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文章基于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功能定位要求,以及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资源禀赋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浅析了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22.
敦煌荒漠戈壁地区裸土地表反照率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敦煌站观测资料,选取其中观测资料完整且连续性好的7个年份每年5~10月的地表净辐射四分量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研究了敦煌荒漠戈壁地区裸土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表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呈e指数关系,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太阳高度角大于40°时,地表反照率趋于稳定。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可导致地表反照率的减小,地表反照率与5 cm深土壤湿度呈线性关系。另外,建立了敦煌荒漠戈壁地区裸土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表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双因子参数化公式,提出了一种更加适合该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参数方案,并且选取2002年6~9月的实测资料对拟合的参数化公式进行模拟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能够很好地再现该地区裸土地表反照率的“U”型日变化特征,可准确地模拟出地表反照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基于此参数化方案计算得到的地表反射辐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23.
地表作为大气模块的下垫面,为大气模块提供边界条件,地形对于模式结果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在陆面同一网格内的次网格单元采用相同的大气强迫量,没有考虑次网格地形对网格内大气强迫量的影响,这关系到模式对气象要素和陆气交换量的模拟水平。本文在陆面模式NOAH处理次网格单元的同时,将输入的大气强迫量根据其与地形高度的关系进行修订,提出新的次网格地形的参数化方案,并引入到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中进行数值试验,通过3组数值模拟试验,与未改进的方案和细网格方案分析比较,探讨新参数化方案对WRF 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越复杂区域,次网格地形的影响越大。本文引入的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的地表气温的模拟有较大改善,模拟的地表气温在大范围区域内都更贴近细网格方案。虽然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和细网格试验都对温度的模拟结果都有改善,但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改善甚微,而细网格试验对降水模拟却有改进,这是由于细网格试验在陆面和大气网格都进行了细化,而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只考虑了陆面次网格的影响。具体来说,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温度的模拟结果改进是通过改变地表向上长波和地表感热实现的。而细网格试验由于同时细化了大气和陆面的空间网格,对降水和温模拟的改进是通过综合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实现的。  相似文献   
624.
电气石的LA—MC—ICPMS原位微区硼同位素分析方法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高效经济的硼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上堡晚白垩世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电气石进行LA—MC—ICPMS原位微区的硼同位素研究发现,其具有非常均一的¨B/mB比值(3.9908~3.9979)~H万¨B值(加权平均为(一12.86+0.19)‰)。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其他已有的硼同位素资料,提出上堡花岗岩中硼来源于沉积岩,可能的源区是邻近花岗岩体的石炭一二叠系的沉积地层或深埋在地壳中的沉积物质。在晚白垩世,华南处于伸展的背景中,幔源岩浆的底侵带来的巨大的热源使地壳中的沉积物质发生熔融,形成强过铝质的花岗质浆,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形成电气石。  相似文献   
625.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是过去十年国际上地球化学学科发展非常迅猛的方向,我国科研人员也以自主创新的方式参与到这一前沿研究的大潮中,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已成为这一学科方向的重要研究力量.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2010-2020)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同时对一些重要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分析技...  相似文献   
626.
栉孔扇贝对Cd的累积和排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是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它易被生物体吸收富集,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再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随着近岸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产生的废物(粪便、残饵、分泌物)中存在可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活性介质,这些活性介质对水域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生物体吸收、蓄积重金属的能力)产生影响 [1].因此,关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是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以及建立合理的水质标准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27.
梁山东丁庄铁矿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区内矿体总体呈层状,产状与围岩一致,走向为NW—SW,总体倾向SW,倾角为50°,矿体埋深为230~320m。铁矿中全铁平均品位约30.35%,磁性铁平均品位约25.44%。运用磁法、可控源、地震勘探等方法对该区航磁异常进行了查证,并总结了航磁异常查证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628.
以石嘴山市为研究对象,基于GEE平台选取30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并加入符合地区特点的盐碱度指标共同构建改进后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长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对1991—2021年石嘴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1991—2021年研究区的RSEI指数与绿度、湿度呈正相关,与盐碱度、干度、热度呈负相关,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下降-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趋势。1991—2021年石嘴山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呈明显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上升区域面积为4 787.8km2,占比71.0%,显著下降区域面积为117.4 km2,占比1.7%。在1991—2021年,除主城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以外,其余地区较之前都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在沙湖以及黄河两侧。研究表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扩张,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内陆湖以及土壤盐渍化改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29.
珠江河口潮能通量与耗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珠江河口三角洲是我国一个极其复杂的大尺度河口系统,具有独特的河网体系和河口湾.为探讨珠江河口三角洲的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机制,基于SELFE模型,建立了珠江河网-河口湾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了河网-河口湾区的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研究表明:珠江河口的潮能通量平面上表现出主槽大,滩地较小;在总能耗中,底摩擦能耗最大,其次是垂向扩散耗散能耗,水平扩散能耗最小;存在‘门’、分汊汇流区和弯曲河道区等典型的高能耗区,高能耗区的单位面积能耗比附近水域的高数倍甚至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30.
吴超羽  韦惺 《海洋学报》2021,43(1):1-26
现代珠江三角洲经历了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的形成演变,富有区域特色.本文提出百余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归纳为4种范式:历史描述、实地考察-学术推理、器测-学科理论和"动力-沉积-地貌"跨尺度范式,各以范例说明.基于笔者及其团队研究,对现有文献关于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若干重要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并从多视角作必要辨析,包括:海侵盛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