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592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427篇
地球物理   611篇
地质学   1421篇
海洋学   399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28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金属矿地震勘查的方法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研究复杂波场条件下的地震波理论和模型实验入手,介绍了金属矿地震勘查的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综合解释的方法技术。山东邹平铜矿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矿地震勘查中,利用多次叠加技术可研究测区控矿构造,进行地质填图;利用地震散射波场,可研究地下与矿体有关介质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992.
用实例阐述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矿井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经对比阐明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程度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埕岛地区馆上段地层精细对比及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极浅海大型整装油田-埕岛油田拄力开发层系,上第三系馆陶线上段(Ng上)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划分,以地震反射和钻井录井的标准层,辅助标准层作控制,以沉积旋回的级次为依据,以电测同线为基础,参照原划分方案,综合考虑纵向油层分布状况及油水关系,同时兼顾海上开发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对比,并对有代表性的油砂体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铜,铅和锌的精矿中的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龄高  陈凯 《岩矿测试》1997,16(2):153-154158
试验了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中微量Hg的适宜条件,拟定出适于3种精矿中3 ̄500μg/gHg的测定方法。方法的RSD(n=11)〈10%,回收率为90% ̄102%,与双硫腙光度法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95.
受沉陷作用埋地管道破坏判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地地震震害经验表明,场地的不均匀沉陷是导致埋地管线破坏地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一个适用的管道破坏判别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用以分析受沉的埋地管道的反应,该方法发迹了沉陷区和非沉陷区都用弹性地基梁的分析途径,在沉陷区考虑了管道几何大变形,克服了现有方法公适用于无限远处发生最大沉陷的缺陷,适用于任何沉陷参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反转构造的基本涵义,形态特征及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对构造反转,构造活化,构造复合及联合等概念进行区分,近年来,反转构造之所以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对油,气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陆相层序地层学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一直是各国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陆相层序的控制因素,认为陆相层序的主控因素是构造升降、气候波动、沉积物的供应和充填速率而不是湖平面的升降,它们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基准面的升降,湖平面的变化只是这种作用的表现形式;同时讨论了古土壤作为层序边界的意义,得出煤层不能作为层序边界的结论;并提出河流冲积体系域(AFS)的概念,建议对于湖泊沉积体系使用扩展体系域(EST)和萎缩体系域(RST)。  相似文献   
998.
于仁成  高瑞华 《山东气象》1996,16(A00):14-18
主要介绍地极气象台数据传输系统的开发与研究结果,包括省一市、市台局域网、市-县及服务终端等四个部分。传输介质有四线制专线、细同轴电缆、拔号电话线路和无线HUF等形式。开发了一套自动传输程序,在业务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根据1990~1994年试验资料,得出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不同生育时段需水量和灌溉量计算的经验公式,计算出小麦不同生育时段适宜土壤墒情指标和降水指标,并对开展小麦丰产水气象服务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00.
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区划及沉积矿产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符俊辉  周立发 《沉积学报》1996,14(4):134-140
通过对西北地区大量陆相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7个地层分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及石油、煤炭等沉积矿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