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别深变质基底杂岩外缘中—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系,均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少量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和碱性玄武岩系列,但南缘出现少量的钾玄岩系列。南、北缘火山岩系的主要岩石组合种属也基本相同。南缘火山岩稍复杂一点,除玄武岩类、玄武安山岩、流纹岩外,还有少量英安岩,以及很少量钾玄岩系列的夏威夷岩和橄榄粗安岩,这是本区新发现的火山岩类型。  相似文献   
42.
目的:系统评价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应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205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针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总有效率[OR=4.34,95% CI(2.92,6.44),Z=7.29(P<0.00001)]、痊愈率[OR=2.14,95% CI(1.52,2.99),Z=4.41(P<0.000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0.85,95% CI(-1.26,-0.43),Z=4.00(P<0.0001)]、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MD=2.33,95% CI(0.83,3.83),Z=3.05(P=0.002)]、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MD=-10.70,95% CI(-15.56,-5.84),Z=4.32(P<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可靠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为探究开挖条件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机制以及层间剪切强度、岩层厚度因素对破坏特征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黏聚力裂缝模型(Cohesive Crack Model,CCM),基于连续-离散方法,经参数标定和对比,建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CCM,采用开挖并增重的方式诱发边坡倾倒破坏。数值模拟结果与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CCM的正确性。进一步,基于以上参数及模型,研究了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破坏演化过程和应力分布特征,并探讨层间剪切强度对边坡倾倒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体前缘首先发生局部折断,后缘出现明显拉裂缝,反倾岩层由下往上依次折断直至倾倒体中部(一级破裂面)。随后,坡体前缘的表层岩层被挤出,形成二级破裂面,最后一级破裂面扩展至坡体后缘,形成连通宏观的破裂面。最后,二级破裂面扩展至坡体中部,边坡完全倾倒破坏;破裂面基本沿层间法向应力峰值位置连线发育;层间剪切强度对边坡倾倒破坏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层间剪切强度的增大,岩层初始折断位置逐渐降低,垮塌范围逐渐减小,破裂面倾角增大;坡体层厚越大,一级破裂面分布越深,垮塌区范围越大,坡体滑动的整体性越强。研究成果可为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分析和监测提供有效计算方法及依据,为此类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4.
福泉滑坡具有顺倾上硬下软的结构特征,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模拟采动滑坡的变形破坏全过程,研究福泉滑坡在露天开采条件下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基于颗粒流离散元程序,引入平行粘结模型,通过参数标定确定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据此建立斜坡模型,模拟斜坡采动过程中的变形破坏全过程,确定该类采动滑坡形成的地质力学模式;研究滑坡滑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能量变化以及堆积特征。研究表明:斜坡采动过程中,潜在滑面顺层滑移,后缘拉裂,裂纹从下往上向软弱面拓展,前缘坡脚处岩体形成锁固段,斜坡出现由前缘至后缘缘递减的蠕滑变形,随着斜坡进一步采动,锁固段发生剪切破坏,前缘坡体启动,中后部裂缝贯通—滑移,斜坡整体失稳破坏,形成牵引式采动滑坡,该类滑坡形成的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滑移—拉裂—剪断3个阶段;对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可知,采坑积水是小坝组受灾的关键转化因子。  相似文献   
45.
赵光明  马文伟  孟祥瑞 《岩土力学》2015,36(12):3598-3605
对岩石类材料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利用ANSYS/LS_DYNA数值模拟软件模拟SHPB冲击的整个过程。通过对试验和数值模拟所得测试曲线进行对比确定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分析试件中有效应力的传播过程,提出试件张应变破坏、轴向劈裂拉伸破坏、压碎破坏的3种破坏模式;通过对数值模拟所得试件的内能-时间历程分析表明,试件的内能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在应变率较低时,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而在应变率较高时,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46.
Through a serious application of an overlapping mesh,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low-mass-rationale cylinders was computed in the range of 1.0×10 3 相似文献   
47.
从基础地质条件出发,全面分析了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铀成矿条件,认为该组广泛发育河流、三角洲相带,为铀成矿流体提供了疏导通道和储存空间.环绕盆地西、北、东缘的3条富铀花岗岩山脉,是良好的铀源.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在挤压应力体制下形成的构造剥蚀天窗附近,是铀富集的有利区域.盆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具备渗入型自流水盆地特征.姚家组沉积时,主要为干旱、半干旱或温热的古气候环境,有利于地层中铀的预富集或同生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48.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和GPS资料显示的现今地壳形变场,辅以历史地震及地表破裂、震源机制解类型等资料,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分成了11个次级块体.其中包括了西秦岭次级块体、阿坝次级块体、龙门山次级块体、藏东次级块体、雅江次级块体,香格里拉次级块体、滇中次级块体、保山次级块体、景谷次级块体、勐腊次级块体和西盟次级块体;并利用这些次级块体内的GPS站点速率计算出了这些块体现今运动情况及各块体之间断裂的滑动速率,分析认为各次级块体均受到了一种来自其相邻块体的主要应力作用而发生了旋转,其中保山次级块体、藏东次级块体、雅江次级块体、香格里拉次级块体、滇中次级块体的旋转尤为显著;同样,相邻块体之间的边界断裂带也呈现了相应的挤压或拉张活动特征,而藏东次级块体与雅江次级块体、雅江次级块体与滇中次级块体之间的挤压最为明显.利用上述结果,本文讨论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认为刚性块体的挤出作用与重力滑塌作用并存于该区域内,下地壳"管道流"的拖曳作用是该地区刚性块体挤出作用和重力滑塌的主要原因, 另外缅甸板块相对于自身的逆时针旋转作用在其北部引起的拉张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研究地震成因,其目的为了地震预报.本文由组成地球物质的化学元素出发,在简单论述理论依据等的基础上,提出构造地震震源地球物质综合化学物理性质变化为主导,由渐变到突变至发震的"突变震源"基本思想;揭示地震可预报性的根本依据是"地震异常变化参数";主张全面地科学地"综合预报地震方法"."突变震源"说,还可用于其它类型地震机制基础之解释.文末采用模拟实验手段具体说明"突变震源"说之地震可预报性的思想、理论与方法.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地震成因等问题的研究新方向和地震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50.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编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报告过程中,存在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包括规划方案平面设计、编制依据、相关规划区划符合性分析、编制组织协调方式和编制专家选择等方面,举例说明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