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42.
43.
松潘-甘孜造山带马尔康矿田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分布有业隆、李家沟、党坝等多处大—中型锂辉石矿床。由于地表基岩露头有限,水系切割强烈,在深部寻找隐伏矿脉的难度逐渐增加。本文以马尔康矿田东北部新发现的加达大型锂辉石矿床为例,论述了地质填图、高密度电法等在寻找隐伏矿脉中的应用。本次勘查通过地质填图圈定的残-坡积锂辉石伟晶岩转石带或伟晶岩露头确定了脉体走向,通过高密度电法测量圈定的陡倾高阻异常确定了脉体倾向,通过钻探工程控制了隐伏矿脉。综合分析显示,陡倾高阻异常带延伸至地表位置与地表锂辉石伟晶岩转石带或伟晶岩脉露头位置吻合,隐伏高阻异常空间分布与隐伏锂辉石伟晶岩脉具有相关性,表明传统勘查方法在寻找伟晶岩型锂矿为代表的硬岩型锂矿床的有效性,并指出区域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4.
水准网平差中起算点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平差精度,而且如果采用不好的点位,直接影响成果的使用,带来严重后果。该文以青州市水准网的布设为例,分析讨论了起算点对水准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根据较差中误差大小选用起算点的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步骤,达到的效果,以及水准网布设方法等。  相似文献   
45.
中国沙漠的同位素分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采集了中国10个主要沙漠或沙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样品,并在黄土高原西峰、环县和洛川剖面采集了马兰黄土(L1)样品.通过选择合适的粒级和样品处理方法,对样品酸不溶物进行了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中国10个沙漠或沙地的Nd同位素组成ε8Nd(0)的变化范围大,为-1.2~-17.2.根据Nd同位素组成范围,10个沙漠或沙地的εNd(0)从高到低可以分为4个区域:A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呼伦贝尔沙地(-1.2~-4.0);A2: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4.4~-7.0);B: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7.4~-11.7);C: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11.8~-17.2).中国沙漠Nd同位素组成的分区性与中国北方的大地构造和山脉分布密切相关,并表明中国沙漠具有近源性,即沙漠物质主要来源于其邻近周围的山脉和基底岩石的风化侵蚀.通过对比,黄土高原黄土Nd和sr同位素组成与柴达木沙漠和阿拉善高原的沙漠(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相同,而与其他沙漠不同.塔克拉玛干沙漠碳同位素组成为0.19‰~0.62‰;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碳同位素组成都落在1.20‰~2.40‰之内.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碳同位素组成与柴达木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相类似,而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本次研究为Liu et al.(1996)的推论,即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最终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46.
GPS测量定位技术以其定位精度高、作业条件低、操作简捷、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中。但GPS控制网的精度受观测精度、基线精度和起算点精度的影响。因此,如何保障和提高GPS测量控制网的精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通过对寿光市城区四等GPS控制网的布设,探讨GPS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方法、精度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一般认为武当地块耀岭河群火山岩成岩年龄是700-1000Ma,与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有关。本文从武当地块不同地点的耀岭河群火山岩中获得13颗锆石进行U-Pb法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其年龄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时代为632±1Ma,属震旦纪底界年龄,滞后于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作者认为本文测定的这组年龄值代表了耀岭河群火山岩的成岩年龄。耀岭河群火山岩的成岩年龄精确厘定对研究耀岭河群火山岩的地质含义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也可能对秦岭Rodinia超大陆裂解等大地构造观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8.
非开挖技术逐渐成为城市管网建设的主要技术,其常用的方法以顶管法和定向钻法为主,但实施这些技术需要比较全面地预知施工区域内的地下信息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地球物理探测主要用于探测岩层信息,发现地质问题,方法较多,理论涵盖物理学的各个学科,比较适用于非开挖工程的前期勘查。西气东输上海管网建设对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了大量应用,发现它确实有很突出的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9.
特提斯成矿带是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阿普塞尼(Apuseni)-巴纳特(Banat)-蒂莫克(Timok)-斯雷德诺戈里斯基(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ABTS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带西缘,由阿普塞尼–巴纳特铁铜铅锌矿集区、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和斯雷德诺戈里斯基铜金矿集区组成,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塞尔维亚蒂莫克铜金矿集区作为ABTS多金属成矿带经济意义巨大的矿集区之一,总结该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及其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与动力学背景。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形成时代集中在88~78 Ma之间,成矿作用历时10 Ma左右,矿集区内成矿作用时代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趋势。矿集区中典型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如马伊丹佩克矿床、克里韦利矿床和瓦利亚斯特尔茨矿床)和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如博尔矿床和丘卡卢佩吉矿床),这些矿床以铜金矿化为主。矿床类型、矿化特征及矿体埋深存在的差异可能与区域上新生代右旋构造在矿集区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及成矿后不均匀剥蚀有关。根据矿集区典型矿床的矿化类...  相似文献   
50.
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中山市紫马岭观测站的逐时整点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风等资料,对2012年2月29日—3月3日发生在中山市的一次平流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为:(1)该次大雾过程是在下垫面温度较低、温度露点差在1℃以下,相对湿度在90%~95%,风速较小等气象条件下形成的;(2)近地面层弱辐合、中低层弱辐散的散度场配置,低层暖湿平流的增湿作用,以及逆温层的存在均为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3)冷空气势力减弱,地面开始增温导致逆温层破坏、水汽不饱和使能见度迅速回升,大雾天气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