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1篇
  免费   1264篇
  国内免费   1392篇
测绘学   791篇
大气科学   1057篇
地球物理   1186篇
地质学   3785篇
海洋学   1045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544篇
自然地理   81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8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951.
等高线高程自动标注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工  黄晶晶 《测绘科学》2007,32(4):101-102,51
随着数字测图时代的来临,传统纸质图上的等高线逐渐被数字化形式的等高线图(层)所取代,数字等高线的生成与处理已成为了GIS中的一个研究的热点,然而数字等高线高程自动标注算法的人性化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人们的读图习惯进行了标注的位置和密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等高线高程自动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的结果已基本满足人们的读图习惯。  相似文献   
952.
卫星传感器是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之一。针对如何有效选取、组合多卫星传感器以满足特定的观测任务需求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时空覆盖范围最大化原则的卫星传感器覆盖能力评估方法和传感器优选组合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卫星传感器覆盖能力评估与优选组合系统,实现了卫星传感器建模、观测主题定义、传感器对地覆盖能力评估与传感器优选组合观测。最后,以金沙江流域下游紧急降雨观测任务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3.
历书参数可同时用于辅助常规导航和自主导航的信号捕获。延长历书参数的有效期不但可以使地面接收机启动时充分利用历书数据,对于基于星间链路观测的自主导航,历书参数的有效期还决定了地面注入历书的频度和占用的星上存储资源。通过对北斗3类导航卫星主要摄动力及其对轨道根数的长期项和长周期项的影响分析,设计了以6个轨道根数和5个摄动参数为播发参数的历书拟合模型。以一个自主运行周期90 d为时间尺度,对北斗在轨卫星进行了长弧段历书拟合试验,并同时分析了卫星位置和速度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新的历书拟合模型提高了历书拟合的精度,尤其对于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拟合精度提高显著。对于GEO和IGSO卫星,位置拟合误差大约从200 km降低至十几千米甚至几千米,速度拟合误差大约从15 m/s降低至0.6 m/s,新方法拟合精度提高了约20~30倍;对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无论采用哪种历书模型,位置拟合误差都在5 km左右,速度拟合误差都在0.6 m/s左右,新方法拟合精度提高约15%。针对星间链路卫星10 km位置误差上限的使用需求,对比了新老历书模型的拟合弧长,常规模型最大拟合弧长约为14 d,而新历书模型的最大拟合弧长可延长至45 d,新历书模型延长了历书使用期限,优化了北斗历书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954.
梅莹莹  张景雄 《测绘学报》2018,47(5):644-651
提出了一种面向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局域精度评估的自适应型抽样策略。结合待研究地图的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局部特征(如土地覆盖变化类别、斑块大小、异质性和优势度),探讨与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精度显著相关的协变量,以预测精度的标准误差作为判断标准,识别需要提高精度预测结果可靠性的区域,以自适应地和逐步定位的方式进行样本采集。基于武汉地区的精度评价结果,自适应的抽取增加100个训练样本使得预测精度的确定系数提高了50.66%,而简单随机抽取的增加样本使得预测精度的确定系数提高了17.22%。试验表明,自适应型抽样策略能显著提高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局域精度预测的抽样效益,减少预测精度的不确定性。模型选择的结果表明,土地覆盖变化类别和优势度指数是最优的协变量组合。  相似文献   
955.
崩落法开采的金属矿山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现象。为保证矿区安全生产,开展崩落法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的时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程潮铁矿西区下盘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地表10多年GPS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现场破坏调查结果和工程地质条件相结合,进而探究不同分区下岩层移动的时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岩层移动的时效行为与其破坏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分区下的岩层移动的时效行为是不同的,可分为初始变形、渐进变形、加速变形和残余变形共4个阶段,分别对应着稳定状态、临界状态、失稳状态以及采矿结束后的蠕变状态;初始变形阶段对应着岩体的初始蠕变过程,渐进变形阶段反映了岩体抵抗自身变形的过程,加速变形阶段与深部破坏面的形成和强烈的应力释放有关;崩落碎石在采矿作业停止后失去了流动空间,在岩体变形挤压下会对围岩提供支撑力进而限制了岩层移动的进一步发展;残余变形时间由岩体的蠕变特性和崩落碎石的压密过程所控制,倾倒滑移区因需要经历一个额外的碎石压密过程而导致残余变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56.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分别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和二维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滑坡土体的入渗特征以及对应的滑坡浅层变形机制。降雨入渗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土体的速度取决于降雨强度与土体渗透系数的相对大小,当降雨强度小于或等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降雨强度大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反而随之减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强降雨入渗时,会造成地表土体暂态饱和,表层土体以下非饱和区内的气体被暂态封闭并受到表层孔隙水压力作用而压缩,导致孔隙气压力随降雨入渗迅速增大。对于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短时的暴雨会产生瞬态饱和区。封闭气体,这也是影响强降雨入渗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封闭气体传递水压使得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骤增,这也是许多滑坡发生浅层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7.
