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煤镜质组反射率光性组构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煤级煤的高温高压实验表明,在温、压和差异应力作用下,煤镜质组反射率值和各向异性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变形越强烈,增加越明显,尤其在中煤级中、晚期阶段更是如此。在变形过程中,反射率主轴将发生有规律的偏转,变形越强烈,最小反射率主轴越接近于最大挤压应力方向。随着变形的增强,镜质组反射率椭球由单向伸长同压缩型转化。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湖南大义山西北端的硼矿属接触交代—热液叠加型。矿体赋存于大义山花岗岩体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接触带中,呈层状、似层状,局部为透镜状,分枝复合明显。矿石组分复杂,结构构造多样。富镁的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富含硼、氟的大义山花岗岩体是成矿母岩;广泛发育的节理裂隙是容矿构造。外围尚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5.
马文运 《湖南地质》1990,9(4):70-72
微粒金刚石是指粒度<0.5mm的金刚石,用作找矿指示矿物可帮助发现不含或少含其他找矿指示矿物的金刚石原生矿。找矿中遇到可疑的风化岩体,筛取<4mm的泥砂,细砾样品40kg,运回室内加工处理,淘洗时水中应加入肥皂水,使泥水表面起一层皂泡,以防微粒金刚石悬浮进入废弃的尾泥中。磁选后对<0.5mm无磁性精矿采用磁液電力分离仪选取微粒金刚石。  相似文献   
126.
张三  马文忠  马艳丽  李成  淡卫东 《地质通报》2016,35(203):433-439
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储层特征、微观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为开发前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应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储层评价新方法对岩石类型、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区长6储层物性较好,粒间孔发育,储层孔隙结构好,以小孔、微细喉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高,渗流能力强,有利于高效开发。储层孔隙结构、成岩相及储层润湿性是影响相渗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7.
斑石鲷早期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规律及重要器官的异速生长模式,作者运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斑石鲷仔稚幼鱼(0~70日龄)全长和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全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均符合Cubic函数,随日龄的生长曲线表现为S型。斑石鲷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斑石鲷的头长、眼径、吻长、口裂、体高、尾鳍长等重要外部形态学指标均存在异速生长规律,其生长拐点依次为35日龄(全长20.32 mm)、22日龄(全长13.17 mm)、29日龄(全长16.63 mm)、30日龄(全长15.50 mm)、32日龄(全长19.79 mm)、32日龄(全长19.79 mm)。相对于全长,头长、吻长、口裂在拐点前后由正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眼径、尾鳍由正异速生长转为负异速生长;而体高在0~70日龄为正异速生长,但拐点之后已明显变缓。研究表明斑石鲷通过异速生长,确保与其基本生存能力相关的功能器官优先发育,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并相应地提高了仔稚鱼的存活率,对鱼苗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8.
以"数字丰县"建设情况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办公需求,根据业务的需求与特点,选择采用基于Flex的WebGIS系统框架。探讨在Flex平台环境中构建丰县国土资源应用平台的方法和技术,平台对多样专题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可视化管理。以丰县国土资源局为例,研究了国土资源应用平台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9.
全站仪利用调制电磁波进行测距,受电磁波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测距精度。本文首先推导了影响全站仪电磁波折射率的气象改正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了全站仪测距时的气象改正数,接着进一步推导出全站仪气象改正公式在参考气象条件下的偏导数,依据误差传播定律,分析了不同观测误差情形时的气象改正中误差。结果表明:实际气象情形越偏离参考气象条件时,相应的气象改正数越大,在实际的全站仪测距中,由于气压测量的误差相对较大,气象改正误差更多的取决于气压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0.
综合分析广元市利州区地震重灾区地质环境背景,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5·12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统计,并对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及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认为地震强度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动力,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