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海洋钻探计划 1 95航次业已结束 ,并于2 0 0 1年 5月停靠中国台湾基隆港进行补给、保养以及 1 96航次人员的更换等。1 95航次任务是在西太平洋台湾东北海域、南冲绳海槽 RS— 1钻位钻 3口井 ,最深钻孔岩心深度达 41 0 km,3口钻孔的岩心总长超过 60 0 km。此航次是首次在台湾邻近海域钻探 ,所钻岩心将首次揭示 :( 1 )过去 2 Ma以来西太平洋黑潮的变化史 ;( 2 )南冲绳海槽南端张裂史 ;( 3 )台湾东北及东海陆架近 2 Ma以来的环境变迁史海洋钻探计划信息@陈颐亨…  相似文献   
23.
24.
25.
中国台湾地质界近年来开始走出台湾这一狭窄的地域 ,与中国大陆诸多部门(研究所、石油勘探公司等)及越南进行合作 ,开展“东亚地体构造演化综合研究计划” ,现该计划第一期(东南亚新生代的红河—哀牢山断裂带碰撞—脱逸地体构造运动)(1997年8日~2000年7日)研究业已完成 ,其成果陆续在一此国际刊物上发表;第二期计划“东亚地区从碰撞到张裂的研究”也将自2000年8月~2003年7月逐步实施。现将已完成的第一期研究的主要成果摘编如下 :首先肯定了塔邦尼尔(1982)对东亚和中国所提出的碰撞—脱逸地体构造运动理…  相似文献   
26.
27.
28.
作者据海区和周边岛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描述了东海的白垩纪—第三纪古地理.并绘制了该时期的系列古地理图.从而有可能归纳出东海在某些时期具有“南海北陆”,古地貌上犹如今日渤海—黄海陆缘海盆及其周边陆地环抱等特点.同时简略地讨论了海水进退和古气候,分析了东海东部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29.
台湾北部及近海诸岛是吕宋弧与亚洲斜向碰撞所形成的活动造山带的一部分,其以一系列上新世最晚期到第四纪的火山为标志。这些火山的喷发惯例归因于琉球火山弧向西扩散。但根据新的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台湾大学地质系的王国龙(音译)等提出由台湾北部造山带和波及该带生成的幔源区的碰撞后岩石圈拉张而形成的这类年轻火山活动曾受到过与邻近琉球俯冲有关过程的重要修正。因此,台湾北部火山带自东北向西南所产生的岩浆从低钾变为钙-碱性的,而后为橄榄粗玄岩成分的。这种以向西南钾富集及不共存微量元素增加为特征的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