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8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5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对大别山南、北坡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壳研究表明: 南坡司空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为剥蚀型风化壳, 在水解作用以及酸性介质条件下脱碱、钙、硅和富铝, 主要矿物学演化是长石、黑云母风化蚀变为伊利石→(蛭石→1.4 nm过渡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北坡河棚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风化壳为稳定型风化壳, 在氧化作用以及弱酸偏中性介质条件下无硅的淋失、富铁和非晶化作用显著, 主要矿物学演化是长石、黑云母转变为蒙脱石、多水高岭石→非晶质. 这些结果显示, 大别山南、北坡风化作用的差异可能与气候条件和构造运动的差异有关, 即, 南坡高温多雨, 淋溶强烈, 土壤处于酸性环境, 经历过构造抬升; 北坡高温少雨, 淋溶较弱, 土壤处于弱酸偏中性环境.  相似文献   
122.
在麻江古油藏都匀坝固剖面的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中,在灰岩晶洞、溶孔、裂隙中充填有大量的沥青,晶洞中还同时发现与沥青共生的晶形完好、颗粒粗大的原生水晶,有的水晶中肉眼即可见黑色的固态物质.这种水晶包含沥青的现象并不多见,常见的矿物中的沥青包裹体多与气态及液态烃共生,一般分布在包裹体壁.  相似文献   
123.
位于东大别山北缘的姚河岩体是最近确定的中侏罗世石英二长岩体,角闪石40Ar 39Ar法定年为155.8Ma,用角闪石压力计法得出结晶压力为(2.65±0.5)×102MPa,结晶定位深度约9km。岩体北缘发育的NE倾的糜棱岩带是磨子潭 晓天断裂韧性剪切的结果。对剪切带中宏观标志及显微、超显微构造研究表明,该断裂自中侏罗世之后主要表现为上盘向NE方向下滑的正断层,两盘垂直差异隆升达9km。结合区域构造及深部资料分析显示,东大别造山带并不具有“翻花状”双侧造山链特点  相似文献   
124.
汉诺坝玄武岩板块构造环境及岩浆成因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概述汉诺坝玄武岩是我国晚第三纪中新世的标准地层之一,也是我国新生代裂隙式喷发的典型地区之一。呈岩被产出,构成蒙古高原的东南缘。玄武岩由拉斑玄武岩系列及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组成,常周期性互层喷出,组合为2—4个韵律。拉斑玄武岩系列的岩石较多,包括石英拉斑玄武岩及橄榄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系列的岩石较少,常见碱性橄榄玄武岩及碧玄岩。碱性玄武岩系列中,以出现高压巨晶及深源包体为特征。高压巨晶以单斜辉石、歪长石为主,钛铁矿、石榴石等少见。深源包体以绿色(Ⅰ型)为主,黑色(Ⅱ型)少见。Ⅰ型中以二辉橄榄岩为最多,属原始型地慢岩;而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则很少,属残留型地慢岩。Ⅱ型中以二辉岩、辉长岩常见,斜长岩较少,多为玄武岩浆在地慢深处堆积产物。本区玄武岩产出的板块构造环境以及岩浆成因机理,一直是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相似文献   
125.
马昌前  王人镜 《地质论评》1992,38(2):109-119
北京周口店岩株,主要由两次侵入的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其中包体广泛分布。在岩体南缘的关坻变质岩中,零星出露了一种块状的闪长质岩石。关坻闪长岩与主岩体同期侵入的岩浆结晶产物,角闪石质包体的形成是二长辉长岩浆结晶—再平衡的结果,富云包体系花岗闪长岩浆源区的耐熔残余。通过二长辉长岩与花岗闪长岩两种岩浆简单混合可形成细粒石英二长质包体,由二长辉长岩、关坻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3种岩浆混合形成了微粒闪长质包体。主岩体的成分变异,也与岩浆混合有关。  相似文献   
126.
岩浆动力学是火成岩石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孕育和产生,突出地反映了地球科学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趋势。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关于火成岩石学方面的交流情况表明,火成岩石学已逐步走出了“化学”岩石学的范畴,开始全面进入了岩浆动力学研究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7.
