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79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碎屑岩储层获得了高产气流,但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岩性致密,针对该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对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层段取心的35口井,共385.2m的岩心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样品350余块,制作铸体薄片344块,应用显微镜进行样品的微观组成特征分析;同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50余块样品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西沟群储层以分选中等,磨圆较差的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压实作用强,粒间孔基本消失,主要的显孔类型为粒内溶蚀微孔,其次是基质晶间微孔和微缝,这三类微型储集空间组成了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通过对砂岩成分组成、成岩环境,成岩作用的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砂岩储层早期快速压实致密化,后期在微溶蚀和压碎作用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有效的"三微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793.
本文从阐述世界和中国的稀土资源分布现状入手,通过剖析我国稀土行业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对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作相应的探究。  相似文献   
794.
栖霞高家香夼福山邢家山一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床(点)和矿种繁多,尤以多金属成矿作用最为突出,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铜、钼等多金属成矿区,有着十分良好的找矿前景。成矿带内矿床均分布于臧家庄盆地周缘断裂附近,大多赋存于中生代酸性侵入岩和粉子山群、蓬莱群变质地层中的碳酸盐岩接触带处,矿体受地层、构造及岩体三者联合控制。成矿作用受NE向断裂影响较大,除矽卡岩化外硅化、铅锌矿化、铜矿化、黄铁矿化、银矿化和钨钼矿化也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795.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仪)测定北极亚北极海区的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海区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Cr、Zn、Co、Ni、Cu、Pb、Bi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其具有相似的来源,且空间分布的特征相似,均为沉积物底质中的浓度在研究区内呈现出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较低,在加拿大海较高的特征;而Cd与其他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其中,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求得北极整体生态风险性指数值达到43.01,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状态,Co重金属元素风险最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得出类似规律,白令海生态安全性最高,楚科奇海大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高,加拿大海盆的生态安全性最差。在研究区内整体上呈现出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生态安全逐渐增高,西部生态风险性大于东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6.
山东鲁山地区新太古代壳源花岗岩主要包括粗粒钾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根据SHRIMP锆石U—Pb定年.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525Ma±13Ma、2517Ma±13Ma和2508Ma±20Ma,且常有残余锆石核存在。它们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2.5~2.55Ga)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有关,标志着鲁西和华北古陆块克拉通化完成。  相似文献   
797.
更尕海现代碎屑物质粒度组成空间分异及其输入过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文章分析了更朵海表层沉积、流域地表沉积、湖泊水体沉积以及岩芯沉积等的粒度组成,并比较了不同沉积类型之间有关的沉积动力联系.更尕海海表层沉积具有4种类型的粒度分布模式,其粒度组成由两个端元组分(粗、细颗粒组分)或者二者的混合构成.湖泊现代沉积物表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的趋势.粗颗粒组分主要由风力输入,反映了流域风场状况或风沙活动的强度(如尘暴事件);而细颗粒组分输入过程复杂,其环境意义需要进一步理解.更尕海沉积岩芯样品具有类似于湖泊表层沉积的粒度组成特征,然而其粗颗粒组分的变化可能还受控于湖泊水域面积的分异作用.未来的工作拟将在合理评价湖泊水位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湖泊沉积岩芯中粗颗粒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798.
贾磊  吴德超  朱学强 《云南地质》2010,29(4):480-483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双向俯冲"的板块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799.
山东鲁山地区新太古代壳源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鲁山地区新太古代壳源花岗岩主要包括粗粒钾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根据SHRIMP锆石U-Pb定年,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525Ma±13Ma、2517Ma±13Ma和2508Ma±20Ma,且常有残余锆石核存在。它们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2.5~2.55Ga)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有关,标志着鲁西和华北古陆块克拉通化完成。  相似文献   
800.
通过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油源对比及盆地模拟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该区为一套以Ⅱ型干酪根为主的中等丰度烃源岩,生烃的门限深度为3〖CS%0,0,0,0〗 500 m,时间是8 Ma±。第三系的油藏与其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也为第三系的生油做出了贡献。造成该套烃源岩评价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内发育的异常高压降低了烃源岩的成熟度指标,但由于长期构造挤压的“力化学”作用还是促进了烃源岩的生排烃,并且位于向斜部位的烃源岩其埋深大多超过生烃门限深度,也可以生成大量油气,因此认为还是有效的烃源岩。其生排烃时间与该区构造大规模形成时间相匹配,在背斜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异常压力的产生、平衡,最终促进了油气在背斜核部聚集成藏。有利的勘探区是南缘中段的第二排、第三排构造古近系的安集海河组以及新近系的沙湾组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