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引言肾形藻(Renalcis)是A.G.Vologdin发现并命名的一种钙质微体化石,在广义上归属于蓝绿藻(Pratt,1984)。肾形藻通常发育在寒武纪、早奥陶世、泥盆纪和早石炭世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就其形态来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没有什么变化,不同形态的肾形藻可出现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各种类型的肾形藻又可共生一处,因此常被认为没有什么时代意义。尽管如此,肾形藻的生长常局限于比较窄的生态和环境范围,又在某些建隆,特别在泥丘中是主要的骨架构筑成分,因而对于沉积微相的研究和细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熊发挥  杨经绥  巴登珠  高健  来盛民  张岚 《地质学报》2016,90(11):3099-311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加查县杰莎岩体主要由蚀变较强的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豆荚状铬铁矿组成。铬铁矿矿体呈东西向,倾向北西,矿体的围岩为纯橄岩及方辉橄榄岩,长20~40m,宽1~3m。镜下特征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铬铁矿中铬尖晶石的Cr#=67.9~88.5,Mg#值变化在64.6~68.2之间,TiO2含量为0.06%~0.18%,Al2O3含量为13.1%~16.5%,表明杰莎铬铁矿为高铬型铬铁矿。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表明杰莎岩体既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特征,也具有岛弧地幔橄榄岩的特点。并且依据铬尖晶石-橄榄石/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识别出杰莎岩体至少经历了2期过程,包括早期部分熔融(20%~30%)和晚期的岩石/熔体反应作用(35%)。因此,杰莎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可能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其他岩体一样,经历了洋中脊及俯冲带的多阶段叠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43.
对深孔小直径绳索取心钻进技术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了钻孔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风险因素和钻孔安全问题。同时,对合理选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头、提高绳索取心钻杆使用寿命及其评价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4.
扁玉螺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怀平  高健 《海洋科学》2002,26(4):52-55
测定和分析了1999年12月-2000年11月的扁玉螺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和脂肪。结果表明,扁玉螺蛋白质和脂肪的季节变化都与水温和繁殖季节有关,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但水存在明显的差别差异。蛋白质以足部最高,为82.04%;性腺和肝脏的蛋白质都比较低,小于70%。脂肪以足部最低,仅有1.83%;性腺和肝脏的脂肪都比较高,尤其是雌性性腺,年平均为12.85%,4月份可高达19.36%。  相似文献   
45.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泽当地幔橄榄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泽当岩体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主要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和基性火山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有少量透镜状纯橄岩。地幔橄榄岩经历了强烈的塑性变形作用。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Fo值为89.6~91.8,属镁橄榄石;斜方辉石为顽火辉石,En 87.8~90.3;单斜辉石En 44.1~50.0,主要为顽透辉石和透辉石。铬尖晶石的Cr#值(=100×Cr/(Cr+Al))为17.0~93.6,其中,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的铬尖晶石为富铝型尖晶石,纯橄岩中的铬尖晶石Cr#最高,为富铬型尖晶石。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程度为17%~34%,表明泽当地幔橄榄岩可能经历了多阶段的过程。亏损的主量元素组成和低于原始地幔的稀土元素含量(0.15×10-6~0.61×10-6)指示泽当地幔橄榄岩为经历过部分熔融和熔体抽取的亏损残余地幔岩石。REE配分型式为中稀土亏损的"V"型或"U"型,原始地幔标准化元素比值(La/Sm)N为0.5~8.0,表明泽当地幔橄榄岩经历过交代作用。矿物化学与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泽当地幔橄榄岩形成于MOR环境,后受到SSZ环境的改造。  相似文献   
46.
考虑渗流的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乔金丽  张义同  高健 《岩土力学》2010,31(5):1497-1502
将传统模式的均匀土层稳定性分析的楔形体模型扩展到渗流作用下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分析中,楔形体是由梯形组成的,每一个梯形对应一层土层,利用太沙基有效松动土压力理论和上限定理,推导了渗流作用下盾构穿越多层土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公式。极限支护压力等于作用于开挖面有效支护压力和渗透力的总和,其中有效支护压力用极限平衡来计算,渗流力采用水头分布的数值方法计算获得的。计算结果发现,渗透力构成了总支护压力的主要部分,分析结果和工程实测数据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7.
基于非周期伪随机序列的可控震源信号调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便于寻优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三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的一种定义,提出了基于非周期伪随机序列的可控震源信号调制方法。该方法与二元m[CD*2]序列调制方法相比,不存在地震数据资源的浪费问题。三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通常比相同长度的二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具有更小的边峰主峰比。地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具有较小边峰主峰比的三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调制生成的信号作为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的发射信号,其地震响应剖面的相关噪声要比相同长度的二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调制情形有明显的减弱。  相似文献   
48.
49.
对湘江湘潭段周边污染水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筛选出一株能够耐受较高浓度镉的野生型酵母样真菌,命名为XTWJX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试验以及ITS序列和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假丝酵母属的发酵假丝酵母Candida fermentati。金属抗性试验表明,XTWJX菌株对测试的9种不同金属离子显示出较高的抗性能力,尤其是对毒性较大的Cd2+的抗性能力高达6mmol/L,暗示该菌株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研究了XTWJX菌株对Cd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为10mg/L的水溶液中,该菌株对Cd2+显示出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这一结果暗示XTWJX菌株的分离很可能为Cd2+污染的河流和湖泊等水生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50.
从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定向筛选,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HN003,气相色谱测定其对甲胺磷的平均降解效率在24h、48h和72h分别达到45.8%、88.5%和100%。对其进行常规生理生化测试,结果表明,菌株HN003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10-42℃、pH3.0-pH14.0范围内均能生长,并与巴氏葡萄球菌的表型特征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HN003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1541bp),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HN003与巴氏葡萄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结果,菌株HN003可鉴定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