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1.
露天煤矿开采的矿坑排水量和水位降深是决定煤矿首采时间的关键问题。利用GMS软件建立了黑龙江省东部宝清露天煤矿首采区三层含水层和两层弱透水层组成的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再利用实测资料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降水效果的条件下,再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方案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进行了预测,据此提出了露天煤矿首采区最优的布井方案(86眼降水井)及相应的开采量(95 718.84 m3/d),预测了首采区地下水位的下降过程(平均下降速度为0.17 m/d)。  相似文献   
12.
天然成因的硅铁合金,通常认为与地幔及陨击事件有关。通过应用新的衍射技术,得到了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块豆荚状铬铁矿床中硅铁合金的粉晶X射线衍射数据,确认了合金物相为FeSi_2和FeSi及少量自然硅,确定了物相组合关系。本区硅铁合金具有FeSi→FeSi_2→自然硅的晶出顺序,推测其形成环境中的还原程度依次增高。  相似文献   
13.
吉林中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以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为基础,结合Access数据库,可调用的GIS控件组MapObject而开发的。实现了数据、文件的管理功能,图形图像的管理与编辑功能。以区域水资源经济净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调用运筹学软件LINDO进行求解,得到水资源利用的最佳方案,实现了水资源合理调配的目的,使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水资源多目标规划问题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和世界重要的钾盐产地,目前对地表浅层盐湖钾盐研究颇多,但对深部碎屑孔隙钾盐研究较少.本文以昆特依凹陷为例,总结柴达木盆地钾盐成矿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该区地质、水文、古环境及卤水储层特征等分析建立“双层钾盐”成矿模式:上层为赋存在Q p2-h盐湖相化学盐类晶体裂隙间的晶间卤水,下层是Q p1冲洪积相砂砾孔隙卤水.采用聚类分析、特征系数、介稳相图、piper三线图及氢氧同位素等数理、地球化学手段分析上、下层卤水离子含量,探讨“双层钾盐”模式成因和上、下层卤水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昆特依凹陷内“双层钾盐”赋存卤水均为陆相沉积环境中的盐岩溶滤水,其中上层晶间卤水更多表现为盐岩溶解,但也不乏溶滤作用,下层砂砾孔隙卤水则着重表现为石盐的溶解;上层晶间卤水表现出下层砂砾孔隙卤水深度演化的特征,下层砂砾孔隙卤水具有对深部古盐岩层及上层晶间层的继承性;昆特依凹陷周边的新近纪背斜构造区油田水在成因上也与“双层钾盐”卤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沉积特征及其盐类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特依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沉积盆地,可反映盆地西北部的演化历史,对研究盆地内盐湖演化有重要意义。基于研究区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和评价了昆特依盐湖沉积与盐类矿产资源,并得到以下结论:1)昆特依湖自1 925~774 ka期间以暖湿型气候为主,其后呈干冷与暖湿气候交替出现,最早成盐期为1150 ka,最终于30.6 ka成为干盐湖。昆特依盆地早期沉积的细碎屑沉积物沉积速率(0.22 mm/a)慢于晚期沉积的石盐层(0.33 mm/a);2)昆特依盐湖液体KCl储量为1.32×10~8 t,MgCl储量为2.79×10~8 t,NaCl储量为24.15×10~8 t;3)估算出赋存于昆特依盐湖石盐矿中的锂资源量达39×10~4 t,同时估算出液体中的锂资源量约有74×10~4 t,二者总量达百万吨;4)昆特依矿田的成因属典型的内陆湖相沉积,成矿控制因素以构造作用为主,其次为气候及物质来源。关于昆特依盐湖沉积特征与盐类矿产资源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对本地区地质演化更全面的认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盐类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龙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龙坑水源地水质情况和区域水质变化发展规律,采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龙坑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通过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处理,得出最终