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陕西镇安-山阳地区南羊山组重力流沉积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陕西镇安-山阳地区的南羊山组发育陆源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多种重力流沉积,是构成台前斜坡和局限台盆沉积的主体和标志岩相。重力流沉积作用、火山-热液活动提供Au-Sb-As-Hg等深部成矿物质、同生断裂活动、岩相古地理分异具有时空统一性,并在局限台盆中形成陆源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高频交替叠覆、横向上递变、以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含显量火山凝灰物质和沉积成岩黄铁矿的旋回性沉积,构成了本区微细浸染型层控Sb-Au矿床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2.
构造解析和典型矿床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构造在金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生断裂活动伴随了构造-火山热液作用,提供了深部金等成矿物质。在此构造背景下,沉积了以重力流为主的陆源细碎屑岩与颗粒碳酸酸岩高频交替的岩相垂向组合,具有利于金活化,富集的初始元素组合(Au,Sb,As),构成了金的矿源层。后期构造递进变形作用发育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叠加,及与之伴随的多期多阶段蚀变矿化,致使矿源层中的易释放金活化聚集  相似文献   
13.
秦岭勉硌宁地区的金矿床属改造型金矿床,可以划归两个亚类。它们都是在秦蛉造山带陆内造山和造山期后构造-热液作用下改造宙集成矿的。本文从大地构造背景及合金建造形成、金改造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以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恃征、分布和成矿作用演化,探讨了研究区金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马鞍桥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板-沙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岩相古地理,变质作用构造变形和矿床特征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马鞍桥矿床属于变持细碎屑岩型层控金矿床。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沉积,变南,构造叠加和热液改造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沉积岩区浸染型金矿床区域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秦岭旬阳地区成功地开展卡林型金矿区域成矿预测研究。建立了地层一岩相、构造、地球化学与矿化和蚀变岩的普查预测前提与标志。划分了三个级别的预测目标,并对其成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镇(安)旬(阳)地区锑金矿化分布,与其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因素,陆源断陷盆地沉积岩相变化,后期构造作用密切相关,认为镇旬地区为扬子与华北板块边缘对接过渡活动带,形成局部扩张断陷沉积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7.
秦岭卡林型金矿带是世界第2大卡林型金矿集中区,与形成于新生代活动大 陆边缘盆岭省的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不同,产于中生代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成矿同 位素年龄集中于 197.45-129.45 Ma,属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体制,表明成矿与碰撞同步.包裹体、同位素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印支构造层,中生代时海西-印支构造层沿双河-公馆断裂等的陆内俯冲导 致了金龙山等金矿床形成,基此建立了“秦岭式”卡林型金矿构造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秦岭要型金矿床金,砷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复新  马建秦 《地球化学》1999,28(5):453-463
讨论了秦岭卡林型金矿床中Au、As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在含矿岩系中获得的Au、As等成矿元素初始含量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成岩黄铁矿中。在矿石样品中对含砷硫化物矿物的研究表明,Au、As在矿物显微结构中具有强的正相关性。在大量金进入到硫化物结构之前,就已有「AsS」^3-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金龙山—丘岭卡林型金矿床产于华北与扬子两地块会聚结合带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通过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和生物活动的沉积成矿作用,形成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的矿源层。经后期叠加改造地质作用形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