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正> 一般认为,碳酸盐岩排烃过程中,压实作用不是其主要机理,而由干酪根及其生成的油气的热膨胀引起的增压作用起主要作用。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碳酸盐岩中的有机碳含量较低(平均低于1%),由此其增压作用必然有限,所以直到目前对低有机质含量的碳酸盐岩排烃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塔里木盆地某井奥陶系碳酸盐岩烃源岩(埋深4670~5230m)中的泥质条带、缝合线缝隙物和纯碳酸盐基质(50个样品)中的有机质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表明:高有机质丰度的缝合线缝隙物(TOC 平均1.92%)和泥质条带(TOC 平均1.14%)是碳酸盐岩地  相似文献   
92.
作为巴西厄波迪流域水文地质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了112个对称四极装置垂向电测深点。大部分资料已采用带有快速数字滤波正演算法的自动波峰回归反演算法作了解释。结果,反演费用非常低廉。由于正问题求解速度和精度的提高,还允许根据电位差(代替电场)计算对称四极装置视电阻率。因此,无论是在采用很大测量电极距(MN)的地区,还是在电阻率差异比较显著的成层大地上因改变MN极距而造成曲线不连续的地区,解释资料都没有困难。  相似文献   
93.
滇西北羊拉大型铜矿床形成条件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滨川廒交界的滇西北羊拉大型铜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铜矿找矿上一个重要进展。研究表明,羊拉铜矿处于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受特提斯洋(盆)-陆转化所控制,赋矿地层嘎金雪山岩群为石炭系。同位素测年资料及野外调研表明,羊拉铜矿存在三期成矿。里农矿床物质成分、结构特征及同位紊与稀土元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羊拉铜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型。  相似文献   
94.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华北分网第九届信息交流大会于1994年9月12~16日在天津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召开。总网领导楚良才、武军、周德军,天津市规划土地局副局长冯容,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所长赵春桂,57652部队政委卢  相似文献   
95.
海洋大气化学是一门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交叉的新学科。中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与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同步成长。30多年来,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集成,我国的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关键过程研究即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氮、硫、磷、铁等的海气交换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碳、氮、硫的海-气循环等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认知和成果,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至今,我国已开展了三十多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这些考察中开展了南大洋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探究了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一些关键过程,估算了硫、磷、氮、铁的海气交换通量。随着国家重大计划"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响应与反馈作用"项目实施及后续研究的开展,对全球变化的敏感要素碳、氮、硫、铁在南大洋的源汇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等进行了研究,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还对南大洋海冰区碳汇格局演变,DMS、MSA、N_2O、Fe等的海气交换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了新认知。同时,在对上述化学物种的实时走航观测关键技术研发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站区大气污染特征分布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解人类活动对站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96.
根据某一级公路软土路基的各类监测数据结果,详细地分析了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土体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淤泥层的沉降量占路基总沉降量的65%,低液限黏土层(15m以下)的水平位移较小,这与其土体强度较大有关; 由于过快的填筑速率可能促使总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大于0,所以在堆载过程中需要对孔压数据进行密切观测,以防止路基失稳; 加固区30m以外基本无地表水平位移,软基处理过程不会对江堤安全性产生影响; 结合孔压和土体分层沉降可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有效影响深度可以达到排水板以下2m的范围。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改革创新对延长管道寿命和提高管道连接水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作为重力污水管道状态评估的标准技术,闭路电视已经有了成功的和被认可的悠久历史。传统的闭路电视技术要求有可用的通过检查孔的途径,而且之后不能有过多操作;这使得它难以适用于给水干线。在过去的五年中,使用管内闭路电视对给水管道进行检查已经变得可行:在给水管道继续使用的同时,这些检查依然可以进行。本文详细介绍了过去5年内此项技术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它阐述了一种使传感器通过在用水管的机械装置,以及视频技术在更长使用时间和更高分辨率上的研究进展。作为对这种系统的使用说明,文中也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几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9.
使用一个完整的动态二雏(2Dv)数值方法来研究水下管道周围的流动模式,该模型求解了纳维一斯托克斯控制方程(NSE)。该方程是在σ网络结构中用有限体积方法来解决的。湍流用实际的(k—ε)模型进行模拟。工程描述了在计算区域里实际的干元素。由若干千元素组成的圆形管道系统被认为是一个结果已经被实验室数据证实了的模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建立国际海底制度、大陆架外部界限制度以及海洋争端解决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设立了管制这些相关制度的组织机构,即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及对有关《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具有管辖权的机构——国际海洋法法庭。这三个机构在协调各国与海洋有关的利益关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广泛的权力,其主席、副主席、理事长、秘书长、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等职位由选举产生。获得其中的席位以批准《公约》并参加其活动为前提,而且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否则将丧失争夺机构领导权的机会,国家的主张和利益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