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多为Ⅰ、Ⅱ类水,满足水源地水质要求;将该结果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物元可拓法等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证实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在34个水样中,29个水样达到Ⅲ类水标准以上,其中28个水样达到Ⅰ类或Ⅱ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天青石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有大风山、碱山、尖顶山等大型天青石矿床。通过元素分析、元素相关性分析、矿物组合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柴达木盆地天青石矿区矿物特点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大风山矿区以天青石—方解石—镁方解石矿物组合为主,矿物品位均值为59%;碱山矿区以天青石—文石矿物组合为主,矿物品位均值为39.6%;石膏、白云石在各矿区矿物均有分布,且含量较低。石膏与天青石成正相关关系,白云石的存在对天青石成矿来说是不利因素,铁白云石、文石和镁方解石的普遍存在可说明该区矿物成矿温度较高。Sr与S成正相关关系,证明Sr主要以天青石(硫酸锶)形式存在,锶与镁、钙成非线性关系,锶含量高则钙含量低,钙主要赋存在石膏中,而非方解石中。Sr/Ba比值、Sr/Cu比值分析表明该矿区经历过长期干旱的环境,Mg/Ca比值分析表明该区天青石成矿过程中微生物对其成矿作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靖宇县典型泉岩样为实验材料,结合野外实际情况,考虑pH值和CO2影响因素设计了矿泉水中H2SiO3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化学动力学分析,并利用matlab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矿物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1)仅考虑pH值的情况下:初始pH值近中性(pH=7.25)时,实验溶液中H2SiO3释放量较小,反应难以发生;初始pH值为碱性(pH=8.10)时,实验溶液中H2SiO3缓慢增加,平均释放速率为3.08 mg/(kg·d)。2)在考虑pH值和CO2情况下:初始pH值为碱性条件时,通入CO2能够较快促进H2SiO3产生,平均释放速率可由4.29 mg/(kg·d)升高为12.00 mg/(kg·d);初始pH值为弱酸性(pH=6.64)时,实验溶液中H2SiO3增加较快,通入CO2,溶液中H2SiO3释放速率稍微增加。3)实验溶液中H2SiO3释放规律符合Stanford一阶反应动力学模型。靖宇县矿泉水中H2SiO3主要来自偏硅酸矿物(斜长石、镁橄榄石、辉石)的反应。在中性条件下,玄武岩矿物很难反应;在碱性条件时,主要是玄武岩矿物的水解,反应缓慢;在弱酸性条件下,主要是玄武岩矿物与H+和CO2的反应,反应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δ~(37)Cl值可以用来指示盐湖演化过程中卤水的蒸发浓缩程度、可能的补给来源和控制因素,本文对腾格里沙漠地区12个代表性盐湖卤水样品开展了氯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沙漠盐湖卤水的δ~(37)Cl值变化范围为-0.10‰~1.36‰,平均值为0.55‰;其中,硫酸钠亚型卤水的δ~(37)Cl值范围为-0.10‰~1.36‰(平均值为0.56‰),硫酸镁亚型卤水的δ~(37)Cl值范围为0.14‰~0.82‰(平均值为0.48‰).对比柴达木盆地现代盐湖分析数据,发现区内沙漠盐湖的δ~(37)Cl平均值明显大于柴达木盆地盐湖的δ~(37)Cl平均值,并且,硫酸钠亚型卤水δ~(37)Cl最高,硫酸镁亚型卤水次之,氯化物型卤水最小.基于不同盐湖地下水咸化程度以及盐湖卤水中δ~(37)Cl值与Br/Cl系数关系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区东部和东北部盐湖可能受到第三系地层咸水的补给,而其他盐湖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δ~(37)Cl值分布特征则显示,腾格里沙漠地区部分盐湖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区域构造活动诱发的第三系深部水补给及水-岩作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岩性盐湖沉积物中C/N值,确定其有机质的来源均为藻类,然后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不同岩性盐湖沉积物中的挥发性有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挥发性有机质虽然来源相同,但是其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砂岩沉积物中,检测出16种挥发性有机质,而石盐中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有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