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县上泥盆统牦牛山组两组砂岩样品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年龄值分布较宽, 可以划分为5个峰值年龄区间。在这些碎屑锆石中, 最小的年龄为407.9 Ma, 属于岩浆成因, 限定了该套地层的沉积下限, 为不早于早泥盆世末期, 结合区域地质与古生物资料, 该套地层为晚泥盆世。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表明本区可能存在五期区域性地质构造事件, 其中早古生代最为突出, 其次为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晚期, 暗示这三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较为活跃, 并为本套地层提供了主要的锆石来源, 具有多时代混合物源特征。样品中少量太古代碎屑锆石的谐和度较好, 为研究区附近可能存在太古宙古老地层提供了一定证据,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研究区处于阿尔金山构造带与南祁连构造带所夹持的钝角一侧.目前对柴北缘地区构造样式存在两种认识:一是逆冲推覆双层构造模式,一是走滑近花状构造模式.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有两个:一是区域上构造类比引起;二是穿过柴北缘几大构造带的地震剖面信噪比较差,不能很好反映地层的展布.因此在对冷湖构造...  相似文献   
13.
吐哈盆地中上三叠统砂岩压实减孔量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储层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地温场、地层埋藏史和构造变形作用相结合的思路。研究了吐哈盆地中-上三叠统砂岩压实作用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指出压实减孔量是该区中-上三叠统砂岩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它占总孔隙损失量的80%以上;平面上的压实减孔量表现为三种分布方式。分别意味着三种成岩压实作用的成因类型.在该地区。热成熟度、砂岩粒径、岩屑含量以及水平构造变形作用又是决定砂岩压实减孔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