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7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简述了冈底斯构造带夏康坚地垒的分布、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据该地垒两侧冰碛阶地的发育特征及ESR测年结果,推断该地垒的主要形成期是中更新世,其形成与高原隆升过程中东西向断层的右行剪切及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82.
冈底斯西段赛利普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钾质火山岩,以前曾被划归上新世一早更新世赛利普群。作者对这套火山岩地层进行了详细野外调查并重新测制了火山岩地层剖面,在该套火山岩下伏及层间湖相碎屑沉积层中获得ESR年龄0.268Ma与0.349Ma。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是以安粗质熔岩为主的钾玄岩系列一钾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稳定,岩层产状平缓,岩石新鲜,层位相对清楚,故将其命名为赛利普组,属第四纪早一中更新世。这一发现对研究冈底斯构造带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进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3.
稻城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围岩蚀变在多波段遥感图像(TM)上具有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四川省稻城地区围岩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提取矿区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84.
85.
GIS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作者在文中简要介绍GIS一般功能的同时,综述了GIS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传统GIS、分布式GIS(C/S)和WEB GIS系统的集成策略及其优缺点,指出WEB GIS系统集成将是GIS系统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本文应用陆地卫星图像,分析了西藏昂达仁错湖泊萎缩的现状,建立了湖泊萎缩的影像解译标志,并根据其在演化过程中所留下的萎缩痕迹,反演出昂拉仁错湖泊在6个不同时期的萎缩状况。认为气候干旱是导致湖泊萎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估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实测断错地貌,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免除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对开发西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  相似文献   
88.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 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 ,采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 ,实测断错地貌 ,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 ,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危险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 ,对开发西昌地区 ,振兴西昌经济 ,促进川、滇两省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可作为有关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9.
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云南西部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几何结构、物质组成、变形变质及运动学特征,认为该混杂带形成于始新世,经历了早期的东西向挤压和晚期的近南北向左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90.
建立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碎屑组分和同位素年代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表明,滇西时代不明变质岩系是两个时代不同的构造岩片,分别相当于中元古界崇山群和二叠系吉东龙组,二者是喜山期构造混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山群在晚元古时期(727~956 Ma)发生区域性的动热变质作用,加里东时期(397 Ma)又叠加了一次变质作用。吉东龙组中有喜山期(32 Ma)变质作用的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