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31.
矿床产于哈拉胜火山穹隆中,成矿与火山-岩浆作用关系密切.钻探和高磁资料显示,火山基底为额尔古纳河组,穹隆核部为次火山岩体,盖层塔木兰沟组和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沉积岩为容矿围岩.共圈定的11条矿体分布于穹隆东北部,受近南北向张性断裂-裂隙控制,产状较陡.4条主矿体长500~1400 m,平均厚度1~3 m,延深一般500~900 m.自岩体至围岩化探异常元素组合依次为Bi(-Pb-Ag-As-Mo)→Ag-Pb-Mo-Cu→Pb-Zn-As→Ag-Pb-Zn-Sb→Ag-Pb-Zn-Sb;矿化元素组合依次为Cu(-Mo-Pb-Zn)→Pb-Zn-Ag→Pb-Ag;围岩蚀变由岩体内部向外依次为硅化-钾化-石英绢云母化→夕卡岩化→玉髓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3件岩浆岩锆石U-Pb年龄为161~142 Ma,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成果,认为矿床成岩成矿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成矿年龄为142 Ma.  相似文献   
232.
系统研究了英城子金矿区内花岗岩的地质、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类花岗岩为富硅(w(SiO2)=71.12%~75.66%)、高分异(DI=90.53~94.42)、钾质钙碱性岩(σ=2.37~3.9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HREE=11.20~14.62,w(Rb)=(270.6~165.3)×10-6,Na2O/K2O =0.18~0.67,等),具负的铕异常,相对亏损Ba、Nb、Sr、P和Ti等元素。这种特征揭示该类花岗岩是准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它的母岩浆可能是I型花岗质岩浆,是母岩浆经以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作用后产生的岩浆经结晶作用形成。结合锆石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该花岗岩可能是在麻山期深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深熔形成的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就位发生在麻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从发生到就位持续大约20 Ma。  相似文献   
233.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人们已为土壤污染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农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肺癌等相关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长。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有关土壤污染的状况.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特性,有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近年来有关土壤污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有着特殊化学性质和复杂生态效益的镉的研究。土壤的污染以及控制和治理仍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34.
235.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是我国第一批现代化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台网,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地震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数字地震仪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地震科研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地震台站工作的计算机化,通信技术的现代化;也使得数字台站的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工作方式变到数字方式.CDSN牡丹江台站运行十多年来,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台站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感到数字仪有着模拟仪器所根本达不到的先进性能.为了早日利用数字地震图,从1999年10月起牡丹江台按照CD-SN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开始了数字图与模拟图的分析对比观测工作.我们认为,为了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经济浪费,同时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震资料的使用效率,用数字地震仪分析处理数字地震图是台站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6.
利用日本海区丰富的震史资料,研究了该区强震活动时—空变化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据,将19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划分了三个地震轮回,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的强震地区分布及其持续时间。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深震(mb≥6.0)及浅震(MS≥5.0)的成组性活动特征,研究了日本海西部深震与中国东北地区浅震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作为研究日本海区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以及为判断未来主体活动区等强震预测问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37.
环形构造与地球化学异常相关性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apGIS平台对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异常与遥感解译环形构造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两者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划分两者套合类型.依据遥感解译形成的测区构造格架特征,认识单元素异常、组合元素异常在构造格架中的分布特征和与环形构造的空间配置特点,建立两者套合关系,判断两者的地质作用意义.利用这种套合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化探异常验证和找矿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238.
239.
随着三维地震勘探的飞速发展,三维地震设计、施工、资料处理中各参数设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了解Subline和Crossline各项参数的由来是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础。利用二维观测方法能更好地理解上述参数的设计原理。本篇文章以10线10炮1700道接收线束模板为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40.
堤防工程安全评估专家赋权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冲时  汪自力  刘成栋 《岩土力学》2006,27(12):2099-2104
针对堤防工程安全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既有定量又有非定量指标,并且存在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的问题;利用模糊数学和模式识别理论以及动态聚类方法等,提出了堤防工程安全评估专家主观和客观赋权模型: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融合专家主观和客观权重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估专家综合赋权模型。并用实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