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闽北地区地区基岩的露头连续较差,但其独特的岩石组合及变质变形特征表明稻香组确实存在,稻香组在前人的研究工作中一直作为寒武纪浅变质岩系,曾测得其Sm-Nd模式年龄值为(500±35) Ma,但是由于测试方法的局限性,这一形成年龄的可靠性值得商榷。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技术能为研究地层的形成时代提供最直接、精确的证据。本次研究对稻香组气孔状玄武岩和硅质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为研究稻香组的层位归属提供了精确的地质年代学证据。结果表明,稻香组中气孔状玄武岩最新的一组年龄为(111.4±2.0) Ma,表明其形成于晚中生代早白垩世,这一年龄应代表稻香组形成年龄的下限,为稻香组形成的最早年龄提供了约束,这一结果也与硅质岩中最小一组年龄124 Ma相一致(硅质岩中最新的一组年龄代表了其形成年龄的下限)。气孔状玄武岩和硅质岩的年龄表明稻香组很可能包括了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的物质信息,需要进一步将其解体,至少形成于中生代的气孔状玄武岩和硅质岩应单独划分出来。稻香组年龄的获得丰富了闽西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演化资料,为研究该区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龄支持。  相似文献   
102.
作为光纤陀螺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机噪声严重影响着光纤陀螺的精度,对光纤陀螺随机噪声进行准确建模和补偿是提升陀螺精度的有效方式。本文针对光纤陀螺随机噪声的复杂性,难以对其进行精确分析,ARIMA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模型Kalman滤波中有色噪声不能使用状态扩充法建模的问题,扩展了Harvey方程,实现有色噪声白化。同时,考虑先验噪声的不确定性以及模型参数在线更新导致的参数与状态噪声相互耦合,分析了动态Allan方差估计量测噪声的不足,使用VBAKF (variational Bayesian adaptive Kalman filter)实时修正滤波状态噪声与量测噪声。试验表明,Harvey法较传统滤波建模方式,随机噪声序列方差降低40%,Harvey法结合VBAKF使序列方差降低了54%;VBAKF较动态Allan方差,可以更好地估计量测噪声。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抑制随机噪声Kalman滤波中有色噪声和随机模型不准确的影响,提高随机误差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西藏地热田的形成机制及地球物理勘查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利用鄂尔多斯市1997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内蒙古统计年鉴等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定性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等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2012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研究表明:全市耕地面积、园地面积、草地面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交通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进行分析表明:非农用地动态度之和为-0.12,农用地的动态度之和为-0.07;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达的矿产资源推动的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5.
2011年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变化及其与敏感因子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亦是地球天气、气候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能量来源。利用FY2E卫星遥感产品地面入射太阳辐射资料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鹤壁市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鹤壁市2011年地面入射太阳辐射日曝辐量和月累积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年累积量为5721.38MJ·m^-2,日曝辐量3—4月增加迅速,其中3月份环比增长59%。地面入射太阳辐射总体变化趋势可以用一元多项式进行回归拟合,拟合曲线与实测资料的相关系数达0.8。地面最高温度与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存在明显正相关,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增大,地面最高温度就会升高。地面蒸发量对地面入射太阳辐射高度敏感,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增大,地面蒸发量就会增大。通过对地面入射太阳辐射与地面敏感气象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地面入射太阳辐射的二元线性回归预测水平高于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水平。通过地面气象要素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可估算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值,这为相关研究及业务服务等提供了一种获取地面入射太阳辐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二郎山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工程实践为依据,利用常规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和围岩变形跟踪监测系统及二次应力场测试,获取隧道围岩动态综合信息,为围岩分类、大变形预测、岩爆预测、优化二次支护时间及反分析等提供依据,是岩土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7.
在DSM滤波和权值确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M的遥感图像拼接线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流水模型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拼接线自动选择规则,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对自动提取的拼接线进行了膨胀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拼接线能够有效地规避建筑物投影差等问题,确保了自动拼接线提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在DSM滤波和权值确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M的遥感图像拼接线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流水模型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拼接线自动选择规则,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对自动提取的拼接线进行了膨胀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拼接线能够有效地规避建筑物投影差等问题,确保了自动拼接线提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浙闽边界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时序与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浙闽边界区是东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带中研究较薄弱的地区.本文对该区代表性晚中生代火山岩地层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岩性岩相特征,在此基础上解剖了火山作用过程.该区火山活动起止时间为143~ 111Ma(高峰期143~ 126Ma),时代属早白垩世,其间存在较长的火山活动沉寂期(126~ 116Ma),火山作用过程可明显划分为5个阶段.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东南沿海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时空演化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德兴斑岩铜矿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西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在含矿斑岩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等其它方面还存在有较大的争论。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德兴铜矿的含矿斑岩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1702~1710 Ma)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形成的大陆边缘环境下,由俯冲大洋板片(主要为上覆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具高Sr、Sr/Y 和La/Yb 比值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熔体,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所形成。超大型的Cu—Au 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侵入作用几乎同时发生,成矿物质主要由洋片(P MORB)中富含Fe3+ 的岩浆释放出的流体或熔体在上升途中与上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后从岩石圈地幔中萃取出来。而在晚侏罗世中期(约1535 Ma),区内转换为由俯冲大洋板片rollback 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形成了壳—幔混源成因的闪长质侵入岩脉群,但没有显示出良好的矿化作用;到了早白垩世晚期(1009~1065 Ma),德兴斑岩铜矿区内发生一次热液成因的Cu(—Au?)成矿作用事件,叠加于原先大规模的主成矿事件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