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tarctic data manag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 science data resulted from Chinese Antarctic and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s, the Chinese Polar Science Database System(CPSDS) has been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 in 2002. The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standard, mechanism of sharing data of this system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ar data management is summarized. As the metadata is the powerful and useful tool for managing and disseminating scientific data, the metadata is also used as “search engine“ of CPSDS. Besides, the trend of data management and sharing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2.
以赣南青塘—梅窖地区为典型区开展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共采集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889件,农作物样品72件。系统地分析了土壤及农作物中硒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成土母质、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44 mg·kg-1,其中面积比例为4859%的土壤硒含量处于足硒状态,面积比例为4286%的土壤硒含量处于富硒状态。在空间分布上,缺硒和潜在硒不足土壤仅呈零星分布。表层土壤硒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土母质硒的含量,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硒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没有相关性。花生和水稻富硒率较高,其中花生和早稻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仅晚稻存在一定的重金属超标现象。通过对比富硒土壤和不富硒土壤中晚稻重金属含量的超标率、硒的富集系数和含量,发现在富硒区晚稻中重金属的超标率远远低于非富硒区,说明土壤硒元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晚稻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63.
横波(S波)为偏振波,具有不同于纵波(P波)的特性,对于地震探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动源地震探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接收函数、S波分裂等.在主动源(气枪)海底地震(OBS)探测中,震源在水中,S波为地层转换波,其应用还不多.本文在介绍转换S波的产生、模式、处理和识别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切入点简述其具体应用.这些应用主要是基于1D/2D转换S波,用于揭示海底岩石类型、推断地壳性质、共轭陆缘问题、判定地幔蛇纹石化、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和预测流体等.目前在南海已获得了大量的2D和3D的OBS转换S波数据,可将转换S波的研究逐步从2D发展到3D研究,同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共同分析.利用转换S波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的海山下不同地层的岩性和判定上地幔低速的性质等.   相似文献   
64.
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是认识南海形成演化模式的基础.海底地震仪(OBS)二维与三维深地震探测技术是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OBS三维探测结果揭示:西南次海盆横跨残留扩张脊两侧洋壳不对称增生的速度结构特征;东部次海盆具有4种不同洋壳类型的速度结构;珍贝-黄岩海山链是在海盆停止扩张后6~10 Ma岩浆活动形成的;东沙隆起区显示了张裂期后的岩浆活动及其上涌通道;南海东北部马尼拉俯冲带前缘是受到张裂期后岩浆活动影响的减薄陆壳.IODP367-368钻探区实施的OBS三维探测将以建立南海洋陆转换带(COT)张裂-破裂机制模型为科学目标.OBS三维探测方法在南海各向异性、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SuperMap iServer Java 6R是SuperMap GIS 6R产品体系的一部分,是基于Java EE平台和SuperMap Objects Java 6R构建的面向服务式架构(SOA)的企业级GIS产品,它为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软件。国家海洋执法部门在长期执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而且这些海量的业务数据大部分与地理空间息息相关。但是由于这些数据存在数据量大、格式多样、结构不一和存储分散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相关业务部门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要求,更无法为海洋综合执法提供有效的决策分析和信息服务。针对海洋执法管理部门这一现状,提出了面向SOA架构基于SuperMap iServer开展二三维GIS一体化海洋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原则,设计了平台结构体系,阐述了平台数据库、服务总线、业务系统及支撑体系等4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分析了平台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归纳了平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BCC_CSM模式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评估了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两个不同分辨率海—陆—气—冰多圈层耦合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BCC_CSM1.1 (m) 对热带降水两个年循环模态——揭示降水冬夏季节差异的季风模态和揭示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非对称特征的春秋非对称模态的模拟能力,讨论了模拟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结果表明,BCC_CSM1.1和BCC_CSM1.1 (m) 均能合理再现全球年平均降水的基本分布特征,也能较合理再现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基本分布特征,尤其季风模态中降水与环流关于赤道反对称的特征;能够较合理再现春秋非对称模态与热带海洋表面温度(SST)年循环之间的关系。大气温度场、环流场以及热带SST的模拟偏差对降水季风模态有影响;热带SST年循环的偏差对降水春秋非对称模态的模拟偏差有贡献;模式分辨率对降水年循环模态的模拟也有一定影响。对比分析显示,大气模式和陆面模式水平分辨率提高之后模式在某些模拟性能上有所提高,这表现在:BCC_CSM1.1 (m) 模拟的1~12月降水气候态的空间变率更接近观测;热带海表温度年循环总体上更接近观测;模拟的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部分特征更合理。但BCC_CSM1.1 (m) 的模拟结果相对观测仍存在较大偏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8.
南京大气降水氧同位素变化及水汽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涛  张洁茹  刘笑  姚龙 《水文》2013,33(4):25-31
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南京地区的水汽输送以及水汽循环过程。在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南京站点的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资料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南京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春季最为富集、夏季最为贫化;年尺度下降水δ18O与温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而与降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季节尺度下,冬季的δ18O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与年尺度结果相反,皆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采用HYSPLIT模型对站点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并结合季风活动分析得出:全年中南京大气降水δ18O变化主要受亚洲夏、冬季风及其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季风交替时节(春、秋季)虽降水源于局地蒸发水汽,但仍为季风带来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滑动扫描技术是高效、高保真、环保的可控震源勘探技术之一,是下一组震源不必等待上一组震源震动结束即可开始震动的高效采集方法。该技术由于缩短了相邻两炮的等待时间,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后一炮的谐波畸变与前一炮的基波信号混叠在一起,不易分离,在相关后的地震记录上形成了严重的谐波干扰,降低了地震资料的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反相关方法来压制滑动扫描地震数据中的谐波干扰。该方法首先把地面力信号分解为基波和各阶谐波分量;然后将后一炮的相关前数据分别与各分量相关,只选取正时间轴中对应分量的自相关部分,利用各分量的反相关算子提取各阶谐波信息;最后从前一炮数据中减去提取出的高阶谐波,得到压制谐波后的地震记录。该方法对有效信号影响小,可同时处理相关前和相关后数据,而且算法简单稳定,计算效率高。本文分别对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该方法消除谐波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何军涛  张洁  黄宏伟  张应刚 《岩土力学》2012,33(12):3810-3817
基坑变形的反分析涉及数值模型与优化方法的耦合,常具有计算量大、使用不方便的特点。为此,提出1种可用于基坑变形反分析的多重响应面法,该方法在基坑地下连续墙不同深度处分别采用二次多项式表示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与土层弹性模量之间的隐式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位移观测对基坑土层弹性模量进行反分析。该方法可以解开数值模型和优化算法的耦合,从而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多重响应面法对基坑土层弹性模量进行反分析具有使用方便、计算效率高、计算结果准确的优点,非常适合求解基坑工程的位移反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