的高级数据链路规程,提出了一套自适应前向纠错编译码方案,同时进行了星地通信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从自动化程度和作业可靠性的角度,对解析测图仪(APS)和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文中还简要介绍了数字摄影测量所达到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8.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中主要矿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亚湾悬浮物和底质主要矿物有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石膏、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方解石,未见蒙脱石。粘土矿物分布沿岸较高、湾口较低,与径流和风的作用有关。石英分布与粘土矿物相反。钾长石、斜长石分布湾口较高,主要来源是中央列岛岩石的风化。底质方解石分布大鹏澳特高,澳头港和湾顶次高,与底栖生物密切有关。底质伊利石大鹏澳和湾顶特低,可能因在较低的pH环境下一部分伊利石向高岭石转化。各主要矿物含量基本与其主要元素含量正相关,但SiO_2与其组成的大多数矿物含量不相关,可能因SiO_2存在形式复杂所致。据计算,悬浮物中SiO_2的大约28%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底质SiO_2全部存在于无机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139.
伊朗巴姆地震中的国际救援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伊朗巴姆地震后伊朗国内及国际应急响应、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及其现场协调中心在灾区进行的国际搜救协调行动,介绍了前往巴姆地震灾区救援的各国国际救援队的情况。最后给出了巴姆地震灾害所提示的在紧急救援及震害防御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联合国召开伊朗巴姆地震/摩洛哥地震救援总结大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总结在伊朗巴姆地震和摩洛哥地震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OCHA)于2004年4月27—29日在突尼斯召开了“伊朗巴姆地震/摩洛哥地震救援经验总结会议暨国际搜救咨询团(INSARAG)欧非地区会议”。参加过两次救援行动的部分国家的代表、伊朗及摩洛哥政府代表等91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文介绍了会议的主要问题和形成的主要结论。主要问题包括灾害的预警、动员与部署;城镇搜救队的现场协调;城镇搜救队的搜救行动及其INSARAG指南的运用;其他国际救援组织及其与城镇搜救队的相互作用、国际社团内的信息管理4个方面。最后针对我国的国际地震救援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