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芒岗金矿由下部原生卡林型和上部 红色粘土型金矿体所组成,赋矿地层为侏罗系勐戛组砂泥质岩、白云质灰岩和二叠系沙子坡组泥硅质灰岩、白云岩。北东向上芒岗断裂构造与不整合面和岩溶的复合控制了矿床和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似碧玉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粘土化为主,并具有水平与垂向分带性。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与未蚀变泥质灰岩基本一致,成矿溶液为富CI^-型和富SO4^2-型,爆裂温度为183-378℃,δ^34S=6.471‰-21.965‰,δ^18O=9.3‰-11.6‰,δD=-70‰--77‰,^206Pb/^204Pb=19.551-20.05,^207Pb/^204Pb=15.690-16.240,^208Pb/^204Pb=38.710=40.137。红色粘土型矿石的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表生水条件下毒砂溶解作用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毒砂氧化溶解和释放的砷将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本文用混合流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毒砂在温度为15、25、35和45℃的FeCl3酸性地表水作用下的氧化溶解过程.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5~35℃内,毒砂的氧化随FeCl3溶液浓度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加速,而45℃时毒砂的反应速率反而降低;毒砂在与氧化剂FeCl3酸性溶液(浓度小于1×10-4 mol·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黔西南和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重点采用硅同位宋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再配合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系列元素、其它稳定同位东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应用纳米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类型金矿含矿流体的起源、运移和成矿过程,认为原生含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起源于上地幔分异,其运移成矿过程表现为:沿深大断裂主通道由深至浅快速运移时,沿途进人次级容矿构造并向不同的有利于赋矿的地层渗透交代而成矿,初步揭示了有一定深度和埋廒封闭条件是该类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具有在深部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14.
云南六合深源包体与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云南省鹤庆县六合乡富碱斑岩体中的深源岩石包体中首次发现富Na微晶玻璃体 .研究表明 ,超镁铁质包体为原始地幔部分熔融的结晶产物 ,微晶玻璃来自包体成岩后地幔去气产生的交代流体 ,是深部地幔交代作用的直接表现 .通过地幔交代作用 ,不仅导致碱质和大离子不相容元素以及成矿元素和挥发份的聚集 ,而且孕育了碱性岩浆 .因此 ,富碱斑岩中的幔源包体及其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特征为研究和揭示滇西地区新生代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示踪物 .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分散元素富集与成矿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重申了对分散元素种类的界定,将Cd、Ga、In、Tl、Ge、Se、Te和Re 8种元素作为分散元素既兼顾了传统习惯,也考虑到了地球化学性质的异同,同时也考虑了地质事实.近十年来,分散元素大规模的工业利用引发了对分散元素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分散元素可以成矿,可以形成独立和共生矿床,可以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矿床,甚至可以形成分散元素矿集区或成矿域,这一新的进展打破了分散元素不能独立成矿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已经发现了许多分散元素独立矿床;②分散元素的富集成矿具有矿床类型和矿物类型的专属性,这意味着注意特定的矿床类型,会使找到相应的分散元素矿床的可能性增加;③发现和明确了分散元素的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即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和吸附,首次在国内矿床中发现了一系列分散元素矿物和新矿物;④Se、Tl、Cd的释放对环境的危害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污染饮用水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其它分散元素对环境的作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6.
最近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态氮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固定铵态氮进行了分析.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冰后期S0古土壤,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最低;而且,固定铵态氮的分布在马兰黄土中也能体现出三次小的低-高值的波动特征.洛川黄土13万年以来固定铵态氮的分布与磁化率和<2μm组分的分布相似.在此基础上,利用马兰黄土中粒度与固定铵态氮的相关关系,计算了S1古土壤中固定铵的分布,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推测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有轻微的损失,尽管如此,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仍然高于黄土.鉴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固定铵态氮的分布与粉尘粒度有密切的关系,能与气候变化较好地对应,它可视为反映黄土高原区东亚冬季风强-弱周期性变化较好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床地质特征。老万场金矿位于晴隆县城南约23km,地处黔西南金矿成矿区,与大厂锑矿共处于碧痕营短轴背斜核部。矿区内出露基岩为茅口组中上部的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含燧石结核灰岩,外围分布有上二叠统“大厂层”硅质岩、峨眉山玄武岩和龙潭组。区内岩溶十分发育,沿北东东向安谷断裂形成狭长的岩溶谷地,两侧山坡上遍布小规模的岩溶洼地、沟槽和漏斗。在岩溶低地内充填有松散的红色粘土层,金矿体即赋存在红色粘土层中。  相似文献   
18.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金宝山铂钯矿位于云南省弥渡县与南华县交界的礼社江河谷两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滇中台拗边缘、红河断裂东侧。发现于70年代初期,已查证为一大型铂族元素矿床。本文主要根据矿床勘查的部分成果,讨论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台湾省主要金属矿产为金和铜,本文只介绍斑岩铜矿。为了解台湾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地质概况,以及台湾斑岩铜矿与环太平洋带其他同类型铜矿床的对比情况。台湾斑岩铜矿主要产在台湾省东部海岸山脉及临近的小岛上。最大的铜矿床为奇美铜矿,已达特大型规模。斑岩铜的出现与欧亚、太平洋两大板块碰撞有密切关系。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奇美铜矿床产出的时代、岩石、围岩蚀变及矿体分布特征,同时还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成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芒岗金矿是滇西地区具代表性的红色粘土型金矿。依据堆积特征、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可将红色粘土剖面分为6个带,即表土带、坡积带、钙 -沼当带、残积带、腐泥岩带和基岩带。其中,腐泥岩带为岩溶坍塌成因,残积带由岩溶残积形成,钙2结-沼泽带和坡积带为地表水流搬运堆积。矿床成因为在中晚燕山其形成的原生卡林型金矿化基础上,经第三纪上新世的岩深、残积和坡积作用的预富集,由不彻底的红土化作用使金以硫代硫酸盐络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