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1966~1976年是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以下简称文革时期),中学地理教育受到严重冲击,是处于低.谷阶段的萎缩时期。这一时期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虽举步维艰,但仍旧体现了迎难而上的顽强生命力。本文以1973年《广东省中学试用课本-地理》为例,深入分析这个特定时期的地理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2.
系统研究了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对偶氮染料橙黄G(简称OG)的吸附-还原脱色机理,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p H值、Fe(Ⅱ)与OG摩尔比对OG还原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还原脱色反应速率;OG脱色反应非常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随p H值的升高、亚铁离子吸附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OG初始浓度为50 mg/L、Fe(Ⅱ)与OG的摩尔比为27.0时,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对OG的去除脱色率在弱碱性条件下1 h内可达到100%。该系统对OG去除脱色的高效性是界面吸附与还原协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可为有效应用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在缺氧环境中的污染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3.
基于移动开发平台Android系统架构及SQLite数据库技术,利用天地图API,对天地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旅游地图导航应用,给用户提供智能、便携的旅游地图导航服务,为人们的方便出行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4.
常兴玲 《地下水》1989,(3):175-176
铁和锰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素,但是,地下水源中有过量的铁和锰不仅使水带有金属味,饮水时产生不快之感,而且常用这种水洗衣服及生活用具时会留下黄斑,用这种水做饭呈黑灰色。所以,应除掉这种水中的铁和锰,使其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在黑山县南部的大虎山乡七台子村等地的地下水含铁含锰超标准,1988年  相似文献   
45.
改变传统的以"三种假设"导入单圈环流的教学方式,把热力环流原理直接应用到全球范围形成单圈环流,之后逐步考虑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海陆分布的影响,分别展示地球上的大气环流,使难点知识得以突破。  相似文献   
46.
防雷装置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已成为建(构)筑物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西宁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工程设计为例,对人工接地装置的科学计算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今后进行工程设计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7.
针对烟台各市县气象信息共享及传递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县局气象服务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内容多、操作分散的特点以及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的实际,充分利用省市县宽带以及互联网资源,将各种资源和操作进行了整合.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而且易维护、易扩充,为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8.
采用新疆地区1990年以来的浅源地震目录,利用扩散链法去除余震,在小震空间集中度C值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C值变化量,即ΔC值的时空扫描计算方法,针对2000年以来天山地震带11次6级以上地震前ΔC值的演化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新源—和静交界M_(S)6.6地震、2017年精河M_(S)6.6地震和2020年伽师M_(S)6.4地震之前,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区域ΔC值异常,且3次地震前ΔC值异常演化时间均小于6个月,属于震中附近区域震前中短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摇摆-自复位(Rocking Self-Centering,RSC)桥墩的滞回行为并为其数值建模提供依据,基于OpenSees地震分析平台发展此类结构的多弹簧模型并开展系统性讨论。结合RSC桥墩的构造特点发展多弹簧模型的整体建模思路,着重对比三种弹簧分布(基于Gauss积分和Lobatto积分的分布及均匀分布)模式下RSC桥墩的整体力-位移响应,对弹簧所需设置个数进行优化分析,并讨论了弹簧刚度的校准过程。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的5个RSC桥墩试件的试验结果,通过对比滞回曲线,发现所建议的模拟方法可较为准确地模拟RSC桥墩在拟静力荷载下的刚度、强度、滞回行为及残余位移。  相似文献   
50.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国际地理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2000-2015年WOS(Web of Science)的原始数据,以科研产出为视角,基于文献计量法,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和TDA等引文分析工具,对遴选出的13个国际上具代表性的地理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剑桥大学地理系、伦敦大学联邦、加州大学系统、马里兰大学系统、杜伦大学地理系、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学科结构、国际合作力、重要成果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马里兰大学系统地理系总体学科影响力相对较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CI&SSCI论文总数以绝对优势占居领先地位,但被引用情况却不尽人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术影响力提升空间较大;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合作范围的扩展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该研究所的前沿开拓与创新发展力逐步走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