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与环境景观园林化的角度,把综合型人工景观湿地引入住宅小区,将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与园林景观建设高度融合。在营造人文景观时,以园林的造园手法,体现园林景观特征,具有审美、文化娱乐、休憩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82.
矿床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由若干个经地质勘查圈定的矿体组成。由于地质勘查的阶段性,一定勘查阶段圈定的矿体往往只是一个矿区某些矿体或某个矿体的一些矿段,一个矿床的所有矿体往往是多个地质勘查报告(简称地勘报告)提交的。因此,一个矿床的矿区范围由多个地质勘查报告圈定的矿体的空间范围来界定。由于矿区内各个地质勘查报告的工作程度可能会不一致,因此整个矿区的工作程度需要重新确定。总结了矿区范围的划分原则,并对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提出了定性原则和量化模型。这些原则和模型不仅成功指导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项目中矿区范围的划分和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对评估整装勘查区内矿床的勘查程度、合理部署整装勘查区找矿勘查工作及合理设置采矿权均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我国非油气资源矿种需求评价及优先勘查序列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勘查矿种优先序列评价对新时期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科学部署、提高勘查效果、有效缓解资源压力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本文在合理研判未来20年我国主要非油气矿产资源需求趋势的基础上,厘定了矿产的优先勘查序列。首先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特征从134种矿产中初步筛选出48种作为评价样本;然后建立了包括资源安全程度、经济意义、国防和战略意义以及资源勘查前景等4项二级指标和未来需求趋势等11项三级指标的重点勘查矿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结合共伴生等影响因素,对优先勘查矿种进行了合理归并,确立了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的4级优先序列:1)重点勘查矿种:铜(钴、碲)、铀等;2)优先勘查矿种:锡(铋、钪)、石墨、萤石等;3)次优先勘查矿种:银、钼(铼、硒)等;4)一般勘查矿种:金刚石、叶蜡石等。  相似文献   
84.
普朗斑岩铜矿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普朗斑岩铜矿花岗闪长斑岩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包体与寄主岩存在渐变接触关系。包体成分为闪长质,具有岩浆结构,存在针状磷灰石,显示了快速冷却结晶的特征。包体内可见具有暗色矿物镶边的眼球状石英,表明存在岩浆混合作用。寄主岩岩体规模较小,呈岩枝状产出,包体和寄主岩均为似斑状结构,说明两种岩浆侵位和发生岩浆混合作用的深度较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包体与寄主岩的之间有成分交换。包体和寄主岩强不相容元素均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异常,具有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包体和寄主岩Mg#较高,在同等Si条件下比玄武岩部分熔融体富K2O和MgO,意味着源区必须有幔源岩浆的贡献。普朗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模式反映了其成矿环境偏基性,暗示镁铁质岩浆的加入对成矿具有贡献。  相似文献   
85.
论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前人大量工作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从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容矿系统、容矿岩石的归属与成因、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论述了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的成因,指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新生代陆陆碰撞造山背景下,在晚始新世至渐新世(大约33Ma)区域挤压推覆转变为区域拉张伸展构造环境转换时期,幔源岩浆和热流驱动盆山转换前被封闭在裂谷或前陆盆地深部富含油气、膏盐和金属的流体,沿着造山带两组伸展构造交汇部位上升,在构造圈闭环境下,通过角砾岩侵位—流砂底辟—流体排泄—金属淀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86.
本文借助等人估算水溶液中离子的高温表观标准生成自由能的方法,导出了一个便于利用文献数据估算矿物在水溶液中的高温溶度积常数的公式,并利用该公式计算了温度从298K到623K,水汽饱和条件下37个矿物(或无机盐)的溶度积常数,还以CaCO_4为例,将算得的数据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二者符合得较好,说明该公式可用。  相似文献   
87.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演化.其中末次冰期是沙漠的持续发展、扩张期,奠定了沙漠的空间格局;全新世早期沙漠总体趋于固定、缩小,中期沙漠大部处于固定、缩小状态,晚期沙漠有所扩大,但未达到末次冰期的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   
88.
关于尼格里的岩浆残余溶液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克俭  王高尚 《地质论评》1994,40(3):193-199
根据岩浆与水的有限混溶,含水岩浆结晶都以固相线温度告终或当固相线温度时未结晶的岩浆全部共结,且岩浆中超过饱和度的多余水在共结前均呈水气相释放,笔者认为,含水岩浆结晶时,在结晶期或结晶期前释放出水气相,并可能成为热液,但不生成由岩浆结晶逐渐演化而成以水为主的残余溶液,因此,尼格里推断的硅酸盐-水的二元相图依据不足,“残余溶液”是不存在的,所以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理论也是缺乏基础的。  相似文献   
89.
张宸铭  高建华  黎世民  高尚  赵继宾 《地理研究》2018,37(12):2528-2540
为将城市形态分形维数从平面空间拓展到交通网络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路网的分形集聚维数测算方法,探讨该维数的集聚—扩散性质。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为案例区,分别测算了各类功能用地半径集聚维数和路网集聚维数。结果表明:① 各类用地无论在平面中还是在路网中,密度从中心向外围的变化在特定区间内都是均匀的,符合分形特征。② 两种维数均呈现出商业用地<全部建设用地(不含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的规律。③ 对于同类功能用地,相对于半径维数,路网集聚维数标度不变区尺度范围更广,对空间的划分也更为精细。④ 同类用地两种集聚维数的分形测量值存在差异,这体现出路网集聚维数对传统测度结果具有一定的延展—集聚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90.
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我国粮食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农业生产方式整体而言较为传统粗放,导致农业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产品生产成本增高、质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而将目前的以保护产量为主的保护价收购等补贴政策,转化为以农业生态补偿为主的绿色补贴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补贴政策的效能,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生态补偿的经验,阐述了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选择,提出加快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