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2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浅议中国北方中生代陆相盆地中的高级别层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单回顾了中国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发展,指出有必要加强高级别层序的研究。被广泛采用的术语“构造层序”尽管高于3级层序,但与高级别层序的关系仍难确定。根据当前海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将30~40Ma周期为时限的中层序用于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分析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浙西和浙北二叠纪含煤岩系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特征,认为应属于同一盆地的沉积。与本文作者详细工作过的福建童子岩组进行比较,其沉积和聚煤规律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由孔隙、微裂隙、内生裂隙和外生节理组成。煤相、煤阶、变质作用类型、构造作用和地下流体是影响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发育的关键因素。煤岩成分是煤储层孔隙、微裂隙、内生裂隙和外生节理发育的先决条件,而煤相控制煤的组成成分发育特征。煤阶及变质作用类型决定微裂隙和内生裂隙的发育程度。高温低压变质条件下形成的中高变质煤中,微裂隙和内生裂隙最发育。构造作用可以改造煤储层中的孔隙和微裂隙,但通常以影响煤储层中的外生节理发育最为明显。地下流体充填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其中地下稠性有机流体主要充填微裂隙和部分孔隙。岩浆气液挥发物在改造部分原有孔隙的同时,充填内生裂隙和部分微裂隙。含有无机沉积物的溶液主要充填外生节理和部分内生裂隙。  相似文献   
14.
内蒙准格尔旗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的沉积和聚煤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内蒙准格尔旗煤田(以下简称准旗煤田)的研究工作是作者数年来参加的“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的沉积和聚煤条件”总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1979和1981年,作者沿准旗煤田东缘追索晚古生代含煤岩系露头,自北而南实测了西哈拉、龙王沟、黑岱沟、城坡、城湾、七坪、八坪、九坪、房塔沟、罐子沟、二道沟、榆树湾等十二条剖面,详细采集了动、植物化石,观察了沉积构造和垂直层序。与此同时,收集、分析了地质和煤炭系统历年来施工的大批钻孔的有关资料,编制了砂体等厚线图、煤层等厚线图、硫分和灰分等值线图等。通过上述工作,取得了对于准旗煤田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包括西山煤田和霍西煤田,总面积约5560km~2。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叠世山西组是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总厚约150m,其中有多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在地层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或尚未涉及的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对本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及煤层赋存规律的认识已成为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北段及桌子山区太原组的沉积和聚煤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9年和1980年,笔者在贺兰山北段的蚕特拉、葫鲁斯太、石炭井、李家沟、马连滩、沙巴台、正义关、乌达、石咀山以及桌子山区的公乌素、老石旦、棋盘井、卡布其、木耳沟、千里山等煤矿区,对太原组剖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观测和对比,系统地进行了砂岩斜层理倾向的测定。与此同时还查阅了大批钻孔资料,着重探讨了该区太原组尤其是其中段的沉积和聚煤环境。本文就是上述工作的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 葫鲁斯太矿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吕、贺山字型脊柱之北段。矿区内自中石炭世到晚二叠世的晚古生代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良好。本溪群不整合于寒武系之上,其上地层均为连续沉积。全区基本上为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走向北西20—30度,倾向南西,倾角20—30度,属葫鲁斯大大向斜之东翼。除矿区南端外,本区构造都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8.
本区中生代含煤地层自1933年以来曾有许多地质工作者研究过。近三年多来,我们进行了三都煤矿区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系统测制了出炭垅组、杨梅垅组、唐垅组、茅仙岭组及石鼓组的地层剖面;还对历年井下资料及钻孔资料作了综合分析,获得了一些新的实际资料:(1)发现和建立了出炭垅组下段,它各处厚度不定,最厚达80米,在底部首次发现偏顶蛤及叶肢介化石;(2)在唐垅组上部采获较多的海相双壳类化石,对划分唐垅组时代及讨论早侏罗世海侵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3)首次在石鼓组中发现珠蚌科化石,对解决长期争议的石鼓组时代有一定意义。本文主要论述本区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形成条件及唐垅组和石鼓组的时代,对三都运动是否存在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保德矿区太原组桥头砂岩沉积特征与煤聚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太原组桥头砂岩(体)的沉积特征(岩性、结构、沉积构造、古流特征、平面一剖面及三维空间上的几何形态)以及该砂体对下伏m13厚煤层的冲刷样式和对上覆m11煤聚集的独特控制方式,认为它属一种特殊过渡类型的河流环境的产物,并进一步分析了同沉积期的古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0.
煤基岩块孔裂隙特征及其在煤层气产出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中发育植物细胞残留孔隙、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植物细胞残留孔隙主要为复杂孔隙树结构,有效孔隙率高。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主要为简单孔隙树结构,孔隙曲折度高,有效孔隙率低,煤基岩块中普遍发育宽10~20μm,高50~1000μm的微裂隙,大多数构成连结孔隙和内生裂隙及层面裂隙的重要通道。微裂隙的存在缩短了煤层甲烷扩散的距离,煤层甲烷除在微孔隙中扩散和内生裂隙中流动外,尚在微裂隙中扩散或流动。微裂隙的大小是决定煤层甲烷扩散或流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