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328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近年来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认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在城市化发展趋势、人类活动特点地质环境脆弱性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认识.  相似文献   
892.
高原东南侧稻米淀粉含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国照  王景波  柏建 《高原气象》2003,22(Z1):157-160
研究了温度、日照时数及温度日较差对稻米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关键时期,建立了气象条件对淀粉含量影响的综合模型.为四川优质稻区域布局规划和技术调节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3.
研究了温度、日照时数及温度日较差对稻米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关键时期,建立了气象条件对淀粉含量影响的综合模型。为四川优质稻区域布局规划和技术调节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4.
Mathematica软件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thematica是一套专门用于数学计算的软件。本文简单介绍了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的强大功能,阐述了该软件系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潜力。结合导线平差、典型图形平差及特殊函数的计算等,描述了该系统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95.
依据均匀流假设,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床面相对剪切应力的推求,得到了沟道植树前后,推移质相对输沙车与植物因子FV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6.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大气化学动力学方程组的新算法,即预测/校正拟稳定近似法(PCQSSA)该方案集中了传统的QSSA方案和Hybrid方案的优点,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对于复杂的大气化学模式和区域污染模式较适用。  相似文献   
897.
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据分形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滑坡活动时空分布的信息维(D1)特征。从滑坡活动信息维的变化特征看,在信息维的急剧变化阶段,对应着一个滑坡活动的高潮期,分维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滑坡活动的动态演化过程,降维现象可作为滑坡时间预测的判据。  相似文献   
898.
郑仙照 《贵州气象》2004,28(1):24-26
利用T213资料分析了宁德市2002年8月10~11日的一场暴雨过程,结果表明:盛夏发生暴雨的环流形势与前汛期暴雨的环流形势基本一致;能量场的分析对暴雨的预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9.
华北地区岩石圈类型: 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华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区分出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3 种岩石圈类型, 依据岩石学方法以及地震波速与成分的关系, 建立了华北地区克拉通型、造山带型和裂谷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和化学结构. 研究表明, 华北地台具有与全球典型克拉通一致的特征, 鄂尔多斯为经历了中新生代地台“活化”和“改造”后残存的克拉通岩石圈, 陆壳主体成分由TTG构成, 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强亏损的方辉橄榄岩构成, 它于晚太古宙-早元古宙最终形成以后, 一直保持至今, 其壳幔岩石学结构可以作为华北乃至中朝地台克拉通型岩石圈的一个参照. 中生代时期, 华北地台中东部地区在燕山造山过程中被“活化”, 大量对流地幔物质与热输入使该区原来的TTG陆壳组分被改造成为花岗质陆壳, 岩石圈地幔被燕山期形成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所代替. 燕山-太行山是华北东部地区新生代发育裂谷作用后残留的造山型岩石圈, 因为经历了新生代的伸展减薄, 现今的厚度不能代表燕山期造山时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 但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及其结构仍然是燕山运动期间造山时形成的. 新生代时期, 华北东部的大陆裂谷作用形成以华北东部平原为代表的裂谷型岩石圈; 随着裂谷发育, 大量玄武岩喷发, 使燕山期的“酸性化”陆壳又被“基性化”, 燕山期形成的岩石圈地幔被破坏形成以二辉橄榄岩为主体的喜山期岩石圈地幔; 裂谷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岩石圈尺度上伸展减薄和热侵蚀, 现今地球物理探测的岩石圈地幔和陆壳的物质和结构是新生代形成的. 华北地区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表明, 大量对流地幔物质与热输入是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的关键, 壳幔岩石学结构是岩石圈演化的综合记录, 它们是中新生代中国大陆动力学系统与华北地台东侧的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0.
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例,所描述的流域可持续发展框架是一个基于流域系统理论和实践的生态系统模型.包括了三个主要的部分:(1)环境政策与规划;(2)地球空间信息系统;(3)社区发展与区域网络.框架将多个学科,如:流域生态学,环境规划,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管理汇集一起,形成了一套综合的流域制图、模拟和监测的流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