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3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推出了新一轮国家地质填图计划,重点是填补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地质空白区。1999—2000年首批部署了30个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它们是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地质工作。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内容涉及地学的各个领域,强化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获取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地质资料和信息,为国土规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寻找、资源评价、农牧业发展、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灾害防治以及青藏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提供全面的服务。2003年4月15—20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  相似文献   
12.
在川西北壤塘地区三叠系西康群海底扇填图实践的基础上 ,从海底扇的沉积特征入手 ,对填图中存在的问题及区调方法、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岩相—基本层序—组 (地层 )的海底扇填图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 ,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 ,计 15属 2 0种 ,其中包括两个新种 ,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富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 ,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12个古生物群落,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造山带复理石区海底扇法填图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造山带复理石区的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中,要求动用海底扇法填图来解决过去区调工作中有解决的问题。1:25万甘孜县辐区调的实践证明在造山带复理石区填图中海底扇法是一种比层育地层学更可行、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地层填图方法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兵  吴山  王大可 《地质通报》2000,19(4):422-429
通过 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 ,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 12个古生物群落 ,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 ,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松-甘孜造山带东缘大小沟逆冲-滑脱岩片的边界断裂为韧性剪切带,具逆冲-推覆性质,在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逆冲叠置于扬子陆块之上。岩片经历了晚二叠世裂谷变质,晚三叠世末至早中侏罗世滑脱-收缩动热变质和侏罗世热隆接触变质和晚侏罗世热隆接触变质3期变质形作用,尤其是后二者影响深刻,奠定了璀热隆构造,并瘵有碲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三叠系西康群复理石岩系中,普遍发育着一种特殊的同劈理直立褶皱,作者称为“西康式”褶皱。这类褶皱的特点是:其褶皱枢纽倾状角是变化的;具有圆滑—同心褶皱、尖楞褶皱及过渡型褶皱等多种复合褶皱形式;由不同类型劈理构成复杂的折射劈理图形;在流劈理面上发育有垂直的拉伸线理。根据微构造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表明,这类褶皱是由压扁、纯剪切、纯剪切 简单剪切等三种变形机制的产物。其动力学基础是在三个板块和近于垂直的南北及东西方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叠加褶皱,推测形成深度为10~15km“西康式”褶皱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壮观程度上,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侏罗山”型、“彭尼内”型造山带褶皱相比美,它是造山带中一种新的褶皱类型。  相似文献   
19.
松潘-甘孜造山带的西康群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6.25%,主体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南美波哥大海槽下白垩统沉积地质特征与西康群很相似,为配合地矿部目前开展的“第二次填图计划”,特节译此文,供西康群研究及专题“造山带与非史密斯地区填图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探讨了地质背景、样品粒级、取样深度、样品的矿物组成、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基线模型等因素对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在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保获得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科学、合理、适用。同时还应根据研究目标和区域地质背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手段,建立有广泛代表性的基线模型确定地球化学基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