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Component在流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Component的概念、特征,并以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OLEComponet为例,从对象分析、对象结构,到对象构造,介绍了Component在流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基于PCRaster的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湖流域上游的西笤溪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动态环境模拟语言PCRaster构建月水文和氮磷营养物质输出模型,分析流域内氮磷输出的时空分布特征。以输出系数法为基础,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非点源负荷模型相结合,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基于栅格的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根据1988~2007年的水文、水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定量分析西笤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量与氮磷输出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单元网格的月水文模型在该流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率定和验证期的Nash系数和线性相关系数R2均超过了0.80。应用模型估算西笤溪流域非点源污染2002~2005年总氮年输出量为1 670~2 035t/a,2002~2007年总磷输出量为102~164t/a。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表明以稻麦或水稻/油菜轮作的农田是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3.
何宝金  刘晓玫  高俊峰 《测绘科学》2006,31(2):52-53,56
地学数据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越来越受到重视,数据共享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共同要求。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地学数据库。本文针对目前地学数据安全共享面临的问题,以湖泊流域数据共享系统为例,综合运用网络安全、GIS、软件工程等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net的地学数据安全共享解决方案。文章通过介绍作者设计的地学数据安全实现的方法和手段,为解决目前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面临的数据安全威胁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4.
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四湖地区河湖环境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湖地区为研究区,分析了近50年来区域河湖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农业生产、工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湖环境演变的影响。得出: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河湖环境演变的影响逐渐加强,自然的影响因子退居次要的位置;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四湖地区的水系结构,破坏了水域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格局,促使河湖环境演变并产生功能失调,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围垦和技术性蚕食是该区水系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人口快速增长给四湖地区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导致河湖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5.
近10年来大连城市居住小区时空变动与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居住小区时空复杂性日益突出,居民的择居行为和居住区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依据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电话访查收集到1998~2006年大连城市居住小区的相关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实证与定量分析角度揭示出大连城市居住小区10年来的时空演化分为快速增长、缓慢调整和井喷式膨胀三个阶段;在趋向于城市边缘、沿交通干线、自然资源优美地区布局与临近高新技术园区、大学园区布局四种区位指向性下,居住小区的空间演化模式呈现出圈层外溢、扇面拓展和组团聚集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6.
智能客户端是易于部署和管理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它综合了B/S架构和C/S架构的优点,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智能客户端模式在数据共享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通过其在湖泊-流域数据共享系统的成功应用,最终表明智能客户端模式在数据共享领域有很多优势,具有推广的价值。文章还针对目前数据共享系统的功能,提出了在智能客户端模式下实现开发数据共享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7.
太湖平原圩区分类及圩区洪涝分析——以湖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俊峰  毛锐 《湖泊科学》1993,5(4):307-315
以太湖平原湖西区为例,用聚类分析,对圩区进行了分类。结合地形条件,把圩分成3大类,8小类。并对圩区致涝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量、水面率、田面高程、排涝能力、圩堤高度、地形等足致涝主要原因。结合产流原理,设计三日不同降雨量,引入一分级指标M,对每一类圩的洪涝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每一类圩在不同设计雨量下的危险程度。主要结论是:圩区受涝,更多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高处不一定比地形低处安全;抽排能力不足和水面率小是圩内致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高俊峰  闾国年 《湖泊科学》2005,17(4):305-310
本实验的目的是提取和纯化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 var.major)胞外带酸性基团的多糖,为综合利用爆 发的水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 pH 8.0、80℃的热水抽提铜绿微囊藻的胞外多糖.经充分脱蛋白、脱色后用 DEAE- 纤维素(DE-52)作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其中不被 DE-52吸附和被吸附的两种组分.取后者上 sephadexG-150柱进 一步分离得到两种分子量不同的酸性多糖(EAPS Ⅰ和 EAPSⅡ),质量比为1.92∶1,经 HPLC 测定 EAPS Ⅰ均分子量为7.01 ×10~4D,EAPSⅡ均分子量为4.21×10~4D.经测定,它们各带有不同含量的酸性基团:EAPS Ⅰ糖醛酸含量为10.74%, SO_4~(2-)含量为44.44μg/mg,EAPSⅡ糖醛酸含量为7.08%,SO_4~(2-)含量为9.08μg/mg.EAPSⅠ单糖组成为:9.6549%D( ) 木糖,19.2522% D-果糖,71.0930%葡萄糖;EAPSⅡ单糖组成为:6.4065%D( )木糖,18.0016%D-果糖,75.5919%葡萄糖.  相似文献   
29.
巢湖流域不同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4月对巢湖流域8个水系147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13种,隶属于3门7纲22目76科177属.8个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差异较大,在杭埠河发现172种,而在十五里河仅发现10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组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的寡毛纲相对密度均超过96%,派河的寡毛纲和摇蚊幼虫的相对密度分别为47.8%和41.1%.裕溪河、白石天河、柘皋河和杭埠河的腹足纲相对密度最大.杭埠河的水生昆虫相对密度达30.6%,是水生昆虫相对密度最大的水系.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系特征种差异明显,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是十五里河和派河的最主要优势种,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是兆河、裕溪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和柘皋河的最主要优势种,铜锈环棱螺和霍甫水丝蚓是南淝河贡献率较大的两种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Simpson及Margalef指数在8个水系间具有显著差异,Pielou指数在8个水系间差异不明显.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水体营养状态和底质异质性.高营养盐浓度导致南淝河、派河和十五里河的耐污种密度高、生物多样性低,而相对较高的底质异质性维持了杭埠河大型底栖动物的高多样性和敏感型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30.
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预测和预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7,自引:21,他引:46  
综述了蓝藻水华预防、预测预警的重要意义及其理论与技术体系.基于作者所提出的将蓝藻水华形成分为休眠、复苏、生长和上浮聚集形成水华的"四阶段理论",以及太湖蓝藻越冬、春季复苏和水华形成的时空规律,提出了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理念.综述了国内外蓝藻水华形成与预测研究进展,阐述了蓝藻水华形成关键过程的主导生态因子及其阈值:确定了水华蓝藻越冬的空间分布与生命特征,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野外原位观测与捕捉,得到了蓝藻春季复苏的室内和野外温度阈值分别为14℃和9℃,发现了蓝藻复苏量与有效生理积温呈正相关的基本规律;初步揭示了水华蓝藻生长竞争优势形成的生物学与生态学机理以及光利用策略,利用细胞分裂频率法测定了夏季太湖水华蓝藻的原位生长速率为0.2-0.4;确定了在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水华蓝藻在水体中垂直分布和在不同湖区之间输移的基本格局,发现藻类在水体中各层间百分含量的变异系数随着风浪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证明了蓝藻水华形成是在适当水文气象要素驱动下,已经成为优势种群的水华蓝藻在湖体中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建立了太湖蓝藻水华预测模型和工作流程,在2007年和2008年在太湖实施了未来3d的蓝藻水华预测预警,预测分析了2008年全年太湖蓝藻水华情势.对预测结果的回顾性评估与分析表明,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结果和预测工作流程可以对太湖蓝藻水华发生概率、发生地点和强度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达到60%-80%.此外,还提出了未来蓝藻水华预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