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北武夷蔡家坪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床赋矿围岩为侏罗系水北组(J1s)、漳平组(J2z)砂岩,铅锌矿体多产在断裂旁侧破碎带及流纹斑岩与砂岩接触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区主要金属硫化物进行了细致研究.初步将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成矿期、岩浆热液期与表生期,其中岩浆热液期包括中...  相似文献   
52.
选用密集的高精度地震台网Hi-net 2002~2004年记录的836个地震事件的23,895条P波和21,969条S波的到时资料,计算得到了日本西南地区水平分辨率约33 km,垂直分辨率4~15 km的三维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并进一步获得泊松比分布.研究表明,在大山火山下存在显著的低速异常,表明该火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活火山.速度异常图像清楚地显示了菲律宾板块俯冲至西南日本地区下,其上方存在的低速高泊松异常表明可能有流体的存在,分析得出可能来自板块俯冲过程中的脱水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流体在地震孕育及触发的过程中可能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北武夷生米坑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米坑铅锌矿床位于北武夷中生代火山岩带的黄岗山火山盆地内, 已知铅锌矿体呈脉状产于侏罗系上统鹅湖岭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的断裂内, 或呈细脉——浸染状分布于钾质粗面斑岩内, 发育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硅化等蚀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区火山——侵入岩属于贫钠富钾的S型花岗岩, 其w(SiO2)值为62.42%~78.02%、w(K2O +Na2O)值为7.66%~9.13%、w(K2O)/w(Na2O)比值为1.18~2.62、里特曼指数δ为1.67~3.78;矿区岩石LREE/HREE比值平均为10.94×10-6, 属于轻稀土富集型; Eu普遍亏损, 特别是熔结凝灰岩、黑云母花岗岩δEu<0.31, 表明经历了显著的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自早至晚主阶段岩浆活动稀土总量逐渐降低。从∑REE总量值、δEu值、地球化学参数及标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看, 生米坑铅锌矿化蚀变岩与钾质粗面斑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钾质粗面斑岩锆石(SHRIMP)年龄138.3±1.4 Ma, 表明矿床形成于燕山期白垩纪早期, 矿床成因类型属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4.
河南省老湾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详细分析河南省老湾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结果表明该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富CO2的K+-Na+ -Cl--SO 2-4体系。氧、氢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δ18O值变化于-5.25‰~+5.37‰,δD变化于-67‰~-76‰,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1‰~+5.3‰,平均值为+3.98‰,显示深源硫的特征;Pb同位素组成显示铅主要来源于地幔,有少量地壳铅的加入。综合研究表明,老湾金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  相似文献   
55.
56.
网络约束点格局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可  王振声  杜清运  罗平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0):1196-1207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地理相关大数据使得传统的空间分析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平面空间分析方法在分析网络空间点要素空间过程、揭示其空间分布时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对探索网络约束点要素特定的分析方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定义了网络约束的思想,详细阐述了网络约束点格局分析方法体系,并分别从网络约束点格局的理论和应用出发,梳理了网络约束点格局分析的一阶方法、二阶方法及其他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网络约束点格局分析在交通安全领域、犯罪学领域和其他城市点要素中的典型应用,最后在方法与应用层面,讨论近年重要的研究动向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7.
冰川环境中的动力过程种类多且复杂。一般冰底以挤压、磨蚀等过程为主,其它部位则是以斜坡、塌积、坠落、流水、寒冻风化等过程最多。前者能真正反映冰川动力过程的本质。地貌全过程(侵蚀、搬运、堆积)中,堆积过程控制着冰碛的构造、层序、组构和相模式。  相似文献   
58.
压力水位计法—一种新的地下水位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地下水动态,评价地下水资源时,首先应该知道地下水位及其变动与输出、输入的流量变化的关系。因此,对地下水位的测量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本方法根据压力传递的原理,将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过程借助仪器显现于地表,既直观又精确,并能显示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过程,是测量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9.
结合细胞培养技术,用电子显微镜,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气功效应。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经气功外气施功后的生物效应作了仔细的超微结构观察。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