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31.
对新疆库鲁克塔格西段乌斯腾高勒东南橄榄辉长岩进行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确定了岩石成因,并探讨其构造背景及地质意义。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橄榄辉长岩结晶年龄为410.3±5.7 Ma (MSWD = 0.56),属早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表明,岩石具有高Al2O3 和CaO、贫碱、低P2O5和TiO2的特征,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Mg#值(72.27~75.04)、明显的Eu正异常(δEu = 1.12~1.38),其轻稀土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缓;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Sr)和Pb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全岩Sr 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值(0.703 663~0.704 013)相对较小,εNd(t)值(-2.32~+4.98)变化范围较大,锆石εHf(t)值为+7.8~+12.5。该岩体为俯冲板片流体改造过的相对较浅、对应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稳定区域的亏损地幔楔部分熔融,部分熔融比例在2%~10%之间,其母岩浆形成过程中遭受低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并经历了斜长石的堆晶作用和较弱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作用。结合区域已有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在古生代中期经历了南天山洋南向俯冲过程,橄榄辉长岩产于主动大陆边缘环境,该时期大陆地壳生长方式为垂向生长,指示塔里木北缘具有增生造山带的属性。  相似文献   
532.
基于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古近系原型沉积盆地地层沉积相精细研究结果,将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划分为5个岩性段,苏维依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研究认为库姆格列木群砂砾岩段为扇三角洲沉积,膏泥岩段为局限泻湖沉积,白云岩段为局限泻湖—潮坪沉积,膏盐岩段为半局限泻湖—强蒸发膏盐湖沉积,泥岩段为滨浅湖沉积;按照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五级层序划分方案对库车坳陷中东部古近系原型沉积盆地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层序发育演化实体模型,研究认为该原型沉积盆地可以划分为两个二级超层序和3个三级层序,古近纪海侵是从大北—克深地区的河流下切谷开始的,3个三级层序均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旋回组合层序,海侵—高位体系域之间的转换界面发育最大或次级海泛面。  相似文献   
533.
四川西昌附近地震危险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地震地质与历史、考古工作者相结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在分析西昌及附近地区挽近时期地质构造背景、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和近代地震的活动性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十年内,在本区发生一次强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注意;并指出安宁河断裂可能不是发震构造,而是控震构造;还指出研究历史地震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4.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牲畜排泄物自身冻融及其降解过程调控其养分释放及返还效率,影响草地土壤养分平衡和植被生长的养分供应.当前关于季节性冻融区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多通过定点监测和室内冻融模拟等方式分析冻融循环对土壤物理结构、水热变化及碳氮动态等方面的影响,尚缺乏关于草地土壤季节性冻融与牲畜排泄物耦合效应和作用...  相似文献   
535.
Using 19-year satellite altimetric data, variations in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energy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ddy field and mean flow are discussed for the Kuroshio south of Japan. In the seasonal cycle,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level is a minimum in December/January and a maximum in April/May. In addition to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undergoes interannual changes. The energy transfers mainly from the mean flow to the eddy field in the Kuroshio south of Japan, and dominant energy exchanges mainly occur along the Kuroshio path south of Japan in each year from 1993 to 2011. In addition, there is often barotropic instability south of Honshu. Regar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ddy field and mean flow, cyclonic and anticyclonic accelerations are also found along the Kuroshio path and they flank each other. There is cyclonic acceleration always imposed on southeast of Kyushu, and anticyclonic acceleration dominates south of Honshu from 2001 to mid-2005. Reynolds stress is used to expla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nergy exchange. Furthermore, lag-correlation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variability of the energy conversion rate and Reynolds stress involve responses to eddy acceleration at two time scales. The enhanced eddy acceleration induces large Reynolds stress, and enhanced Reynolds stress or barotropic instability further enforces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mean flow to the eddy field.  相似文献   
536.
以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挖剖面法,按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60 cm、60~70 cm、70~80 cm、80~90 cm、90~100 cm分层采集原状土柱,并用米槠叶片制备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液进行逐层淋溶试验,以阐明DOC在米槠天然林土壤中的淋溶特征。结果表明,在淋溶过程中DOC浓度逐渐下降,DOC最大截留量出现在50~60 cm土层,而且60~100 cm各土层的截留量要小于0~60 cm各土层。淋溶过程中DOC的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随土层深度均逐渐下降。红外光谱表明,DOC溶液在土壤淋溶过程中,芳香类、羧酸类等大分子物质会被优先吸附,并且通过0~30 cm土层时土壤中的醇类、酚类小分子物质会发生解吸附,DOC在30~100 cm土层中淋溶时小分子物质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DOC在土壤淋溶过程中会优先吸附芳香化合物和大分子物质,到达底层土壤的DOC溶液中小分子物质所占比例增加,因此DOC对土壤的亲和力降低,减少了土壤的截留量,表明DOC本身的化学性质要比土壤的理化性质更能影响其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537.
农村土地调查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传统农村土地调查技术的作业效率、降低人为误差、减少人员数目和经费支出,同时解决飞地问题,以高程点数据和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和SketchUP软件,运用VS.NET、ArcGIS Engine、数据库等技术,提出了农村土地调查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开发实现了部分功能;最后将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8.
基于Python爬取POI在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ython语言及其标准库与第三方模块开发爬虫程序,获取高德地图教育、医疗机构POI数据,作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地理单元成果中学校、医院等数据的补充,结合城市的人口、土地利用等统计和监测数据,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现状、覆盖范围、人均用地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丹东市市辖区人均中小学数量位于辽宁省10个国审城市前列,人均教育用地面积4.31 m2,人均医疗用地面积0.51 m2,利用Python程序获取POI数据在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中可作为本底数据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39.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于岩体特性及失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航测、GPS-RTK,以及地面近景摄影组成的摄影测量系统对甘肃北山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利用不同视角摄影得到的地物照片建立了场区数字正射影像模型和露头三维重构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数字化的识别和统计方法实现了岩体结构面信息的有效解译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典型露头和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摄影测量系统可从不同维度和尺度进行岩体结构面的精细化调查和识别。根据结构面特征参数的变异性,对场区大断裂F31断层的断裂影响带进行了评估,初步得到F31断层对上盘岩体完整性的影响范围约为150~200m,影响形式为负指数型。  相似文献   
540.
南祁连盆地木里凹陷侏罗系发育多层暗色泥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3 方面对DK-3井烃源岩进行评价表明,其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腐殖-腐泥型)~Ⅱ2(腐泥-腐殖型)型,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热演化阶段;烃源岩生烃潜力最高的层段为深度140~350 m内的黑色湖相泥岩,其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已达到成熟阶段;其次为深度630~720 m内的灰色泥岩夹层;其他层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整体偏低,生烃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