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国际上对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逐渐成熟,并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地球物理各个领域中.以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发展作为主线,主要介绍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和所用地震数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2.
围绕《安徽省地图集》专题信息管理、更新与共享的需要,针对专题信息的特点,在借鉴相关行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地域特色,研究了地图集专题信息的分类方法,设计了专题信息的分类编码结构体系,为地图集专题信息数据库和专题地图数据管理应用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3.
对于地理本体的研究是在考虑地理信息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把本体在信息科学中的含义移植到地理信息科学中,实现对空间信息语义的丰富。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地理本体构造方法。本文针对当前地理本体构建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构建过程,构建了海运领域地理本体,实现了海运地理信息的语义共享。  相似文献   
144.
利用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巴楚地震台(BCH)和西昆仑山区的塔什库尔干地震台(TAG)多年记录的高质量远震波形数据,应用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研究了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研究结果显示,BCH和TAG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差异分明,区域地壳厚度与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两个台都具有高的地壳平均波速比Vp/Vs值。BCH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44km、地壳内的平均波速比为1.849,在该台地壳中部21km处存在清晰的间断面,该间断面内存在低的平均P波波速和作/K值,该间断面的深度与邻近巴楚台的伽师震源区的精确定位的震源深度下界面一致,可能为地壳内的脆.韧转换带。TAG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69km,地壳内的平均波速比为1.847,较厚的地壳和高波速比可能表明该台下地壳的物质易于发生塑性流动,为地壳的变形和增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5.
管棚力学行为的解析分析与现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金青  王海涛  涂兵雄  孟刚 《岩土力学》2010,31(6):1858-1864
管棚超前预支护在隧道上部形成纵向拱效应,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开挖。然而由于模型边界条件的复杂性,目前多局限于从管棚对控制围岩变形和开挖面稳定的整体效果进行研究,无法分析管棚真实的力学行为。对管棚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考虑了初期支护的延滞效应,基于Pasternak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管棚的挠度方程和内力计算公式,并提出求解方法。以一隧道开挖为例,通过Pasternak模型和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管棚的现场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Pasternak模型较Winkler模型与现场测试曲线吻合更好,说明Pasternak模型改进了Winkler模型中地基变形不连续的缺陷,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能较好地反映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真实力学行为。计算结果表明:管棚起着杠杆作用,能够有效地将开挖面附近的上部荷载向未开挖区传递,从而控制隧道变形,保证开挖面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中,它是现阶段国内外探测地壳及上地幔结构和间断面起伏特征的重要手段.在接收函数应用研究中,对于宽频带地震台站接收函数的稳定性和台站下方的结构已有许多成果,而对短周期地震台站接收函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很少.  相似文献   
147.
沙丘先锋植物——沙蓬生长可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无论是大尺度降水的分异还是小尺度土壤湿度的差异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可塑性。比较科尔沁沙地和腾格里沙漠沙蓬的生长分异, 并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腾格里沙漠沙蓬生长可塑性的空间变化, 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和腾格里沙漠沙蓬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都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地上部生物量和根长都呈对数递增关系;与科尔沁沙地相比, 腾格里沙漠沙蓬的根长增加20%, 根冠比大33.3%, 显然降水分异导致了地区间沙蓬的生长可塑性。地统计学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 腾格里沙漠沙蓬植株因土壤湿度产生的空间异质性是地上部生物量小于根长但大于根重, 说明干旱逆境时沙蓬生长可塑性变化趋势的顺序依次是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 沙蓬这种生长可塑性特点是其对干旱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48.
以新疆2次5级左右地震为震例样本,选取震中附近石河子台、石场台和乌苏台记录的2013年8月以来的气枪震源信号数据,依据反射波震相,采用互相关检测技术等,研究2次5级左右地震前走时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根据单双层"3400走时表"速度模型,参考理论Pm P走时选取震相窗是可靠的;22次5级左右地震前3个台站记录的Pm P走时变化均出现4个月和2个月左右不同程度的低值异常过程,相对走时变化幅度约为0.1%~0.26%,距震中较近的石河子台、石场台的异常特征显著于较远的乌苏台;32次5级左右地震前走时异常变化时间和幅度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震级和震中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49.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不同渗透率级别基质岩心和裂缝基质岩心不同驱替压力下CO2驱油特征进行了研究,简述核磁共振原理及实验方法。表明:致密砂岩储层特低、超低渗透基质岩心在初始CO2驱替压力下,岩心毛细孔隙和微毛细孔隙区间的油不同程度被采出,随着CO2驱替压力增大,特低、超低渗透基质岩心毛细孔隙区间油的采出程度不断增加且累积采出程度不同。裂缝致密砂岩储层岩心,裂缝和毛细孔隙区间的油在初始CO2驱替压力下,岩心裂缝中的油及毛细孔隙中的部分油被驱替出来,CO2驱替压力提高毛细孔隙、微毛细区间油的采出程度和累积采收程度较小。致密砂岩储层特低、超低渗透基质岩心和裂缝致密砂岩储层岩心,随着CO2驱替压力增大毛细孔隙区间的部分剩余油成正比增加进入到微毛细孔隙区间改变储层剩余油分布。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CO2不同驱替压力阶段,岩心裂缝、毛细孔隙区间、微毛细孔隙区间油的采出程度和剩余油分布情况,对于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驱油机理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0.
罗炬  李志海  王海涛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1):107-113,169
以中国境内天山中东段为研究区域,选定新疆地震台网自2001年以来近10年的P波和S波震相,对研究区域网格化,反演了地壳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中成像分辨率较高,高低速分布明显,天山中东段莫霍面埋深在48~60 km内变化,其中,中天山莫霍面最深,北天山莫霍面最浅;莫霍面起伏最大的地方往往位于盆山交汇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