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初论铌、钽和钨的成矿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赵劲松  赵斌  饶冰 《地球化学》1996,25(3):286-295
针对目前没有关于W和Nb、Ta的成矿作用与富氟钠长花岗岩成因关系的统一认识和实验证据的缺乏,我们完成了W、Nb、Ta在流体和熔体中分配的一些实验。本研究旨在借助实验结果解释W、Nb、Ta矿床的成因联系及它们成矿的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钠长石花岗岩熔体结晶过程中发生了Nb、Ta和W的明显分离;钨倾向于在流体中分布,而Nb、Ta则具有向硅酸盐熔体分配的趋势,在岩浆结晶晚期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这些实验结果与野外地质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2.
过铝质岩浆-热液演化体系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过铝质岩浆中的P2O5含量受控于源区磷灰石含量、部分熔融程度和岩浆中磷灰石的溶解度.过铝质岩浆中的Ca、REE以及Y的活度低,阻碍了磷灰石、独居石以及磷钇矿等的结晶,碱性长石成为过铝质岩浆中P的主要寄主矿物,直到岩浆演化晚期,Li的活度增大,P才与Li形成磷铝锂石-羟磷铝锂石.进入以晶体、熔体和流体相共存为特征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后,P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流体/熔体相分配的制约,P优先进入到熔体相, 不太可能形成富P的流体.在热液阶段,长石晶体在Al-Si有序化过程中释放的结构P与流体介质所携带的Ca离子形成次生磷灰石.在热液蚀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富P流体,很可能是某些Sn、W、Mn和U热液矿床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33.
胶东金矿区两种花岗岩之间熔融再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玲珑片麻状花岗岩为初始物,采用纯水和H2O-CO2混合物(x(H2O)=0.70)两种实验介质,在1.5×102MPa和不同温度下(740℃,770℃,810℃,850℃)进行部分熔融实验,验证了胶东金矿区与金矿密切相关的栾家河中粗粒花岗岩与玲珑片麻状花岗岩之间的熔融再生关系.结果表明,栾家河岩体是由玲珑岩体在810℃,1.5×102MPa,水不饱和(x(H2O)=0.70)条件下经18%的熔融形成的.实验结果与岩体中大量发育CO2包裹体的地质事实相符合,从熔体分离机制上阐明了两岩体之间的生成关系.  相似文献   
34.
曲晓明  王鹤年  饶冰 《矿床地质》1998,17(Z6):997-1002
以胶东金矿区的天然花岗岩—— 栾家河岩体为初始物,在150 MPa,850℃条件下研究了金在花岗质熔体与不同成分(NaCl,KCl,Na2S)、不同浓度(0M,0.5M,1M,2M)流体之间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在NaCl溶液中的分配系数KD最高(0.226~0.835),KCl和Na2S溶液中较低(0.074~0.041),纯水中最低(0.005)。在高温溶液中金的AuCl和AuCl2-两种络合物可能都是稳定的。结合胶东花岗岩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成岩作用特点,本文指出,胶东地区对形成金矿最有利的岩体是栾家河中粗粒花岗岩和尚庄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35.
36.
用锆石的群型特征区分不同成因花岗岩的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龙山岩体(同熔型)和贵东岩体(地壳改造型)中锆石的晶体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锆石群型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成因标志,用它来判别岩体的成因,简便易行,费用低,可在岩矿鉴定中进行。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合成实验研究,探讨了流体沸腾机制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流体沸腾作用的发生,主要跟降压或降温降压作用以后流体落入一定盐度流体气相线与TP(H2O)-CP(H2O)-CP(NaCl-H2O)曲线的下方L V或L V H(石盐)相图区的温度与压力范围内有关。由于深大断裂的存在,可能使部分油气流体发生间歇性的沸腾作用,这对于加速油气运移、提高油气成熟度和促进天然气藏的形成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方法是一种采集非常温常压条件下流体样品的技术。它已用于在较宽的压力-温度-成分范围内确定流体的体积平衡、相平衡性质和温度校正。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的地球化学行为、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机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流体包裹体合成的两类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对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阐述了合成包裹体技术对矿床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是胶东金矿区的重要岩体,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0.6Ma[1]。岩体中常见一种闪长质包体,这些包体具有淬火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及索列特扩散分带,表明它们是由来自地幔的高温玄武质岩浆快速冷凝结晶形成的。包体中存在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完整的交代系列,反映了包体岩浆受到壳源长英质主岩岩浆不同程度的交代改造。包体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也支持壳幔岩浆相互作用的成因解释。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