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岭东段龙源坝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龙源坝岩体是南岭花岗岩体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岭东段,研究程度十分薄弱,至今未见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报道。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的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龙源坝岩体是一个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主体形成于印支期,尤其是印支早期。印支早期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41.0±5.9Ma和241.0±1.3Ma(两个样品),印支晚期花岗岩为210.9±3.8Ma,燕山期正长岩为149.4±1.2Ma。龙源坝岩体在时代和成因上不同于其东侧的陂头岩体,但相同于北侧的诸广山岩体有亲缘关系,因此在探讨该区的铀成矿前景时,应把诸广山与龙源坝两岩体整合起来考虑,并加强对龙源坝岩体的铀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2.
本文概述了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北段——包头至满都拉的地质观察结果。内容包括从太古宙乌拉山群到第四系、基底构造到新构造特征的七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渣尔泰群和白云鄂博群的构造性质,它们约在14亿年前才褶皱回返,代表了华北地台基底固结最迟的地段。造成这一事件的构造运动,拟称为色尔腾运动。此外,还讨论了华北地台北侧陆缘区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的构造  相似文献   
93.
利用资源县1961~2017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t检验及M-K突变检验法对资源县57年冬季气候变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资源县冬季、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线性倾向率为0.276、0.19℃/10a,冬季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对全年气候变暖贡献较大;2月份平均气温显著上升,线性倾向率为0.419℃/10a,对冬季变暖贡献较大;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线性倾向率为0.448℃/10a,对冬季增温影响最显著;冬季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发生在1996年;20世纪1960~198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冷冬大多出现在1980年代之前,暖冬1990年代之后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4.
晶质铀矿的含量、形貌、成分、铀矿物类型、与铀矿物共存的矿物组合等特征可以作为产铀与不产铀岩体的判别标志,为花岗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长江岩体和九峰岩体是粤北地区典型的产铀与不产铀花岗岩体,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测试了九峰岩体的铀矿物并与长江岩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九峰岩体的铀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其化学年龄可分为两组,分别为~160 Ma、~105 Ma,与长江岩体的两组晶质铀矿年龄基本一致;其中第一组年龄代表岩体的成岩年龄,第二组年龄与粤北地区~105 Ma的基性岩脉侵入时代相对应;但九峰岩体缺少长江岩体中~74 Ma的成矿年龄。相比于长江岩体,九峰岩体的铀矿物受到后期热液事件的影响较小,U没有发生明显的活化、转移,因而未能富集成矿,没有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95.
以Pleiades-1影像为对象,以探究其面向林地信息提取的融合算法选择为视角,通过基于目视和定量特征分析、辅助面向对象分类分析的方法,为林业部门遥感影像大规模融合应用提供参考。研究认为Pansharp和GramSchmidt算法融合结果目视效果良好,各波段与原多光谱相关系数均高达0.8以上,清晰度与纹理增强明显。两种融合算法影像在不同林地层次信息提取能力各有优势,Pansharp融合结果在林地层次分类总精度可达86.55%,Gram-Schmidt融合结果则在森林类型层次具有最高的分类总精度78.76%。具体融合算法的选取需根据其应用的信息提取层次而定。  相似文献   
96.
针对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综合利用研究较少的情况,该文利用实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数据分析GOCO03S、ITG-GRACE2010S、GO_CONS_GCF_2_DIR_R4、GO_CONS_GCF_2_TIM_R4和EGM2008等地球重力场模型不同谱域位系数对应的高程异常精度,提出对多类重力场模型进行简单谱组合和加权谱组合,并进行精度分析;然后利用这两类组合重力场模型,结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数据对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展开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域,与EGM2008模型相比,采用简单谱组合法和加权谱组合法均能提高模型高程异常的精度,标准差最优分别可达0.081m和0.084m,对应精度提高幅度分别为40.9%和38.5%;以多类重力场模型为基础,经简单谱组合法或加权谱组合法得到组合重力场模型,并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数据进行精化,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区域似大水准面,精度最优可达0.048m。  相似文献   
97.
一、前言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工作者经常遇到和探讨的问题。以往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多采用初等数学的指数模式及数理统计方法。近二十年来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模糊集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了。已有不少的学者把模糊集理论应用于环境科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只就模糊识别方法的一种——最大隶属原则在海洋环境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作一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的个体大小对放射性核素125I在其体内的积累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小个体对125I的浓集能力比大个体强。在贝体各部分组织中,足丝对125I的浓缩因子(约0.5×103-1.5×103)比贝体其余部分高得多,为软体组织的30—200倍,足的200-600倍,贝壳的600—1000倍。足丝的重量虽不及整体湿重的1%,但积累的125I占贝体125I总重量的50%-75%;足丝的浓集团子与贻贝整体湿重(或壳长)呈负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9.
铰接式浮标作为一种新型助航标志越来越受到海监部门的欢迎。铰接式浮标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在风流中静倾角及在波浪中摇摆角都较小,而且定位准确。本文对铰接式浮标的结构及其水动力性能计算方法作了介绍,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实验室作了系列试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果,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无污染、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正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电阻率与地热环境中的孔隙度、渗透率、含盐度、蚀变及温度等关键参数紧密相关,是表征地热属性最为灵敏的参数。作为获得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重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具有探测范围广、深度大、精度高且经济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热资源勘探。本文主要对电磁探测在地热资源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地热电磁成像及地热要素电性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然后,根据电磁勘探在地热区的应用实例,总结了电磁法在地热勘探中的适应性、有效性及准确性。最后,对地热资源混场源超宽频电磁数据采集、高精度反演成像及关键地热属性识别等前沿科学问题与方法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