张硕成  陈文化 《岩土力学》2023,(5):1467-1476
在频域内研究简谐均布荷载作用在寒区不均匀冻胀土体-衬砌隧道中的动力响应问题。将衬砌与冻土间视为紧密接触,冻土及非冻土间由于组构、性质间的差异可发生相对移动,在考虑覆盖于隧道周围冻结土体发生不均匀冻胀的前提下得到简谐荷载作用在衬砌内径所引发的系统振动解析解。根据非冻土、冻土以及衬砌间的连续条件和边界条件得到待定系数,并得到寒区隧道系统中不同介质的位移以及应力的解析解。对具体参数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发现:隧道系统的介质(衬砌,冻土及非冻土)参数变化会对冻土环向应力幅值、不同冻结状态土体径向位移幅值及其基频产生影响;不均匀冻胀会改变外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冻土中的动力响应;寒区隧道系统径向位移幅值随距离隧道圆心的增加呈现衰减的趋势,非冻土径向位移幅值较冻土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958.
陈国林 《福建地质》2023,(2):107-118
为了厘清永安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和以往矿山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永安石碧、大湖、三星、新村4个水泥用石灰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永安水泥用石灰岩矿主要贮存于早二叠世船山组第一、三、四段和中二叠世栖霞组第三、四段,矿石质量好、矿体厚度大,资源储量大,成因类型属于浅海开阔台地沉积矿床。其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在永安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归纳出安砂、大湖—曹远、小陶、青水—槐南4个石灰岩矿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59.
藏南普容朗至界米拉一带金、锑矿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喜马拉雅成矿带之洛扎—隆子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东段,成矿地质条件优异。本文在综合分析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梯激电测量的成果圈定异常范围区的基础上,进行矿调路线的踏勘和查证,结合槽探、浅井山地工程等地质工作。得出了以下认识:(1)确认新发现普容朗、汤多、余对、布邛浦、日阿拉、卡拉山口、里普线、公垅卓戈等多个锑矿化点或异常带;(2)根据单元素的套合情况圈定综合异常35处,并对异常区进行踏勘和查证,先后发现锑金矿(化)点多处。井等工程验证,新发现多个金、锑矿点,展现了普容朗至界米拉一带金、锑矿良好找矿效果。(3)提出了朗县普容朗锑矿、区民那锑矿、余对锑矿、界米拉金铅多金属矿、登琼金矿5个找矿潜力区,显示了普容朗至界米拉一带金、锑矿巨大的找矿潜力,同时为下一步地质探矿提供了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60.
梅佳成  刘磊  尹春涛  张群佳  王乐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21-2023040021
遥感岩性制图是地质填图中的重要工作,基于光谱特征的岩性分类易受到色调、纹理等因素影响导致精度不佳。前人进行岩性自动分类研究多关注影像的光谱特征,而忽略空间特征,笔者等基于甘肃北山白峡尼山地区ASTER影像,将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两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与基于空间特征的快速漂移算法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精度为89.17%;极限学习机不但具有需调节参数少的优势,且分类精度和速度均优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精度达96.70%;利用快速漂移算法提取的影像空间特征可有效减少错分区,提升岩性分类效果。研究证实将基于光谱特征的极限学习机和基于空间特征的快速漂移算法结合的岩性分类方法具有客观、高效、高精度等优势,可为后续地质填图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遥感岩性分类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