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3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跨边界含水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再生  王皓 《地学前缘》2006,13(1):32-39
跨边界含水层作为地下水资源系统的一部分,与国际河流同样涉及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文中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对跨边界含水层研究的进展;对亚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分析,圈定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跨国界含水层9处,对这些含水层,特别是中国边界上的黑龙江—阿穆尔河平原和伊犁河谷含水层进行了评价;对中国跨省界含水层进行了初步分析。跨边界含水层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管理国家或地区之间共有的珍贵地下水资源,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如何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工作,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有如下一些设想。 一、水工环地质和灾害地质工作的部署依据 水工环地质和灾害地质调查工作不仅要保证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3.
国际滑坡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根据2000年6月26~30日在英国如开的第八届国际滑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报告,分组报千和会议文集所报导的近几年来国际滑坡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滑坡与全球气候变化、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滑坡机制、海岸带滑坡和海底滑坡五个方面作了简要介绍与分析,这些方面的成果代表了当前国际滑坡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对促进我国今后的滑坡理论和灾害防治研究将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地埋管换热性能综合微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换热情况,构建了室内地埋管换热器综合微缩实验台,并开展了干砂、饱和砂(不流动)以及饱和砂(流动)三种情况下的相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砂、饱和砂和地下水渗流条件下综合导热系数依次增加;温度场范围依次加大,并且渗流对上、下游温度变化分别有阻碍和促进作用;随着渗流速度的加大,地下水将热量带到下游,温度场在水流方向被拉长。文章从试验数据论证了水流作用对地埋管换热影响,对地埋管设计等地埋管热泵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3,22(11):977-983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26.
2003年9月22日在斯洛文尼亚北部城市布莱德召开了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各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委员会的代表共32人出席会议。IAH中国委员会的代表韩再生出席会议,陈述了IAH中国委员会提交的在中国举办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第34届大会的申请报告。会后,IAH理事会于2003年10月6日正式来函,明确将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委托中国主办。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术会议期间,还将进行IAH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组织的学术活动,代表着全世界水文地质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原地质矿产部)曾在国际水文…  相似文献   
27.
《地下水水源地勘查与评价》是一本系统论述地下水水源地勘查与评价的专著、它是作者在完成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组织的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修改编写的。该书在充分收集和分析我国10年来已勘查的200个典型的地下水水源地实际勘查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地下水勘查...  相似文献   
28.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于1956年。1985年资深的中国专家出席了第17届和18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自那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代表出席了该学会的学术会议。中国分会于1987年建立,并组织相关活动。中国的协会成员近年来不断增加。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曾在中国举办两次,第21届大会于1988年在桂林市举行,第34届大会于2006年在北京举行。多年来,在我国每年都举行水文地质学和地下水科学学术会议。协会主办的《Hydrogeology Journal》期刊编委会中有很多中国和华裔学者,中国分会负责论文摘要的中文翻译。协会的图书系列在我国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地下水科学的发展。该协会近期提出了水文地质战略系列,已经发布的九个专题分别是:生态系统与地下水、能源与地下水、粮食安全与地下水、全球变化与地下水、人类健康与地下水、城市与地下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采矿业与地下水,以及气候变化适应地下水,指导了地下水资源和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为规范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评价,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浅层地热能资源,编制了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其中,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的勘查评价方法没有国外的先例,经过3年探索,并与正在实施的项目紧密结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方法。应用该项方法已经取得了第一批调查评价成果。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