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平原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聪  高俊峰 《湖泊科学》2015,27(2):216-226
圩区是太湖流域平原区的主要地理单元,其磷素流失是造成平原区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定量模拟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是非点源磷污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以太湖流域的典型圩区——尖圩为研究对象,根据物质守恒原理构建圩区磷素流失过程模型,模型考虑了圩区自然降雨、人工灌溉、洪涝排水、地面渗漏、作物需水、水面蒸发、沟渠磷素拦截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圩区系统磷素流失特征;通过已有研究案例、实地监测与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型参数;模拟结果表明:(1)与太湖流域平原非圩区相比,圩区的年度磷素流失量较低(-0.17~0.54 kg/(hm2·a)),并且年度差异显著;(2)人工灌溉与自然降雨是圩区磷素输入的主要渠道,其磷素输入量分别为0.27~0.69、1.05~1.19 kg/(hm2·a);水体下渗和洪涝排水是圩区磷素的输出途径,其磷素输出量分别为1.04~1.06、0.65~0.93 kg/(hm2·a).  相似文献   
32.
湖泊湿地的水质净化效应——以太湖三山湿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湖泊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以太湖三山湿地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遥感、GIS技术、现场水质监测、实验室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分析三山湿地对污染物的拦截净化效果,进而探讨湖泊湿地对水体氮、磷污染物的削减渠道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三山湿地对太湖水体和三山岛生活污水均有明显净化效果.2014年三山湿地的总氮(TN)、总磷(TP)输入通量分别为549.45和19.4 t,通过水草打捞/收割分别去除20.99和4.52 t,湿地水体内TN、TP变化量分别为528.46和14.88 t,这部分营养盐输出途径包括沉积到底泥、降解转化、水体交换等.湿地的TN、TP拦截能力分别为2723.56和102.48 kg/(hm2·a).水生植物收割打捞与底泥疏浚是提高湿地水质净化能力的有效措施.水动力模拟结果显示,三山湿地建成后使附近水域水体流向发生变化,流速减小,对湿地内水质产生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基于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并对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湖区,是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1.18~5.15倍,其中南淝河Cu、Zn、Pb、As和Hg含量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3.53、16.98、3.98、5.84和23.11倍,西半湖Cu、Zn、Pb、Cd和Hg平均含量要高于东半湖,是全湖平均的1.04~1.45倍.地积累指数法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Hg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在所调查的表层沉积物中Cd和Hg数值分别为43.17~3870.94和29.96~924.57,已处于较大风险数值.此外,源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Hg和As相关性显著,具有相似的来源,可能来自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34.
为做好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5月20日,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安排部署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此次活动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春夏秋冬四大战役和“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为主线,全市所有矿山、矿区,尤其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企业为重点,重拳出击、全面排查治理,确保为国庆6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35.
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域分异是地理学核心研究方向之一,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地学分区面向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基于水生态分区的管理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趋势,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建立中国新型水环境管理的基础。论文在界定水生态功能分区涉及的主要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湖泊型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尺度,为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分区的目的,建立了分区的原则和指标体系,研发了分区技术、结果验证校核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进行了一级至四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验证。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有助于丰富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对水生态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高永年  高俊峰 《地理研究》2010,29(1):111-117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流域现代水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水质目标管理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的基础。在发生学原则、区内相似性原则以及共轭性原则等相关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太湖流域一级水生态功能区进行划分,通过对流域DEM和气候、土壤等相关分区指标的比较分析,认为地形是太湖流域一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的主导指标,分区结果主要包括西部丘陵水生态区和东部平原水生态区,并对两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系即分区等级体系、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莱芜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莱芜市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辖区内蕴藏了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42种,探明储量的18种,是省内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矿种配套较齐全的少数地市之一。近几年,莱芜市大力开展"治乱、治散、治毁、治本"工作,矿业开发走上规范化道路。  相似文献   
38.
莱芜市砂石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质量好、开发潜力大,优势突出。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砂石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监督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摸底调研,分析了砂石土矿采矿权设置、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2010年4月和7月对太湖流域五水系(苕溪、南河、洮滆、黄浦江和沿江水系)73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两次调查,分析各水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各水系的水质状况.所有采样点共记录底栖动物88种,隶属于3门8纲48科.全流域主要河流大型底柄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888.91 ind....  相似文献   
40.
太湖地区的圩及其对洪涝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高俊峰  韩昌来 《湖泊科学》1999,11(2):105-109
本文介绍了圩的概念,太湖地区圩区的现状,以及修圩筑提对太湖流域洪涝形势的影响,筑圩有效地抵御了洪涝,但对太湖流域的洪涝形势产生了影响;(1)洪涝调蓄水面积减少,流域调蓄能力下降;(2)河网的自然状况被破坏,引起洪涝泄流不畅;(3)人类活动影响了流域的交,汇流情况,排涝动力的增加使圩内汇流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