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55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01.
翠华山山崩地貌,类型齐全,山崩活动具有多期性,可以识别出三期,断裂及地震是形成山崩的主因。得天独厚的地质地理条件使得山崩遗迹得以完整保留,巨石景观资源十分珍稀。经与全世界山崩地质遗迹比较,翠华山单个崩石体积居世界第一位;崩石堆积总体积居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山崩地貌遗迹景观旅游资源居世界第一位,它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502.
利用"大洋一号"2007年在中印度洋海盆采集的多金属结核和沉积物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X荧光分析、ICPM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化学成分分析,并与东太平洋海盆我国开辟区多金属结核进行了对比.印度洋结核区海底沉积为含黏土硅质软泥,结核呈菜花状、碎屑状、杨梅状和连生体4种类型产出,大小为0~6 cm,平...  相似文献   
503.
针对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特点,运用灰色理论,对滑坡位移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求出了灰色位移矢量角。通过对新滩滑坡灰色位移矢量角特征分析,发现灰色位移矢量角具有与滑体稳定状态相一致的动态特征。因此提出运用灰色位移矢量角来预报堆积层滑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04.
高文成 《河南地质》2001,19(2):132-135
软岩洞穴的分布特征与软硬岩层的相间组合、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地下水排泄条件及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成因上,以水动力机械侵蚀主导作用而区别于岩溶地区的溶洞。  相似文献   
505.
作者参加了长山井 - 2 1运输大巷的施工测量工作。文章主要叙述了对工程采用的两个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0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历史天气图,在分析1998-2015年移出高原后持续活动2天以上的高原低涡(简称持续高原涡)活动情况基础上,分析了在河套地区打转的持续高原涡的对流层中层高度场特征,并且利用WRF3.5.1模式,对2002年7月1-5日在河套地区打转的久治涡活动的环境场进行了模拟与台风或热带低压强度增强、减弱的数值试验。结果发现,在中国大陆以东、140°E以西洋面上台风或热带低压向北活动,会造成持续高原涡在河套地区打转的异常路径;其环流背景,主要是台风或热带低压向北活动,使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北抬,会使蒙古高压与副高之间的切变环境场或青海高压和副高与蒙古东部高压打通的高压之间的切变环境场持续,从而使持续高原涡处在相对较弱的切变环境场中东移受阻;数值试验表明,热带低压强度变化,会影响副高位置,从而会影响低涡打转活动的切变环境场,造成低涡打转位置与次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07.
随着乡村振兴建设成为国家力推的一个重要新方向,丁庙湾村以公共视域下显性符号应用为突破口,大力倡导村民认建公共设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积极作用。通过对丁庙湾村公共视域下显性符号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应用现状、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展望,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08.
于栖兰山庄二次林与宜兰县大同乡之玉兰茶园内,以蒸发皿法量测与估算此二试验区之日潜在蒸散发量,了解在不同土地利用型态下,其日潜在蒸散发量的表现差异情况。研究结果发现,茶园生态系统之日潜在蒸散发量明显高于二次林生态系统之日潜在蒸散发量。究其原因为,茶园生态系统的经营型态属开放式经营型态,故整体茶园生态系统均匀曝晒于阳光下,因此接收足量之太阳辐射能,导致其日潜在蒸散发量较高。而栖兰山庄二次林生态系之表现情形则不尽相同,由于二次林生态系统内,其高、矮茎植物丛生,此差异性结构将产生互相遮阴现象,使得土壤之蒸发量与矮茎植物之蒸散量减少。此外,二次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亦多含深根性植物,其水土保持特性相对于茶园生态系统也有较佳的表现。研究中亦发现,在冬季时期,若将二次林生态系统开辟为茶园生态系统时,二次林生态系统每公顷土地之水分逸失量将增加100~150 t。  相似文献   
509.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具十分独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所以多时代成矿是难以置信的.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时间势必晚于赋矿白云岩及其下伏地层.而较多的地层古生物证据表明白云鄂博群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之间.基于赋矿白云岩是热水沉积形成,碳酸盐脉是同源热液交代变质岩或砂岩等形成的认识,笔者等认为,碳酸盐脉中的锆石可能是变质岩或砂岩中的锆石,它们虽被热液改造,其U-Pb年龄仍可能老于成矿年龄.已报道的白云鄂博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虽然主要集中在1.2~1.6 Ga.但也有多个分别为0.4~O.5 Ga、0.8~0.9 Ga和1.O~1.1 Ga的年龄值.笔者等收集了所有已发表的98件白云鄂博矿床矿石、矿物及碳酸岩墙和上覆板岩的Sm-Nd年龄分析数据,用Isoplot程序计算,发现这些数据,除两件异常外,可以拟合成一条直线,相关系数R=0.96325,求得等时线年龄t=1125.8±32.5 Ma,εNd=-3.02.这一结果表明在1125.8±32.5 Ma白云鄂博Sm-Nd同位素时钟启动,且未再受后来的地质作用扰动,指示成矿作用应晚于或等于1.1 Ga,但地质意义尚待研究.若假定Sm-Nd同位素时钟不易被一般地质作用重置,则可以采信白云鄂博矿床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439±8 Ma)或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439±86Ma)为白云鄂博的成矿年龄.这与赋矿地层的古生物化石年代相符.  相似文献   
510.
热带气旋(TC)预报特别是强度预报是当今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预报的重点、难点问题,TC环流内部的对流系统对气旋的结构和强度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利用FY-2C/2E黑体亮温(TBB)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研究了2005-201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外雨带区的对流非对称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风垂直切变和TC移动的关系。分析发现,整层风垂直切变的方向与TBB一波非对称大值区关于方位角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弱整层风垂直切变条件下(<5 m/s),TC移动引起的非对称摩擦效应会使对流易出现在移动方向的右前象限。在中强整层风垂直切变条件下(>5 m/s),风切变成为影响对流非对称分布的主要因子,TC外螺旋雨带区的对流集中于顺风切方向及其左侧,对流偏离顺切变左侧的程度一方面受到TC内逆时针环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与风垂直切变的强度有关:对于发展阶段的TC,当风垂直切变增强时,一波非对称分布更加显著,切变越强,TC强度越大,外雨带区的对流越偏离顺风切左侧;对于消亡阶段的TC,风垂直切变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