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524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1258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2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71.
在地球物理领域,时频分析方法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运用分频属性检测断层、裂缝等应用广泛;因此,寻求更高精度的时频分析方法一直是地震信号处理领域所追求的目标。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方法由于窗函数的限制导致时频分析结果准确度不理想,为了更大限度地提升时频分辨率,对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后的时频谱进行挤压,发展了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根据合成信号结果可知,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立叶变换其时频汇聚程度更加明显,在刻画信号的时频特征上更有优势。理论表明,地震数据高频成分可以对微小的次生裂缝进行精确的雕刻,而蚂蚁追踪技术是检测裂缝、断层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的时频分析方法,并结合蚂蚁追踪技术对三维数据体进行裂缝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勾勒出微小裂缝以及伴生褶皱,识别精度与传统蚂蚁追踪算法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证实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972.
973.
淮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受构造作用显著,其岩溶区有着北方岩溶的典型特征,又具其自身的特点。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断层及节理与岩溶特征观测,断层和节理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构造对淮南地区岩溶发育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板块边缘较大规模的逆冲断层上盘在平面上控制岩溶点发育的位置;研究区NE和NW向分布在山谷间的张性断裂,其地势低洼且导水性质较好,往往成为地下水的排泄点,岩溶在其两侧发育;研究区节理的走向、倾角、充填物以及密集程度对岩溶发育点的平面形态、垂向形态以及岩溶发育程度和规模的控制有着其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974.
弧形构造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弧形构造是造山带中一种常见的构造样式,弧形构造带的形成过程对于揭示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弧形构造在平面上通常表现为平行型、汇聚型、发散型、截切型和混杂型5种类型。依据弧形构造带运动史和是否弯曲旋转,弧形构造带可分为原始弧、渐进弧与次级弧3类运动学模型。弧形构造带的形成主要与边缘地形、刚性块体阻挡、地层厚度与拆离层滑脱程度差异、走滑断层等地质条件,运动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和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对塔里木克拉通北部沙雅隆起桥古2井(QG2)基底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847±19Ma,为古元古代晚期。岩石SiO_2=66.32%~76.39%,Na_2O+K_2O=7.13%~8.93%,Al2O3=11.21%~13.46%,FeO~T/Mg O=12.1~19.2,TiO_2=0.29%~0.57%,A/CNK=0.89~0.99,为高硅、富碱、富铁、低钙镁、贫钛的准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REE=64.4×10~(-6)~212.7×10~(-6)),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_N=10.2~13.8,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δEu值为0.67~1.03,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P、Ti、Ta、Nb等元素。锆石饱和温度介于856~959℃之间,Ga/Al比值高,显示A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具有低Y、Yb、∑HREE、(La/Yb)N和Mg~#值及较高的Nb/Ta、Zr/Sm比值,推测岩浆源区为含有石榴石、斜长石、金红石、辉石等的麻粒岩相,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QG2井A型花岗岩可能代表了塔里木克拉通北部古元古代晚期(约1850Ma)造山期地壳增厚事件的结束,指示了区域构造环境从挤压体制开始转为造山后陆内伸展体制。  相似文献   
976.
郝俊峰  高征西  闵慧 《西部资源》2015,(2):86-88,91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以石墨、电气石、萤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且矿石品级好、质量高,潜在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但是国内长期以来在非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与经营管理方面相对粗放,产品低端,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低,开采消耗量大,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经济转化效益不高,优势无法较好的释放。特别是对非金属矿的潜在优势估计不足,节约利用与有效保护方面重视不够,一直存在"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现象。笔者试图通过乌兰察布市较具代表性的几类非金属矿产的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当地的潜在资源优势等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潜在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对策:一是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清醒地认识到非金属矿的潜在优势,有必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限制性开采和必要的储备与保护;二是针对非金属矿山的资源整合,应以产业链的延伸和新兴矿物利用技术为准入门槛和发展方向,促进矿山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三是发挥政府的职能,借鉴我国近年在稀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有必要成立潜在优势非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专门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977.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非常规油气获战略突破,微纳米孔喉页岩系统油气成为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新领域,非常规油气资源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页岩气成为热点领域。中国在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获重要突破,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重油、油砂矿等获重要进展,初步评价中国非常规石油资源量(223~263)×10~8t,天然气资源量(890~1260)×10~(12)m~3。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粒沉积学在陆相敞流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砂体、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海陆相细粒沉积等研究新进展,提供了盆地中心储集体形成和分布的理论依据;非常规储层地质学在研究方法技术、多尺度数据融合、地层条件物理模拟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多方法多尺度整体表征非常规储层已成为研究热点,推动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地质理论和方法技术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构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明确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的内涵、地质特征、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核心技术,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法快速发展,涌现了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评价等"六特性"、"甜点区"地质一工程综合评价等核心评价方法,微地震监测、水平井钻完井、"工厂化"生产、"人工油气藏"等开发工程核心理念和技术,推动非常规油气"革命性发展"。非常规油气的突破,带来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核心技术进步等4点重要启示,对延长石油工业生命周期、推动理论技术升级换代、改变能源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78.
<正>资源环境形势近30年压缩式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资源约束趋紧。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刚性增长。尤其是近15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消费超过历史总和的2倍,铁、铜、铝等大宗矿产的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近年来一直维持在5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铁矿石、氧化铝、铜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我国"走出去"起步晚,  相似文献   
979.
余石山铌钽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之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祁连造山带、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结合部位。对矿区进行成矿背景研究时发现,矿区赋矿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熬油沟组,岩性组合为变质火山岩及大理岩,穿插有霓辉正长岩体,其中发育细粒烧绿石与霓辉石等富铌钽矿物。并对霓辉正长岩进行锆石LA-ICP-MS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霓辉石正长岩成岩年龄为(776.8±2.5)Ma,成矿与成岩年龄相近或稍晚,表明该霓辉正长岩和铌钽矿床可能形成于南华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所产生的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80.
利用EH4电磁成像系统在莱州湾地区探测了海水入侵界限,结果表明,EH4电磁成像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不仅能反映地下咸淡水水体层位垂向的厚度变化、横向上延伸情况,建立各层位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反映层位的埋深及起伏形态,而且根据该断面图勾划出来的咸淡水分界线与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这种方法在该地区有效而可行。EH4电磁成像系统对探测海水入侵具有简单,快速等特点,应用前景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