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323篇
地质学   722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以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活动背景和序列统计分析,利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考察余震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并结合震中区烈度、震源机制解和重新定位结果对5.8级地震的发震破裂面进行判定。结果表明,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主余型,重新定位后的震中位置为39.78°N(±0.72 km)、106.34°E(±0.76 km),震源深度13.2 km(±1.15 km);序列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近SN向和NEE向,分别延伸18 km和16 km;剖面的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序列整体东倾,即震源深度由西向东逐步加深。综合区域应力场背景特征、历史地震破裂特征、主震震源机制解和序列重新定位等多方面资料判定认为,本次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的破裂面应为近南北走向的断层面。  相似文献   
822.
利用地震观测波形直达纵横波能量的差异,在时间域创建标志地震事件震源性质的新参量a,计算182个台站记录的24个地震事件的a值,并用以分析2017年9月3日敏感地区发生的地震事件性质。结果表明,判据a具有良好的震源性质依附效应,从而为地震与爆炸的识别引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23.
自板块理论建立以来,俯冲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前人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更为关注俯冲过程中板块的作用、地幔流动的规律和物质的迁移与相变等问题,却常忽视了俯冲是如何开始的这一基本问题.同时,由于相关数据资料较为有限,更限制了俯冲启动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俯冲启动问题中板块分界面形状对俯冲过程的影响这一问题,使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我们选择针对倾斜型、垂直型和弯曲型三种不同形状的板块分界面建立对比模型,比较它们演化至10Ma的过程我们发现:分界面几何形状的不同的确会对俯冲板块演化和海沟的深度产生影响.倾斜型模型的俯冲角度最大,海沟深度最深,俯冲深度最深;垂直型模型的俯冲角度和海沟深度仅次于倾斜型模型,俯冲深度最浅;弯曲型模型的俯冲角度最小,海沟深度最小,俯冲的深度介于倾斜型和垂直型之间.结合以上结论不难看出,俯冲角和海沟深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俯冲角度越大,相应的海沟深度越大.  相似文献   
824.
近1200 a来黄河下游梁山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梁山泊670 cm柱状岩芯沉积物,基于精确的AMS-~(14)C年代测定,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度、磁化率、总有机碳、C/N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初步揭示了1200 a来黄河下游地区平原湖泊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梁山泊环境演化大致分为5个阶段:790-940 AD期间,为低湖面的沼泽沉积环境,气候冷干;940-1215 AD期间,屡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湖盆扩张,湖泊水位上升,为梁山泊极盛期,气候暖湿;1215-1310 AD期间,黄河夺淮入黄海,湖区淤积严重,湖泊萎缩减小;1310-1470 AD期间,再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水位上升,面积扩张,但逊于极盛期;1470 AD至现代,黄河河道进一步南移,远离梁山泊,湖盆淤积抬高,梁山泊最终消失,直到1855AD,黄河第6次大改道北移,湖泊再次受到黄河洪水影响,由于前期受到泥沙淤积抬高,该地区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黄河改道决溢是梁山泊演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825.
本文从系统框架、关键技术、数据库及平台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基于国家地质环境信息化总体框架,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上,依托青海省基础地理数据和地质灾害专业数据,面向青海省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研发,系统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社会公众服务能力,同时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26.
选取丘陵区重庆市荣昌区作为研究区,以村(社区)为评价单元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村域尺度对137个评价单元的乡村性空间分异性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和乡村产业划分荣昌区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荣昌区村域乡村性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强、中部弱"的差异性格局;②乡村性空间分布趋于空间集聚,已形成环中心城区、重点乡镇的乡村性冷点区域和分散分布于研究区域边缘的乡村性热点区域;③荣昌区乡村发展类型可划分为强乡村性-传统农业型、中等乡村性-现代农业型、中等乡村性-农工混合型、弱乡村性-非农主导型。  相似文献   
827.
魏海民  严文成 《西部资源》2019,(2):155-156,160
文章针对甘肃省某矿区内的煤矿采空区积水分布情况,利用瞬变电磁法(TEM)对区内的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对于低阻特征的采空区,采用不同深度顺层切片进行综合分析,利用voxler软件对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三维成图解释。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富水性分析有着较好的辨别能力,将三维解释技术应用于采空区探测及积水性分析中,可直观清晰的识别采空区的空间位置,这为今后采空区积水分布情况的探测提供了新的解释手段。  相似文献   
828.
离散点云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的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消除DEM构建中插值方法选择的随意性问题,该文基于机载LiDAR离散点云数据,以广东省典型城区与山区为实验对象,利用克里金、反距离权重、径向基函数和自然邻域4种插值方法,对插值参数进行优选后构建DEM,使用交叉验证、相关性分析、像元统计量和三维可视化等方法进行精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城区反距离权重插值,不但可以对空值区域进行适当填充和平滑,而且对高程最大、最小值的预测精度也很高;不同插值方法在构建山区DEM时精度相差不大,插值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其中普通克里金插值效果最佳。对于城区与山区点云数据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生成的DEM均能很好地反映地表自然形态,为今后LiDAR点云数据构建DEM选择最佳的插值算法以及插值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9.
830.
为加强海洋地质信息化服务应用程序的测试环境建设,提出了基于用户分类的海洋地质数据库移植的方法,结合PL/SQL developer和ArcGIS软件,将海洋地质数据以用户为单元创建海洋地质数据包,并移植到同等软硬件环境下的新平台,重新构建新平台下的海洋地质数据库。本文从数据类型和用户分类着手,提出了针对包含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移植技术路线,并结合实践,论述了海洋地质数据库移植的步骤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