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719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针对城市基准站网稳定性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RTK)测量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基于多平台RTK进行测试,在测试平台的基准站网中加入10 cm的高程误差,对测试数据的误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数据高程方向表现出8.57 cm的系统差,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监测基准站的稳定性,特别是整体沉降趋势信息,还可以反映RTK平台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02.
新生代以来,中国西部的一系列古老造山带和盆地在印-亚板块汇聚作用下重新复活,在青藏高原外围形成了现今全球最大的陆内挤压构造域,被称为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其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深入认识陆-陆碰撞如何影响大陆内部变形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四周均被巨型造山带所围限,共同构成了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北东段的主体。本文利用最新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地表地质和已发表的深反射地震数据,将上地壳变形与岩石圈深部变形有机结合,系统刻画了柴达木盆地与周缘三大造山带之间岩石圈尺度的构造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北东段的盆山汇聚过程与机制。柴达木盆地与南侧祁曼塔格—东昆仑山、北东侧南祁连山之间在上地壳尺度发育一系列倾向造山带的基底卷入高角度逆断裂体系,自新生代早期就开始活动,以垂直的基底抬升为主,水平缩短量有限;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深度则发育倾向盆地一侧的深大断裂,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造山带之间发生截然的莫霍面错断。这些变形特征揭示柴达木盆地与南侧祁曼塔格—东昆仑山、北东侧南祁连山之间发育岩石圈尺度的构造楔,即盆地的岩石圈楔入至增厚的造山带下地壳,其发育主要受盆地与造山带...  相似文献   
903.
分析了CINRAD/SC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接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接收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接收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为今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维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4.
随着海洋地质调查程度的日益深入,海洋地质调查数据越来越多。海洋地质调查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是研究海洋地质构造,指导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资料。借助海洋地质调查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构建地层面和加入断层约束线处理,并根据三维可视化展示的需求,制定了一体化的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结构。基于一体化数据模型,利用三维图形软件开发包Open Inventor,在.Net平台上采用C#开发语言开发了海洋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实现了地层数据、断层数据、井数据的综合展示和交互,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一体化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地质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905.
雁林寺金矿田位于湘东北金矿区南部,发育大量中小型金矿床(点)。前人对区内包括控矿构造在内的各类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机制尚缺乏探讨和解析,从而影响到对矿床形成和保存规律的全面认识。鉴此,笔者等基于区域构造特征和大量露头构造的详细解析,厘定了雁林寺金矿田及邻区的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背景,并结合矿床地质和同位素测年等其他资料,探讨了成矿时代和控矿构造属性。主要认识如下:① 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新元古代中期NW—SE向挤压、志留纪早期NW—SE向挤压、志留纪末花岗岩体主动侵位挤压、中三叠世晚期NW—SE向挤压、晚三叠世NNW—SSE向—S—N向挤压、中侏罗世晚期NWW—SEE向—近E—W向挤压、白垩纪NW—SE向伸展、古近纪中晚期NE—SW向—NNE—SSW向挤压、古近纪晚期—新近纪初NW—SE向挤压等9期构造事件,形成了不同走向和规模的褶皱、逆断裂、顺层剪切带、正断裂、右行和左行走滑断裂与剪切破裂、断陷盆地、劈理、膝折等构造类型,以及部分构造走向的后期偏转。② 区内存在志留纪末和晚三叠世两期金成矿作用,均与同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③ 雁林寺金矿田容矿构造主要有前中生代顺层脆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断裂、中—晚三叠世的NW向—NWW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裂隙、花岗岩枝的内外接触带等3类。志留纪末金矿床的导矿构造为先期NE向深部逆断裂,晚三叠世金矿床的导矿构造为中三叠世晚期的NE向逆断裂、晚三叠世早期的NEE向和EW向逆断裂。对两期金矿床而言,成矿后各期变形事件中形成的不同类型断裂均可能成为破矿构造。  相似文献   
906.
埃利康铀矿区位于阿尔丹地盾中部,产于钾交代岩和钾化岩石之中,矿物组合类型为晶质铀矿-钛铀矿-金类型,矿化受活化的前寒武纪的构造断裂带控制,矿区内共探明几十个铀矿床和矿化点,矿化强度最大的南断裂,走向北西,长30km,控制了德鲁日诺耶,库伦格,埃利康等几个最大的铀矿床,矿石平均品位0.15%-0.25%,矿化带在走向上连续延伸长20km以上,向深部垂向延伸达2.0km,成矿温度200-230℃,铀成矿年龄135-130Ma,探明铀工业储怛约30万吨。  相似文献   
907.
908.
地球磁场的西向漂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西向漂移是地球主磁场长期变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任何一个成功的地磁场起源理论都反能否合理地解释西漂作为检验标准之一。本文简要回顾地磁场西漂硬件历史,对计算西漂的各种方法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对这些方法的物理依据,特点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9.
卡.  AB 魏若萍 《内陆地震》1998,12(3):283-285
一种新的空间模型表达式由表述地震样本的点集组成。该方法基于全集合形态测量,称为明科夫斯基函数。它包含了拓扑化特征和几何描述,以确定空间集的含量、形状和连通性。该方法对小样本、独立统计假定,全球以及区域形态数据的量额也是有效的。以东天山地震目录为例说明此方法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