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3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21.
试论1∶5万生态地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在大巴山区开展了我国第一次1∶5万生态地质调查。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地质学。该学说是研究地球表层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发展规律的新型学科,理论核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地质调查的成果提供给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可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2.
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三叠系西康群复理石岩系中,普遍发育着一种特殊的同劈理直立褶皱,作者称为“西康式”褶皱。这类褶皱的特点是:其褶皱枢纽倾状角是变化的;具有圆滑—同心褶皱、尖楞褶皱及过渡型褶皱等多种复合褶皱形式;由不同类型劈理构成复杂的折射劈理图形;在流劈理面上发育有垂直的拉伸线理。根据微构造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表明,这类褶皱是由压扁、纯剪切、纯剪切 简单剪切等三种变形机制的产物。其动力学基础是在三个板块和近于垂直的南北及东西方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叠加褶皱,推测形成深度为10~15km“西康式”褶皱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壮观程度上,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侏罗山”型、“彭尼内”型造山带褶皱相比美,它是造山带中一种新的褶皱类型。  相似文献   
23.
虎拉林金矿床位于漠河盆地西部边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其他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区别,金矿(化)体赋存于近南北向角砾岩带及张性断裂中。虎拉林金矿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星点状黄铁矿-石英阶段(Ⅰ)、黄铁矿±闪锌矿-石英阶段(Ⅱ)、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和碳酸盐-石英阶段(Ⅴ),主要成矿阶段为Ⅱ、Ⅲ和Ⅳ。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有气液两相、CO_2三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少量纯气相包裹体等。均一温度依次出现了401℃~590℃、313℃~388℃和228℃~246℃三个区段,含子矿物包裹体盐度总体介于48.4%~64.52%(NaCleqv),其他介于5.7%~21.80%(NaCleqv),属中高温、中高盐度H_2O-CO_2-NaCl流体。初步认为虎拉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属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4.
以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南部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SiO2=5127%~7490%)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 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测定的2件样品锆石U Pb定年结果分别是(1269±08) Ma和(1234±09) Ma,侵位于早白垩世。在哈克(Harker)图解中,多数样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随SiO2含量增加具有很好的线性演化趋势(除K2O和Rb外)。微量元素总体显示富集P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并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5 517~0706 827,εNd(t)=-682~079)。综合研究认为,塔河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浆源区是与俯冲有关的熔流体交代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的混合源区,且以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为主,在岩浆快速上升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最后形成一套宽谱系的岩浆演化序列。结合中国东北地区火山岩展布方向、古地磁资料、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等已有成果,认为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南部的侵入岩产出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有关的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25.
论大渡口至仁和街(原仁和群)的成因及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四川岩石地层》中被做为下元古宇康定群标准“地质特征”引用的从攀枝花大渡口至仁和街一带的地质体不是下元古宙区域变质岩而是晚二叠纪浅成相侵入岩的理由和依据。  相似文献   
26.
A total of 31 topsoil samples wer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from the Panzhihuaminingarea including steel smelting,coal mining ,urban and rural districts.A normalization procedure wa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geochemical baseline models for this area.By using the above baseline models,the regional geochemical baseline values of As,Cr,Cu,Ni,Pb and Zn were determined.On the basis of the baselines,the enrichment factor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race metal pollution in topsoil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rious trace metal pollution i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coal mine,iron mine,smelting factory,tailing dam and other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the Panzhihua area.  相似文献   
27.
试论1:5万生态地质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4年,大巴山区开展了我国第一次1:5万生态地质调查,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地质学,该学说是研究地球表层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发展规律的新型学科,理论核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地质调查的成果提供给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可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8.
刘峰  马玉孝 《矿物岩石》1998,18(3):19-24
本文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变质作用中放射性元素的活动规律,阐明了变质岩填图单位与放射性元素分布之间的关系,为应用放射性测量划分变质岩填图单位奠定了理论基础。应用这一理论,成功地将回龙片麻岩套划分为四个填图单位。  相似文献   
29.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出露在大乌苏和富西里附近,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另有少量花岗闪长岩。对其中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大乌苏和富西里岩体侵位年龄分别为(303.7±2.2)和(300.5±0.5)Ma,均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岩具有富硅(w(SiO2)为66.77%~75.85%)、富碱(w(Na2O+K2O)为7.41%~8.69%)、高铝(w(Al2O3)为12.90%~16.22%),低MgO、CaO、TiO2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1.06~1.44,为过铝质岩石;镜下未见原生白云母、堇青石、石榴石等富铝矿物,不同于富铝的S型花岗岩;而w(P2O5)与w(SiO2)负相关,呈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LREE和Ba、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与后造山I型花岗岩特征相似,应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花岗岩的87Sr/86Sr为0.712 938、143Nd/144Nd为0.512 386,(87Sr/86Sr)i值为0.704 4,εNdt)值为-1.09,TDM2=1 172 Ma,源区物质主要为中-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晚石炭世岩浆侵位活动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0.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计15属和20种,其中包括两个新种,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定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