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利用线性极化电阻、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量技术,研究了API Spec X60两种管线钢ERWC电阻焊管)和SML(无缝钢管)在取自中国东海长江口地区的不同类型海泥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SML管线钢在海泥中的耐蚀性明显优于ERW管线钢,管线钢在海泥中的腐蚀行为主要受阴极去极化剂一氧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32.
西班牙最大的岛屿——马略卡岛(Mallorca),不仅是到地中海度假的理想去处,也是地质记录的一个宝库,因为该岛长期的地质稳定性使海岸洞穴精确地将海平面  相似文献   
33.
浙江临安板桥早奥陶世牙形刺新材料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临安板桥早奥陶世的留下组、施家头组和荆山组中发现较丰富的牙形刺动物群,自下而上建立Cordylodus angulatus带、Chosonodina herfurthi带、Paltodus deltifer带、Paroistodus proteus带和Prioniodus elegans带等5个牙形刺带,均属于早奥陶世。研究表明,临安板桥一带的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时代局限于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弗洛期,与上覆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硅质泥岩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其间缺失弗洛晚期—达瑞威尔早期沉积。这一发现对该地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通过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解析,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发育多条北东向、北东东向走滑断裂带,在平面和剖面上识别出了6种走滑断裂活动的标志。研究表明,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在剖面上呈直立断层、花状构造,北东向走滑断裂下部表现为明显挤压隆升,而上部则表现为继承性张扭负花状构造,具有"下拱上掉"的特征,表明了断裂的多期走滑活动。总体上可划分为中奥陶世末—志留纪压扭走滑断层、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张扭走滑断层和晚二叠世末逆冲断层三期,它们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研究认为走滑断裂的变形强度控制了奥陶系裂缝及缝洞型储层发育范围,走滑断裂的分段性对优质缝洞型储层发育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在变形强度大的裂缝发育区、走滑断裂拉张部位的断洼区,以及受后期张扭走滑断裂叠加改造的断槽部位的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体发育区,是下步寻找天然气规模储量的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5.
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HirnantiaBed:AFA295-305)和"介壳层"(Shelly Bed:AFA306-311c)宜合并统称为观音桥层,皆归于奥陶系;对照宜昌王家湾,将观音桥层与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上部和N.persculptus带下部对比;确定观音桥层与龙马溪组之间缺失N.persculptus带上部、A.ascensus带和P.acuminatus带大部分的地层。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延至A.ascensus带甚至更高层位的观点应予以修正。靠近黔中古陆北缘的诸多地点,观音桥层的厚度虽有变化,均宜视为同期沉积,唯上覆地层时代不同。赫南特贝动物群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生存的特定底栖生物群落,是奥陶纪末大灭绝首幕后的产物,指示了寒凉、海退、相对浅水、底域富氧的环境条件,有重要的时代、环境和古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36.
关于精密立体测图仪上影象旋转的问题,在某些文献中曾有较为详细的讨论,但还不够全面,其结论与仪器的结构不相符合。为了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准备分为以下三方面阐明,以供教学与仪器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云南南部及其邻区志留系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南部墨江、绿春、金平等地志留纪地层及所含化石的分析、对比表明 ,该地区与东面的华南板块和西面的滇缅马板块存在显著差异 ,而与越南马江以西地区相似 ,因而应属于印支板块。根据广西玉林、钦州地区志留系与越南中部地层的相似性 ,及其与华南板块相应地层的差别 ,该地区可能也属印支板块 ,但后来随着冈瓦纳大陆的向北漂移和解体而分开 ,并最终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滇西保山、潞西地区的志留系与缅甸东部、泰国、马来西亚西部相似 ,应同属滇缅马板块。本文还对墨江—绿春—金平—老挝东部—越南中部一带的早古生代地层序列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 ,从南到北最老的沉积盖层在形成时间上由老递新 ,这表明奥陶纪—泥盆纪期间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从东南向西北逐渐拉张的洋盆 ,在洋盆的西缘斜坡上沉积了早古生代地层 ,该洋盆在早石炭世随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而闭合  相似文献   
38.
张元动 《地层学杂志》2002,26(2):135-136
在上世纪 6 0年代 ,“茅坪组”这一名称先后被赋予两个完全不同的岩石地层单元 ,一个是奥陶纪的 ,命名地点在江西崇义 ,另一个是寒武纪的 ,命名地点在湖北咸丰。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这一名称被各自使用 ,互不相干。近年来的关于中国地层的若干总结性和立典性文献或地层清理工作对该组名的采用了不同的看法 ,或取其一 ,或都不取 ,也未详加说明原因 ,有些混乱。奥陶纪的“茅坪组”由魏秀等 (1 96 6 ) 2命名 ,地点在崇义县茅坪 ,是一套以轻变质板岩为主的地层 ,含笔石 Anisograptus、Adelograptus和 Clono-graptus等 ,时代为早奥陶世 …  相似文献   
39.
湖北宜昌和南漳奥陶系大湾组笔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宜昌陈家河剖面大湾组的笔石标本,确立笔石序列自下而上为:Didymograptellus eobifid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大湾组下段),Exigraptus clavus带和Undulogr aptusaustrodentatus带(大湾组上段)。对湖北南漳的全家湾和李家湾两剖面的大湾组进行了详细采集测量,其中全家湾剖面大湾组下段自下而上识别出D.eobifidus带、C.deflexus带和A.suecicus带;李家湾剖面大湾组下段自下而上识别出D.eobifidus带和A.suecicus带,证实南漳大湾组的底界与宜昌地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0.
浙江常山蒲塘口剖面由下至上出露上奥陶统砚瓦山组、黄泥岗组、三衢山组和长坞组,发育斜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凯迪阶中含碎屑流沉积和以滑塌构造为主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砚瓦山组发育多期斜坡上部常见的中—远源碎屑流沉积、底流作用形成的含纹理条带状灰岩以及以钙质细砂岩为主的水下河道充填,出现大量原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火焰构造、小型泄水构造、沉积物挤入构造和塑性变形褶皱。黄泥岗组和三衢山组以含滑塌构造的深水相泥质灰岩为主,水体较砚瓦山组有所加深,至少有三期滑塌构造层。综合分析沉积岩相、软沉积物变形机制、大地构造背景,认为海底地形的坡度变陡和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可能是砚瓦山组中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机制,并且对其瘤状灰岩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黄泥岗组、三衢山组中的滑塌构造可能与当时华夏古陆快速向北扩张、古地形逐渐变陡及地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