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南黄海表层粘土组分中,按其主要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可分为五个组合区: Ⅰ区为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高岭石;Ⅱ区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Ⅲ区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Ⅳ区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V区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 其分布范围与沉积环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测区遥感解译环形构造与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异常产生的叠加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具有叠置、套合关系的环形构造和元素异常具有相同的内在地质成因关系。选择测区内扎赉河农场Cu多金属元素异常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在两者交集部位发现了(黄铁矿、孔雀石、黄铜矿)矿化构造蚀变岩(带).这一实践过程为区域地质找矿工作早期确定元素异常矿化位置起到了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对大兴安岭北段漠河盆地南缘的塔木兰沟组玄武安山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限定其形成时代以及火山活动和漠河断陷盆地演化之间的关系.测年结果显示该地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安山岩的形成时代为129~147 Ma,为早白垩世早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岩浆源区为富集型地幔源区,上升过程中可能受上地壳物质混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显示,研究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与中生代漠河盆地断陷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34.
利用1999~2009年的IGS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数据,分析全球TEC白天值Idc和夜间值Inc的半年变化、季节变化特性,并研究二者跟太阳、地磁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Idc最大值出现在春秋分季节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除了北半球近极地地区和南半球的南美洲地区外,Idc的半年变化特性都很明显;Inc只在低纬度地区具有半年变化特性,并且Idc和Inc半年变化特性随太阳活动变化而变化,在太阳活动高年,全球85%以上地区Idc最大值出现在春秋分季节;Idc和Inc的季节变化特性随经纬度变化,并且在太阳活动高年季节变化明显;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上Idc、Inc与太阳活动P指数日均值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达到0.9,但与地磁活动Dst、Kp、Ap指数日均值的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小于0.4。本文进一步展示了太阳天顶角控制的电离层光化学产生率对电离层TEC整体变化特征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5.
三江成矿带北段是我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调查期间,对沱沱河矿区的扎拉夏各涌铅锌矿(化)点进行了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高精度LA-ICP-MS 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铅锌矿(化)密切相关的钾长花岗斑岩206Pb/ 238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 35.96±0.61 Ma,确定铅锌矿(化)发生在古近纪始新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钾长花岗斑岩具有高SiO2、Al2O3、K2O, 低 TiO2、Na2O 的特征。在 TAS 岩石分类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碱性系列的碱性花岗岩区,QAP分类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碱性长石花岗岩区,K2O-Na2O 图解中样品投入过钾质系列区,A/NK-A/CNK 指数图解中样品投入过铝质区,为过铝质过钾质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LREE、LILE 和部分HFSE 富集,REE 表现为LREE/HREE 明显分离的分配模式,强不相容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 、Ba、Th、U 和高场强元素La、 Ce、Nd 等相对富集,从多元素多方法图解中可以看出该斑岩体属于过铝质过钾质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S 型花岗岩,形成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陆-陆碰撞,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之后的后造山构造阶段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中国东部张广才岭地区早古生代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以及成矿等问题(黑龙江省地矿局,1993;孙白云,1983;党延松和李德荣,1993;赵春荆,1996,1997;李锦轶等,1999).  相似文献   
137.
利用多元素组合异常指示元素平均值与大兴安岭森林沼泽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的差,以及与其所在地球化学子区元素变化系数的乘积关系,度量多元素组合异常指示元素在成矿地质作用中的聚集变化强度;计算多元素组合异常元素变化强度的和,对多元素组合异常进行元素变化强度和的评序,遴选主要组合异常.利用多元素组合异常指示元素蕴涵R型因子分析因子结构组合元素矿化类型的意义,判别多元素组合异常因子矿化类型.依据主要组合异常分布、因子矿化类型以及与测区物探、遥感解译线性、环形构造的关系,建立测区主要组合异常聚集带、聚集区.依照主攻矿种元素、相应主要组合异常因子矿化类型信息和相关成矿地质理论,开展测区多元素组合异常优中选优的找矿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38.
139.
根据多年积累的环境地和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了九大类30种地质灾害灾情特点、分布规律及诱发因素,并对其活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危害性评估,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讣告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文熙先生因病于2001年1月1日14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黄文熙教授1909年1月3日出生于上海。早年留学美国,1937年归国任教于原中央大学水利系。解放后,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任教授,兼任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195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文熙教授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曾先后担任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