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后碰撞岩浆岩的大地构造环境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碰撞岩浆岩是目前浆岩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笔者根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结合Liegeois,J.-P.的观点,介绍了后碰撞花风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总结了后碰撞花岗岩的岩石学、源岩、地质分布及地质产状等特点,并以泛非期克拉的Tuareg地盾上的Air和Ifros地区的花风岩类为例,对上述问题做了说明,这种观战对理解碰撞造山作用和花岗岩的形成与演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北部地区位于劳耸克拉通东北部,其基底构造由3个太古宙地块和缝合它们的5个古代造山带组成。苏必利尔和奈恩两个较大地块汇聚时,把一些太古宙的麻粒岩和初始地壳夹在中间,称中心带。中心带和其西边苏必利尔的缝合线称为新魁北克造山带,与之对应的中心带东边和奈恩和缝合线称为汤加特造山带。和世界上许多克拉通相似,拉布拉多北部也是在古元古代末克拉通化的。  相似文献   
73.
通过系统的地质学研究,作者在后沟金矿田发现了近NE向的脆韧性剪切带,并对采自石垛口村北糜棱岩化石英正长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结果发现了两组锆石。一组为具有振荡环带的岩浆锆石,其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83.4±2.8)Ma;另一组为在CL图像上无阴极发光充填在岩浆锆石边缘和粒间的不规则状的热液锆石,其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4.4±1.3)Ma。通过对研究区具体情况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前者代表水泉沟岩体东段的侵位年龄,后者代表区内脆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年龄。考虑到东坪金矿田140Ma的成矿年龄与后沟金矿田154Ma的脆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年龄相近,作者认为东坪和后沟金矿田可能存在多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流体成矿事件,但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期,并且大多数金矿与燕山期的中酸性小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74.
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超分辨率(SR)重建算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重建图像高频纹理的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其高分辨率(HR)图像局部边缘存在明显的震荡.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形态学成分分析(MCA)分解的边缘指导双通道CNNSR算法:待处理的低分辨率(LR)图像通过MCA分解为纹理部分和平滑结构部分;纹理部分和原LR图像共同组成双通道,输入到改进的网络结构中重建HR纹理部分;结合HR纹理输出与LR平滑结构部分重建HR图像.训练过程采用最小化纹理损失与原图像损失之和最优化网络模型参数.后处理包括:执行网络输出与LR输入图像的直方图匹配使色调保持一致,提升感官效果;应用迭代的反向映射使HR重建与LR输入保持退化算子一致性提高PSNR值.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恢复HR图像的纹理细节,对纹理细节丰富的图像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5.
引言(又名前言、概述)经常作为论文的起始段落,主要回答"为什么做该项研究"这个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从何说起,即问题的出处;二是问题为何提出,即提出的必要性。总的来说,其目的是阐述问题的由来,具体要简明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通过文献综述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找到存在问题,给出本次研究的起点,研究方法,追求的目标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以此来表明本篇论文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76.
刘新秒  李长民 《华北地质》2001,24(4):237-246
混合岩形成模式历来是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混合岩在许多情况下形成于进变质的脱水熔融作用 ,并伴随着有限量的熔体分离作用。熔融过程中形成熔体的多少受到熔体中水含量的控制 ,而水含量又是温度、压力、熔体成分和水活度的函数。在水活度低和温度高的情况下 ,产生在地壳中的熔体 (如A型花岗岩的 )含水量比以前的假设要高。顺时针的P -T轨迹可能有利于流体从结晶熔体中释放出来 ,同时产生脱水矿物组合 ,而释放出来的水可以导致相邻岩石的水饱和熔融。熔体形成后的不完全汲取的特点 ,改变了局部原岩的总体成份 ,导致原地结晶的熔体和剩余物质随着温度降低而发生退变质反应。这种退变质反应具有不完全性 ,经常在混合岩晚期的结构中被记录下来。由此推导的P -T轨迹压力值的误差较大 ,其准确性受到了怀疑 ,与之相应的大地构造环境也应该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77.
日前,临海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临海市农民住宅用地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城市非农业人口不得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建房。农村可以审请新建、改建住宅的必须符合相应条件,即原住宅面积低于人均30平方米分户标准,又确需要建房的:因自然灾害需要搬迁或重新建房的,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确认属于危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没有住宅需要新建住宅的。  相似文献   
78.
刘新秒 《华北地质》2009,32(3):202-202
参考文献对论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不是参考文献越多越好,但是从文章所列出的参考文献来评价本文的水平,往往能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简单地说,地质调查期刊论文最好能有下列4类参考文献:1)被调查地区的前人研究资料,了解该区研究现状,找到本次工作的创新目标;2)调查工作中现行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避免简单的重复工作;3)本研究领域(对于地质研究论文来说,主要是相邻地区即区域上)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9.
80.
介绍一个产生玄武岩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秒 《华北地质》2006,29(2):150-154
地幔柱存在的一个主要证据是大规模高熔玄武岩省的出现,而且多认为玄武岩的来源依赖于地幔柱从下地幔输送。Michele Lustrino研究了造山时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拆沉和拆离作用,提出了产生玄武岩的一个新模型。该模型认为即使地幔柱不存在,拆沉到地幔的下地壳物质再循环同样可以解释小规模的板内(大洋岛弧和大陆内部)火山岩和大洋、大陆溢流玄武岩及洋中脊玄武岩的生成及其常见的几种地球化学特征。在陆-陆碰撞过程中,下地壳中的变质反应生成石榴石,导致岩石的密度增大,致使过厚岩石圈底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和上地壳分离并沉入上地幔。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SiO2的熔体,和上涌的软流圈地幔(充填在下沉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的空间)发生变质交代反应,导致具有强烈的地壳特点的富含斜方辉石层的形成。这个变质交代地幔体可以在拆沉后保持不变长达几个百万年。这种源的部分熔体可以保有下地壳的明显特征,产生类似富集地幔1型玄武岩浆作用。因此,该模型是提供了玄武岩浆来源的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