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99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中国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南方及邻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可概括为五个陆缘造山带、三个较稳定地块、一个加里东构造域和一个陆内基底拆离造山带。基本地层层序格架可归纳为六个一级层序及相应的沉积构造旋回,沉积构造格架及多旋回构造演化史决定了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在南方发育了两个世代的海相原型沉积盆地,均在南北两大陆边缘发育了丰富的优质烃源岩,包括四套区域主力烃源层和六套地区性烃源岩,并形成五套好的区域性盖层以及包括风化壳、裂缝、礁滩及白云岩等多种储集体。印支—早燕山造山期原型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曾形成五个原始超油气系统,后期的高热演化,使其在现今多转化为含气系统。现实的含气系统只能残留赋存于现今有效保存单元之内,具有多源多期成烃、晚期复合成藏等基本特点。近期油气资源评价认为,南方海相资源量为8.2882×10~(12)m~3气当量,油气勘探潜力大。今后的有利勘探方向包括鄂西渝东地区及川东北地区等七个区块。  相似文献   
142.
湖南泥盆纪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及相邻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沉积类型丰富,地层裸露良好,是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湖南泥盆纪进行了精细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详细阐述了层序建立和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湖南泥盆纪的层序划分、海平面变化及全球对比,从而解释泥盆里各沉积层序的形成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3.
风暴沉积,风暴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是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最新有关古代和现代风暴沉积及风暴作用(包括现代台风作用)的论文(资料)和著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及现代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总结和分析评述:1.有关概念:2.现代风暴沉积研究:3.古代风暴沉积研究:动力地层学分级研究法;地质时期风暴岩的分布和风暴作用范围:风暴作用的深度范围:有关HCS(丘状层理)的几个问题;古风暴沉积中风暴强度的研究方法:4.风暴岩研究的古地理意义:极源性研究;古水流方向的确定;盆地边缘轮廓的确定和古纬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4.
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地震地层学的扩展,层序地层学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的重要内容之一和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由此可见地质工作者对进行层序地层研究的热衷程度。七·五期间,在刘宝珺教授领导的《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项目中,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南方震旦纪至二叠纪的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汇聚型挤压盆地和板内盆地中的沉积层序模式和海平面升降曲线。在进行《湖南  相似文献   
145.
华北北部晚寒武世沉积旋回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永生 《地质论评》1994,40(2):165-172
华北北部晚寒武世沉积一大旋回碳酸盐岩建造,在稳定的构造背景和无陆源物质在量供给条件下,这些旋回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影响控制。由于控制因素在全区一致,因此反映这种变化和影响的沉积旋回是可比的,相对应的沉积旋回具有等时性意义。利用这些等时性关系,编制出一系列高精度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146.
奥陶系顶部风化壳(马五1-4)是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力产气段,根据这套地层的岩石矿物、结构、地化等特征共划分了24个微相及8个微相组合,而不同微相或微相组合控制了岩层孔隙空间发育程度,导致该区储集性能纵横向的不均质性。  相似文献   
147.
层序地层研究业已成为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前人主要集中研究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条件的层序发育特点,而较少涉猎海相火山沉积盆地的层序地层探讨。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是以火山岩为主,伴有陆源和内源沉积物的堆积场所,对其地层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后发现,其沉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发育特点以及层序界线的识别标志均有其独特之处:不仅与海平面变化相关,而且与构造作用、火山喷发旋回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8.
五台山滹沱群早元古代白云岩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华  马永生 《地球化学》1995,24(C00):83-91
对山西五台山地区早元古代滹沱群连续沉积巨厚的白云岩进行逐层系统的同位素采样分析,发现氧同位素组成非常有规律的分布:在一定的地层层位里,δ^13O值分布稳定,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或δ^18O值呈连续过渡变化:在不同的地层层位里,δ^13O值明显不同。笔者认为,早元古代白云岩δ^13O值这种长期的变化趋势,是古海水氧同位素演变的反映,可作为地层对比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49.
岩相古地理研究可作为页岩气地质调查之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益于水平井和压裂技术的发展,页岩气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沉积环境决定了有机质的含量、类型、矿物组成和含量、厚度、埋深等页岩气基本地质要素的特征。在开展区域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可以明确烃源岩有利相带的时空分布,从而为页岩气勘探提供基础和方向。以四川盆地南部及邻区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通过详细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确定了烃源岩的有利相带和空间展布特征。在岩相古地理图的基础上,叠加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厚度等页岩气评价参数,预测了四川盆地南部及邻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区。页岩气地质调查的根本目标是寻找页岩气的远景区和有利区,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可作为基本方法及关键的技术,为页岩气的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50.
上奥陶统五峰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高,生烃潜力巨大,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对于上奥陶统五峰组的沉积环境,历来争议较大,主要为浅水成因论和深海成因论。本文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运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五峰组的古氧相、古气候、古水深等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V/(V+Ni)平均值为0.64;U/Th为1.87;V/Cr为2.98;Ni/Co为15.07,V/(V+Ni)、V/Cr、U/Th等值均指示研究区五峰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环境。Mn O/Ti O2比值在0.02~1.89之间,其平均值为0.23,指示离陆地较近的边缘浅海环境;样品总体上表现为高Ba低Sr的趋势,Sr/Ba比值普遍较低,平均值为0.02,远远小于1,指示五峰组沉积环境应该为淡水沉积。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δCe值位于0.77~1.57之间,平均值为1.11,为Ce正异常或不明显的Ce负异常,Ce/La平均值为2.22,δEu平均值为0.59,表明研究区五峰组形成于贫氧-厌氧的浅海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