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山西省义兴寨金矿床定位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义兴寨金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地质概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金矿床的成矿定位规律、矿脉产出的典型识别标志以及金矿化富集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2.
豫西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熊耳山东南缘祁雨沟金矿田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为探讨成矿流体的来源,尤其是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的程度,选择13件主成矿期的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了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的温度及其 S、H、O 同位素和惰性气体 He、Ar 同位素组成。对保存于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进行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中含有丰富的包裹体,其类型复杂多样,有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 CO_2包裹体四种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20℃~440℃之间均有分布,可进一步分为150℃~190℃、210℃~250℃和290~350℃三个区间,但主要集中于150℃~250℃的范围内。结合显微镜下观测载金矿物特点,推测金矿的形成温度区间主要在150℃~250℃之间。冰点变化范围较大,在-0.2℃~-9.6℃之间,对应的盐度在0.53wt%~13.51wt%之间。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 值变化于-1.7‰~2.2‰之间,与陨石硫的δ~(34)S 值接近,反映为深源;成矿Ⅰ阶段流体的δD 值为-68‰~-86‰,δ~(18)O_(H_2O)为 3.5‰~ 4.5‰,Ⅱ阶段流体的δD 值为-67‰~-84‰,δ~(18)O_(H_2O)为-3.7‰~ 2.6‰,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有两个来源,Ⅰ阶段以深源水为主,Ⅱ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混入。氦氩同位素研究表明: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 比值为1.05~3.17R/Ra,高于地壳的~3He/~4He 比值100余倍,但明显低于地幔流体的~3He/~4He 比值;~(40)Ar/~(36)Ar=298~391,略高于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45He 比值0.08~0.35,平均为0.20,与地壳~(40)Ar/~4He 比值一致。He、Ar 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了公峪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但同时有地幔流体成分,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与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虽然祁雨沟金矿和公峪金矿赋存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中,但是流体包裹体及其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了二者的成矿作用具有一致性,他们应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均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可能为同源、同期、不同构造空间的演化产物。  相似文献   
33.
张家口赤城县万全寺银金矿床为冀北地区在成矿作用上与火山期后热液活动有关的代表性矿床。银金矿物主要以包裹体形式嵌布于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中,硫化物是银、金的主要载体,硫化物的形成时间可代表银金矿床的成矿时间。本研究采用Rb-Sr法对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这三种共生硫化物矿物进行了测定,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为(144.1±4.0)Ma(MSWD=3.3,n=6),认为该年龄代表万全寺银金矿的成矿年龄。该年龄与区内已知的其他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接近,也与区内北东向上黄旗—乌龙沟构造-岩浆岩带的主要活动时期相吻合,表明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张家口地区存在一次强烈的与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贵金属与多金属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五龙沟金矿田内首次发现晚志留世A型花岗岩体.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20±3 Ma,为晚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具有高SiO2(76.0%~78.4%)、K2O(4.64%~5.22%)和Na2O(2.93%~3.25%)含量,低FeOT(0.98%~1.45%)、MgO(0.11%~0.22%)和CaO(0.27%~0.79%)含量特征.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La)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和HREE,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9~0.12).该岩体104×Ga/Al比值为3.09~3.15,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全岩εNd(t)=-2.5~-2.2,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Nd)=1 339~1 365 Ma.锆石εHf(t)=-2.8~+2.1,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1 269~1 583 Ma.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揭示该岩体为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的古老地壳物质混合形成.构造判别图解指示岩体具有A2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结合和勒冈那仁和冰沟A型花岗岩体,认为东昆仑地区至少在晚志留世已进入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35.
36.
37.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是大别山北麓近期新发现的外接触带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的元古宇大别片麻杂岩中,主要受隐伏岩体和构造控制。成矿可分为石英-钾长石、辉钼矿-钾长石-石英、辉钼矿-石英、方解石4个阶段,有经济意义的矿化为辉钼矿-钾长石-石英、辉钼矿-石英2个阶段。本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TJA X-series ICPMS对姚冲钼矿床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136.9±1.20Ma、模式年龄加权平均为137.19±0.79Ma,准确厘定其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通过对姚冲钼矿床辉钼矿Re同位素及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认为姚冲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混有少量的地幔组分。结合前人在大别山北麓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别山北麓存在140 Ma左右和127~110Ma两期钼成矿事件,这两期成矿作用的时限与东秦岭第二期和第三期成矿时限基本一致。它们是印支期后大别造山带构造体制从挤压收缩向区域性伸展转化直至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38.
千鹅冲斑岩型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钼矿带东部的大别山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千鹅冲隐伏花岗岩体上部(外接触带)的南湾组片岩中,少量产于花岗岩体内。矿体下部的隐伏岩体中主要见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SHRIMP锆石UPb定年表明,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30±2Ma(MSWD=1.4)和129±2Ma(MSWD=1.9),二者年龄一致,说明隐伏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千鹅冲钼矿中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εHf(t)值分别变化于-24.5~-2.7和-19.8~-11.2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也有年轻组分的参与。两阶段模式年龄(t DM2)和古元古代的继承锆石指示这些花岗岩的原岩中含有古元古代-太古代的基底岩石。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中的锆石的Ce4+/Ce3+比值平均值分别为287.4和55.9,说明形成二长花岗岩的岩浆具有更高的氧逸度,但钼成矿与形成较晚的花岗斑岩具有更紧密的成因联系。千鹅冲钼矿形成于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的伸展构造体制下,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造成的软流圈上涌和壳幔相互作用可能为钼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39.
河南省内乡县北部大型铅锌银矿床产于北秦岭造山带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地体内,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的(变质)火山-沉积建造。矿区已发现铅锌银矿(化)脉近百条,矿脉多呈板状、脉状充填于近垂直造山带的断裂构造中,其中以较大规模的Y1、Y3、Y6、Y10和Z2号脉为代表。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选取Y1、Y3、Y6和Z2号矿脉中闪锌矿矿石和Y10号矿脉中方铅矿矿石进行了S同位素组成分析,δ34SV-CDT范围为1.89‰~7.34‰,指示硫主要来源于赋矿的古生界海相地层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矿石中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范围为18.229 4~18.384 5,207Pb/204Pb范围为15.608 9~15.643 4,208Pb/204Pb范围为38.516 0~38.715 2,矿石铅μ值范围为9.50~9.55,ω值范围为37.45~38.35,指示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赋矿的古生界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研究表明内乡北部铅锌银矿区的成矿物质可能来自秦岭群和二郎坪地层。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