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采用线性代数L2向量空间Householder变换-Norm(范数)构造函数,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边缘增强.影像实验结果与传统的Laplacian和Sobel边缘增强进行比较表明,本算法的边缘增强效果要优于Laplacian和Sobel边缘增强,为遥感影像的边缘增强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2.
从成矿背景出发,在分析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取该区控矿条件和找矿标志,进行矿体预测和工程布置.研究表明该区内矿化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东西向断裂(带)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的火山机构控制着岩体的空间展布,火山机构成为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圈出Ⅰ级和Ⅱ级靶区各3处,并进行了工程验证,在Ⅰ级靶区内发现矿体1条、Ⅱ级靶区内矿化体2处.  相似文献   
103.
吉林二密复式火山机构及成矿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松顶山为中心的二密复式火山机构,受东西向基底断裂与近南北向壳断裂叠加部位控制.中心(松顶山一带)为先期闪长质次火山岩侵入,闪长质岩体边缘接触带附近发育寄生火山口(次一级),并充填花岗质次火山小岩株,构成破火山机构环状构造(内环).二密铜金矿床各矿段主要铜矿体集中于花岗质岩体内及其附近,总体分布和方向又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通过成岩成矿关系研究表明,本矿床除铜矿外,还具有金的找矿前景,并给出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4.
以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对象,在DRASTIC模型基础上,结合RS技术建立了DRASTICL(DRASTIC land use type)模型。利用ArcGIS的水文分析工具对DEM影像进行子流域划分与数据提取。通过对参数进行不确定性表征,对三角模糊参数设定不同α截集,在此基础上将随机参数和模糊参数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将不同α截集下模拟结果代入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根据累积分布规律,选取不同百分位,从而得出不同α截集与不同百分位地下水脆弱性取值。结合ArcGIS数据可视化表达,得出不同α截集下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布图,以此辨析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不确定性与脆弱性程度。最后运用灵敏度分析辨别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实际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用非线性的形式充分反映参数连续性变化对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2)加入土地利用类型参数,结果更能反映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脆弱程度。(3)不同α水平、不同百分位、与不同灵敏度系数3个层次的分析有效处理了参数不确定性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对今后本地区的地下水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使用了自主研发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SOFM)方法,选择了1988、1994、2001和2003年5~6月份TM^ 时间序列多光谱遥感数据,对北京城市增长方式进行了30m分辨率遥感时序数据的鉴别,包括填充式增长方式、扩张式增长方式、独立式增长方式、线状式增长方式和簇状增长方式,并绘制了三个时期的城市增长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北京城市增长环线驱动的特点,分别对四环内、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1988~1994年、1994~2001年、2001~2003年的5种城市扩展方式面积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06.
航空遥感数据的贝叶斯网络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贝叶斯网络对航空遥感数据进行分类的算法和过程,认为贝叶斯网络具有以下优点: 充分利用和综合了先验知识 与样本信息; 采用有向无环图(DAG)的方式描述了多特征数据间的相互关系; 给出了联合概率表,并通过联合概率表给出了每个 像元属于不同类别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可以为遥感数据分类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张武昌  赵苑  赵丽  李海波  陈雪  肖天 《海洋通报》2014,33(6):611-623
聚球蓝细菌是Pico级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蓝细菌的摄食是海洋微食物网研究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内测定微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蓝细菌摄食速率的方法有饵料浓度差减法和体内饵料颗粒增多法2种,研究表明:鞭毛虫对聚球蓝细菌的摄食速率为0~2.9 syn grazer-1h-1,清滤速率0.4~10.9 nl grazer-1h-1;甲藻对聚球蓝细菌的摄食速率的范围为0.86~83.8 syn grazer-1h-1。实验室内研究纤毛虫对聚球蓝细菌摄食速率和清滤速率的资料不多。在自然海区,海水稀释培养、添加生物抑制剂培养和分粒级培养等方法被用来测定微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蓝细菌摄食速率,海水稀释培养法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蓝细菌的摄食率大多低于0.9 d-1,最大为1.54 d-1;使用生物抑制剂方法获得的微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蓝细菌的摄食率为0.04~1.06 d-1;海水分粒级培养法表明聚球蓝细菌的主要摄食者个体微小,绝大部分小于20μm。  相似文献   
108.
锆石LA-ICP-MS原位微区U-Pb定年及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配有的New Wave213nm激光和ThermoFisher X Series2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对年龄在158~1065Ma之间的5个标准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在激光频率为10Hz,斑束直径为30μm下,91500、GJ-1、TEMORA-1、Pleovice和Qinghu标准锆石所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59±11)Ma(2σ,n=21),(604.4±4.7)Ma(2σ,n=25),(419.3±3.4)Ma(2σ,n=14),(338.7±2.4)Ma(2σ,n=23)和(158.9±1.7)Ma(2σ,n=18),年龄分析测定的单点相对偏差(2σ)均小于5.6%,加权平均年龄的相对偏差(2σ)均小于1.08%。5个标准锆石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报道的年龄值完全一致。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以NIST610为外标,对上述标准锆石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Pleovice除了Nb比文献给定的值偏高外,其余微量元素和91500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都落在文献报道的范围之内,GJ-1中的Pb、Th和U落在TIMS测定值的范围之内,TEMORA-1中的Th和U落在SHRIMP测定的值之内,Qinghu中的Th和U落在SIMS测定的值之内。从5个标准锆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可看出,所获得的稀土元素的相对含量也准确。  相似文献   
109.
不同时间段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化学变化主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对典型岩溶槽谷区重庆青木关岩溶地下河出口姜家泉的月尺度、农耕期和暴雨期3个不同时间段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监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这3个不同时间段水化学变化主导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月尺度期间,电导率、pH值和Ca~(2+)、Mg~(2+)、K~+、Na~+、HCO_3~-受雨水稀释作用,使丰水期低于枯水期;水化学变化主要受5个主成分影响,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0.75%,但其主导因素是水-岩作用。农耕期,降雨携带残余的粪肥、氮磷钾肥汇入地下河,电导率和Cl~-、NO_3~-、K~+、Na~+浓度升高;水化学变化主要受3个主成分影响,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81%,但其主导因素是施肥活动。暴雨期间,各离子浓度变化经过平稳期、上升期、稳定期、特殊期4个阶段。上升期,降雨对地下河影响最大,导致水-岩作用增强,电导率和Ca~(2+)、HCO_3~-浓度上升;对地表土壤和化肥的冲刷淋溶作用显著,导致Al、Fe、Cl~-、K~+、Na~+和NO_3~-浓度明显上升。水化学变化主要受4个主成分影响,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09%,但其主导因素是水-岩作用、地表土壤和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