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中山市紫马岭观测站的逐时整点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风等资料,对2012年2月29日—3月3日发生在中山市的一次平流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为:(1)该次大雾过程是在下垫面温度较低、温度露点差在1℃以下,相对湿度在90%~95%,风速较小等气象条件下形成的;(2)近地面层弱辐合、中低层弱辐散的散度场配置,低层暖湿平流的增湿作用,以及逆温层的存在均为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3)冷空气势力减弱,地面开始增温导致逆温层破坏、水汽不饱和使能见度迅速回升,大雾天气结束。  相似文献   
32.
珠江口西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首次针对“珠海-中山-江门”3市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方面进行开发,平台采用了C/S与B/S模式结合方式,采用Java和Delphi语言,数据处理核心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 2008数据库,平台集灾害监测、气象预警、灾情收集、短信群发等于一体,包括自动站资料实时监测、预警信号发布标准监测、气候灾害监测、灾情收集上报等一系列功能.珠江口西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业务员对各种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让业务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天气实况,同时通过灾情上报端口、短信端口,一键式对上级气象部门进行灾情直报和决策气象短信群发,为“珠海-中山-江门”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祁连造山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有关蛇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王荃等,1976;Tseng et al.,2007)、年代学(史仁灯等,2004;Xu et al.,2010)、岛弧火山岩及硅质岩特征(夏祖春等,1995)、高压变质岩岩石学(宋述光等,2004,2009;Song et al.,2009)等方面的资料,但对蛇绿岩中相关的地幔橄榄岩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缺乏,需要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佐证.笔者在野外勘查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祁连造山带玉石沟蛇绿岩套新鲜的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岩石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研究,进而探讨橄榄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34.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地表漏水、旱涝等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现代以来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日趋蔓延.通过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认为围绕现阶段生态环境退化加速、土地生产力低、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等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各个地区的生态经济状况,结合不同模式实施所采取主要技术路线的差异,把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建设实践总结为10种主要模式.并选取广西都安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农村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5.
根据中山市气象站1956~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验、极值I型分布等方法,分析了中山市雷暴日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中山市雷暴日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263d/年,并且年际、年代际变化明显。雷暴日多年平均为73.7 d,最多为1975年的108 d,最少为2003年的49 d。1979年前后发生了减少性突变,其中夏季(夏半年)的减少尤为明显。6~8月雷暴日最多,1、11和12月最少,4~9月雷暴日约占全年的91.9%。雷暴初日平均值为3月4日左右,5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初日分别为2月13日和1月1日;雷暴终日平均值为10月15日左右,5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终日分别为11月1日和12月18日。  相似文献   
36.
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石油地质勘探获得突破,使该区成为研究和勘探石油的热点地区。Turkana盆地为裂谷东支邻近South Lokichar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勘探程度低。最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阐述了其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Turkana盆地为主动裂谷,受控于两期火山活动,发育中新世以来的3套沉积地层,最大厚度可达7 000m。钻井揭示的上新统烃源岩指标较好,厚度约50m,推测发育中新统烃源岩。发育河流和三角洲相砂岩,孔渗物性好。北部凸起带和中部凸起带为有利勘探区带。烃源是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  相似文献   
37.
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区的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采集了黄土高原马兰黄土、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河床沙和湖泥样品。用酸淋洗去除方解石后,黄土高原马兰黄土εNd(0)值从-9.2到-11.3,87Sr/86Sr比值从0.71784到0.71944,都落在同位素B区内,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值一致。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白云石的δ13C值从1.2‰到1.5‰,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黄土,巴丹吉林沙漠的白云石的值类似。这些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源区,从而排除了其他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作为黄土物源区的可能性。同位素研究结果和野外调查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黄土、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物质可能最终都是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相似文献   
38.
松潘-甘孜造山带马尔康矿田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分布有业隆、李家沟、党坝等多处大—中型锂辉石矿床。由于地表基岩露头有限,水系切割强烈,在深部寻找隐伏矿脉的难度逐渐增加。本文以马尔康矿田东北部新发现的加达大型锂辉石矿床为例,论述了地质填图、高密度电法等在寻找隐伏矿脉中的应用。本次勘查通过地质填图圈定的残-坡积锂辉石伟晶岩转石带或伟晶岩露头确定了脉体走向,通过高密度电法测量圈定的陡倾高阻异常确定了脉体倾向,通过钻探工程控制了隐伏矿脉。综合分析显示,陡倾高阻异常带延伸至地表位置与地表锂辉石伟晶岩转石带或伟晶岩脉露头位置吻合,隐伏高阻异常空间分布与隐伏锂辉石伟晶岩脉具有相关性,表明传统勘查方法在寻找伟晶岩型锂矿为代表的硬岩型锂矿床的有效性,并指出区域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9.
李丁  秦凯  薛勇  饶兰兰  张亦舒  何秦 《遥感学报》2022,26(5):897-91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SSA(Single Scattering Albedo)的卫星定量遥感对气候评估和大气污染治理均具有重要意义。搭载于S5P(Sentinel-5 Precursor)上的对流层监测仪(TROPOMI)具有目前同类卫星传感器中最优的空间分辨率。本文基于S5P/TROPOMI数据开展了中国东部地区的SSA反演研究。首先利用中国东部地区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站点数据对OPAC(Op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and Clouds)气溶胶模型进行约束改进,构建了更为合适的气溶胶类型,并使用地基激光雷达(Lidar)预设相应气溶胶类型的垂直结构。然后使用辐射传输模型SCIATRAN构建查找表LUT(Look-Up Table),将TROPOMI UVAI(Ultraviolet Absorbing Index)和MODIS 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数据联合输入反演气溶胶SSA数据。反演结果与地基站点数据对比,相关系数R2为0.61,均方根误差为0.05;和OMI SSA产品相比,总体趋势一致且具有空间连续性更好。基于TROPOMI的高分辨率SSA算法和数据将有助于中小尺度下气溶胶时空分布、光学特性等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中国沙漠的同位素分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采集了中国10个主要沙漠或沙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样品,并在黄土高原西峰、环县和洛川剖面采集了马兰黄土(L1)样品.通过选择合适的粒级和样品处理方法,对样品酸不溶物进行了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中国10个沙漠或沙地的Nd同位素组成ε8Nd(0)的变化范围大,为-1.2~-17.2.根据Nd同位素组成范围,10个沙漠或沙地的εNd(0)从高到低可以分为4个区域:A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呼伦贝尔沙地(-1.2~-4.0);A2: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4.4~-7.0);B: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7.4~-11.7);C: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11.8~-17.2).中国沙漠Nd同位素组成的分区性与中国北方的大地构造和山脉分布密切相关,并表明中国沙漠具有近源性,即沙漠物质主要来源于其邻近周围的山脉和基底岩石的风化侵蚀.通过对比,黄土高原黄土Nd和sr同位素组成与柴达木沙漠和阿拉善高原的沙漠(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相同,而与其他沙漠不同.塔克拉玛干沙漠碳同位素组成为0.19‰~0.62‰;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碳同位素组成都落在1.20‰~2.40‰之内.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碳同位素组成与柴达木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相类似,而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本次研究为Liu et al.(1996)的推论,即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最终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