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有害重金属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应用近期珠江口水域表层沉积物有害重金属测试数据,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并根据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分析了各单项因子潜在风险指数以及重金属风险指数(单项因子指数累计),结果表明,各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不一,局部镉、汞的较高,前者达到强,后者达到中等,而砷、铜、铅、铬、锌依次偏低,只达到轻微。从空间分布来看,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以澳门东南最高,达到强这一等级。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大型海湾且资源丰富,了解其演进变化过程是环境保护、利用和预测的基础;在接近湾口的南部海盆进行了岩芯钻取,并对样品进行较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元素Sr、Ba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测试、鉴定和14C测年.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富,有孔虫共有42属67种,主要为表层暖水种和近岸浅海种,硅藻有19属29...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分析了广西典型岸段20 m以浅的海域表层沉积物和地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碎屑矿物含量和种类的分布、变化以及组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水动力较强,作用方式多样,有近30种碎屑矿物,其中主要有石英、长石、钛铁矿、云母、锆石、黄铁矿以及海绿石等,重矿物较为丰富; 自全新世早期海侵以来,研究区先后进入了浅海海湾相沉积环境,但碎屑矿物种类与之前基本相似,其含量变化是由于气候和海平面的波动而致; 研究区碎屑矿物在以沉积物和地貌类型为单位的各类地质单元中,其含量和种类均有所不同,尤以重矿物的变异性最为突出; 各研究区重矿物组合可分为2~3个亚分区,均反映出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结果表明,研究区碎屑物质主要源于周缘陆区风化剥蚀、海岸侵蚀和河流输入,碎屑物质具有陆源性。  相似文献   
14.
南海西北部北部湾在地质环境方面与狭义巽他陆架相似而成为一体构成泛巽他,同属青藏高原及其挤出阶梯地貌盆山体系。然而,关于其指示环境变化和碳循环的古泥沼分布及其气候-构造驱动机制、作用与联系等缺乏关注,其研究滞后于上述热点巽他陆架相关进展。为加强对这些内容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在北部湾北部华南陆缘沉降带进行了80.05 m进尺第四系全岩心钻取,立足于沉积物微体古生物、粒度、碎屑矿物组分、微量元素含量等基础沉积环境指标的实验测试、鉴定以及测年数据,并结合前人相关资料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岩心底部年龄为中更新世后期171.0 ka,孢粉化石呈热带和亚热带植被面貌,主要有栲属、栎属等以及鳞盖蕨属、水龙骨科等,其含量变化显示出3个主要气候变化阶段,与倒数第二冰盛期、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以及冰消期等相联系,从56.0 ka始见有半咸水种硅藻化石条纹小环藻、柱状小环藻等,有孔虫化石出现于中全新世6.0 ka接受海进。总体上以砂为主,但局部粉砂和黏土(泥)含量较高,最高依次可达65.78%、59.71%,元素含量为2.6×10-6~347×10-6,碎屑矿...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现有沉积物分布和地貌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了钦州湾-北海近岸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有机质分布特征,进行了含量对比与变化模拟,分析了重金属与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平均含量在0.039×10-6~47.1×10-6之间,有机质平均含量0.85%,空间变异性均比较大,犀牛脚至三娘湾近岸、北海港区是多种重金属的聚集之处,空间梯度往往也比较大;不同类型沉积物中,重金属向细颗粒聚集效应明显,含量最大增幅为153%,平均含量在TY沉积物中达到最高,重金属与有机质相关性总体也较好,且Zn、Pb、As、Cu、Cd、Hg含量依次以对数方式递减;重金属含量分布与地貌类型也有一定关系,沉积了较多细颗粒物质的水下斜坡,重金属含量普遍要高;从三项典型的重金属Cu、Pb、Zn垂直分布来看,在1.0m左右开始明显增加,应与气候变化与人类影响有关;进行了沉积物质量评价,得出重金属质量指数在0.02~1.31之间,Cu、Pb、Zn、Cd、Hg和有机质均为一类沉积物,As出现了二类沉积物,与前人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尽管水是污染物潜在载体,但是土壤却既可以是污染物载体也可以阻碍污染物的运移。静态的土壤基质减慢了地下水的运动,使污染物吸附在固体表面之上,使其运动减缓或停止下来。另一方面,由于风、水流和建设设备携带,土壤也能够运移。运动的土壤一就象流水,  相似文献   
17.
海洋暖池的发展、变化及其效应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文章对北部湾暖池主要水域进行表层沉积物取样, 测试鉴定其粒度、化学元素、微体古生物化石,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研究区物源来自陆区上陆壳风化, 在水动力作用下粒度组成分异明显, 平均粒径为1.1Φ~6.9Φ (Φ=-log2d, d为直径, 单位: mm)。常量元素以SiO2占优, 其平均质量分数最高达到66.61%, 其次为Al2O3; 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为9.05~297.00μg•g-1, 稀土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34~69.43μg•g-1, 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为47.33, 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为7.46~10.07。古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2.52。在海湾尺度下化学要素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显著。在研究区西部, 大部分化学元素质量分数高, 沉积物颗粒最细, 稀土元素分馏显著, CIA较高, 物质来源多样, 古生产力较高; 而东部则几乎表现相反, 以砂质沉积物为主, 除了CaO、MnO、Sr较高之外, 大部分元素质量分数低且稀土元素分馏弱, CIA低下, 古生产力偏低, 显示出物源有限和海洋自生碳酸盐沉积的可能性。浮游类有孔虫以表层暖水种占优, 硅藻为热带和亚热带种, 属种内在结构显示出暖水、高盐等特征。该暖池兼具一定的独立性和开放性, 对生物活动、生物多样性乃至碳酸盐沉积等具有维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地处南海西北端, 区域广布硅酸盐和石灰岩类, 迄今对其全新世气候、古生态环境演进过程及其背景驱动因素等还有待加强了解.为此, 在北部湾南部海盆钻取了全新统岩芯, 进行了孢粉、粒度、δ18O(氧同位素)等鉴定分析以及 14C测年等.分析显示, 孢粉化石主要属种有木本松属、栲属等, 蕨类为水龙骨科、鳞盖蕨属, 6.0...  相似文献   
19.
深圳大鹏湾、珠江口海水有害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深圳—珠海近岸海洋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灾害防治的调查研究”项目海水样品有害重金属测试数据,分析了深圳大鹏湾、珠江口海水有害重金属的分布特点,并与沉积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综合比较,最后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有害重金属含量、比例以及分布特征不尽相同,深圳大鹏湾超标有害重金属主要是Cr^+6、Cu、Pb,珠江口则主要是Pb、Cr^6+,其中以Pb是超标最为严重,其来源不仅与地球化学本底值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一峡相隔,气候和地质环境相似。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下水抽用频繁,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地区进行了浅层地下水井钻凿和地下水潮周期化学连续取样及实验测试。对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全部监测井为Na-Cl型,除个别监测井外,大多数监测井浅层地下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otal amount of dissolved solids,TDS)和氯离子、硫酸盐、钠离子等含量较高,其中TDS和氯离子含量最高,分别接近39.00 g/L和20.00 g/L,取样时段内波动较大,类型以偏酸性重碳酸盐为主转为以偏碱性钠离子和氯化物为主; 受制于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自我调节能力以“一般”和“弱”居多,水质为IV—V级,且不随测次而变化,表明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既与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还可能受到深层承压古海水释放的影响。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因素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