侵入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中的扎加岩体,主要由高钾钙碱性的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并出现有具岩浆结构的暗色微粒包体。花岗岩富集轻稀土(LREE)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重稀土(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具Eu负异常(0.5~0.7)、较低的εNd(t)值(-3.5~-6.2)和中等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88~0.7090),它们的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tDM在1.1~1.3Ga之间。与寄主花岗岩相比,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具有较低的SiO2,更低的Eu负异常(0.2~0.4)和εNd(t)值(-4.7~-6.1),更高的(^87Sr/^86Sr)初始比(0.7084~0.7124),以及稍老的tDM(1.4Ga)。岩石的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扎加花岗岩是在碰撞后构造环境下幔源岩浆上涌诱发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物源可能是苦海杂岩和万宝沟岩群的混合物。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代的基底,属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北京市委顾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委、原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池际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4年1月1日上午8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池际尚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于1994年1月8日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央厅隆重举行。地矿部部长朱训、副部长张文岳等领导、我校京汉两地领导、不少著名科学家、池教授生前好友、同事、弟子近千人参加了“向池际尚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并送了花蓝、花圈,对安卧在鲜花丛中、身盖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池际尚教授表示沉痛哀悼,并向池先生的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根据池先生的生前遗言,她的骨灰将洒在她早年工作过的地方——长城脚下。 池际尚教授1917年6月25日生于湖北省安陆县。早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在长沙上大学时受党派遣,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改学地质,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伦茂大学奖学金出国深造,1949年获博士学位。后被选聘到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任著名  相似文献   
129.
于涛  王宗起  马昌前  王东升  王涛  黄凡 《地质学报》2021,95(11):3266-3281
浙西北地区寒武系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是重建扬子板块东南缘古地理格局的关键,进而可以为华南大地构造演化提供证据.本文根据沉积相时空展布、斜层理与同沉积褶皱恢复的物源方向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综合探讨寒武系的陆源碎屑物源方向以及物源区.浙西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主要由碳硅质岩、硅质页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泥灰岩、泥岩等组成.沉积序列、沉积相标志研究表明,寒武系沉积构造以泄水构造、滑塌褶曲、流动构造、层间滑动、同沉积褶皱和断层等为特征,发育大量滑塌沉积及碳酸盐岩浊积岩,整体为深水盆地及斜坡环境.沉积相时空展布及古流向研究表明,水体向北西方向加深,寒武系陆源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南东方向,非前人通过古生物地层判断的盆地基底北西高南东低.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物源集中于574 Ma、747 Ma、1768 Ma以及2131 Ma,与邻区碎屑锆石年龄图谱对比分析表明,江山-绍兴断裂带及浙江中部地区为主要物源区,陆缘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陈蔡群、双溪坞群、河上镇群及八都群.寒武纪时期,斜坡盆地沉积基底向北西倾斜,位于盆地西北部的章里地区为沉积中心,华夏地块露出水面为剥蚀区.  相似文献   
130.
陈兵  熊富浩  马昌前  陈越  黄虎 《地球科学》2021,46(6):2057-2072
壳-幔岩浆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长英质火成岩的岩石学多样性是当前岩石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岩石类型丰富的东昆仑白日其利长英质岩体和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学、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探讨和解析这一重要科学问题.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暗色微粒包体(247.8±2.0 Ma)与二长花岗岩(247.5±1.4 Ma)、花岗闪长岩(248.8±2.1 Ma)和石英闪长岩(248.8±1.5 Ma)均侵位结晶于早三叠世.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白日其利长英质岩石与包体的成因机制与壳-幔岩浆的机械或化学混合作用密切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揭示,幔源镁铁质岩浆端元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熔融,而壳源长英质岩浆端元则起源于东昆仑古老的变质杂砂岩基底.岩石成因分析揭示,幔源镁铁质岩浆侵入长英质晶粥岩浆房,促使长英质晶粥发生活化,随后壳-幔岩浆端元以不同比例和不同方式发生机械和化学混合等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镁铁质岩墙、包体、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多种岩石类型.晶粥状态下壳-幔岩浆相互作用是控制东昆仑长英质火成岩多样性和大陆地壳生长演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