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571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挤压带地层时代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2.
淮南煤田二叠系三、四含煤段古水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淮南煤田二叠系三、四含煤段5千余个钻孔资料的系统分析和煤矿开拓巷道中古流向的实际测量,获得大量有关古水系的第-性资料。研究认为可与现代珠江三角洲上的水系进行类比、进而推断三、四含煤段沉积时的环境为-种由多条陆源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型三角洲。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山东淄博地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进行了系统划分与对比,发现了与山西太原西山剖面的晋祠阶相对比的海相层,从而将原博山统下部划出另建“柳泉组”。  相似文献   
64.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野外和室内研究资料后指出,银洞坡大型金矿所在的河前庄背斜连同该背斜转折端和两翼所发育的各种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断层均形成于主成矿期之后,不具前人所认定的控矿意义,其演化系列是:河前庄背斜→含矿共轭平移断层→无矿共轭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断层系,除含矿共轭平移断层之外,它们主要起改造矿体的作用。其中河前庄背斜起有利的改造作用,而各类断层主要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5.
国际人口迁移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状况。(1)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移民的数量与趋势。(2)迁移的原因及三种不同类型的移民。(3)从迁出国和迁入国两方面考察了迁移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本文利用吉林省长春、盘石、通化三个台的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资料与地质构造背景结合起来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对划分和判断是否属地震危险区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利用北京至满州里间八个地磁台的资料推断,沈阳——大连之间可能存在着高导带。  相似文献   
67.
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十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结果。我们发现,在横穿走廊的方向上,地壳、上地幔的电导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横向变化,显示出某种带状特征。走廊盆地的下部地壳内存在一异常低阻层,其表面深度在45-50公里之间,电阻率为数个欧姆·米,厚度在5公里以内。讨论了横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上地幔第一个低阻层埋深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某些电性特征层的成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68.
天水地区大地电磁测量及深部电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水地区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表明,在43km左右的深度上普遍存在高导层,这可能是壳幔过渡带的反映。岩石圈厚度大约95-110km。在天水太京附近可能存在一条大型近东西向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在秦安以北的叶堡和陇城附近可能也存在一条近南北向的大型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它们都是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线。1654年天水8级大震可能与深部热异常引起的热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69.
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六十年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与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在解放前的28年间,由于反动统治的腐败,石油地质工作发展缓慢,仅仅发现了西北地区的几个小油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余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0.
浙江长广煤田树皮残植煤的成因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南方晚二叠世煤层含有大量木栓质体,长期以来为地质学者所关注。其中以浙江长广煤田最有特色。长广煤田的C煤层不仅富含木栓质体,而且夹有丰富海相动物碎屑灰岩和介壳灰岩的透镜体。因此,研究该煤田树皮煤煤层的成因和沉积环境,探讨这一特殊煤种的成煤植物以及木栓质体的富集原因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这对了解我国煤层的聚积环境、特殊煤种的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